號稱是商學界諾貝爾獎的「霍特獎」(Hult Prize)創辦人兼執行長阿什卡(Ahmad Ashkar)上週專程來到政治大學的國際會議廳,親手頒奬給今年(2015)全球冠軍的「IMPCT團隊」。IMPCT是台灣團隊,一百萬美元獎金又是由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頒發,算是台灣之光及政大之光。
當天的亮點當然是霍特獎創辦人阿什卡的演說及頒獎,他以自身創辦獎項的心路歷程,鼓勵大家運用創意和專業,創造多贏的商業模式,集思廣義如何改變世界,讓世界能夠相信社會企業「做好事的同時還能賺大錢。」
在我心中另一個亮點是IMPCT成員陳安穠與最後一位與談人Lisa。我想政大會請Lisa來分享是因為,她本身是一位台灣原住民,並且是少數出社會後願意回鄉關懷相對貧困的原住民的有為青年,而IMPCT的目標就是為解決貧困兒童教育,創建學齡前教育中心。(註:Lisa的非營利組織 ireMakers)
Lisa說了3個原住民的真實故事,導正了我們長期對關懷貧窮的錯誤印象。
第一個故事,在地上爬的小娃娃,正接近前方的狗屎,阿嬤叫了三次,娃兒仍然繼續往前爬行,因為娃娃聽不懂阿嬤講的原住民話。
第二個故事,幾位小朋友一整天都在危險懸崖邊的球場玩破爛的推車,因為部落與學校的距離太遙遠,還是在附近玩玩就好,反正學校老師及大人也不會管。
第三個故事,大姐姐問小朋友為什麼一直笑,小朋友笑著回答:「因為只要一直笑就不會痛啊。」原來小孩經常會被酒醉的大人踢打施暴,肚子常常印著被菸燙傷的痕跡。
長期以來,大家認為偏鄉最缺乏電腦、書籍、生活物品等資源,不過,實際上這只是我們單方面的想像,他們最缺乏的其實是「爸爸媽媽的陪伴」。這恰巧呼應IMPCT成員陳安穠的演講,安穠同學談到實現在貧民窟創建學齡前教育中心最大的困難,不是如何行銷吸引社會資源協助,而是「受助對象並不想答應你們的慈善計畫」,他們覺得自己並不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貧窮其實有貧窮的快樂生活方式。
這讓我聯想到心理學上的「投射作用」(PsychologicalProjection),我們常常不自覺的把自己的心裡好惡與觀念等,強加到別人身上。尤其愈是聰明愈有能力的人,愈容易有心理投射的傾向。
宋代才子蘇東坡總愛跟佛印禪師鬥智,某天他倆一起打坐,蘇東坡突然問起禪師來:「你看我現在坐著像個甚麼?」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坐著像一尊佛。」蘇東坡心裡正得意,禪師反問他:「你看我呢?」蘇東坡回答:「我看你,像一座堆積的牛糞。」禪師看看他,不再說甚麼,逕自打坐。蘇東坡以為這一次終於佔了上風,滿懷高興的回家告訴妹妹。豈料妹妹說:「哥哥,你又輸了,而且輸得很慘呀!」蘇東坡大惑不解,妹妹繼續說道:「禪師心中有佛,看見的事物自有佛性,所以看你像一尊佛。可是你心裡污穢不淨,才看到禪師像一堆牛糞!」
原來,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我們自己,也有人把心理投射稱作「孕婦效應」,懷孕的母親會更容易發現週遭的孕婦。下面這張圖,很有趣,據說不同心理狀態,看到的圖樣會不一樣,是否就是由於投射作用的緣故呢!?
身在繁榮都市的我們,經常會以高眼光的角度看別人,其實,當你以高視低的態度,面對受助對象,雖然他們多得到了物資一分,在心理上卻減少了尊重一分。
人與人應該是身而平等,即使是環境不同,目標不同,努力不同,貢獻不同,人還是平等的。有時候,我在作公益服務時,也從對方得到許多的啟發與助人的快樂。不論是教育、公益慈善與社會企業,我們都要時常警惕自己,避免落入投射效應,大家都是平等的,多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與交流,才有機會像IMPCT一樣,做出雙方快樂又互助的教育事業。跨一步言,換位思考與平等互利的觀念與好處,是否也適用在任何地方呢!?
額外一提,IMPCT的短片令人感動—「在這世界上,教育是最無價的!」,請見https://youtu.be/WP8gaSTDmdQ
-----------------------------------------------------------------------
本文作者胡碩勻,為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圓子夢創辦人,人稱圓夢會計師,同時為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著有暢銷書《重複的力量》,Wish Stone許願石發明人,現為《今周刊》〈達人觀點〉及《Advisers財務顧問》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