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用對了,諷刺可以增進創造力

用對了,諷刺可以增進創造力

2015-09-03 11:32

諷刺常是選舉的語言,如果能以「促進民主、建設幸福台灣」的抽象觀念,超越表面具體諷刺的語文,就能在「共盼台灣好」的信任基礎上發揮創造力。

名人的演講或組織行為,教科書都教人說好話不要冷嘲熱諷。可是我們卻在影視喜劇、漫畫、網路笑談、脫口秀或文學作品中發現諷刺的吸引力。

在紐約教學時,正好趕上美國的公民權利運動和反越戰的風潮,因而經常身處政治、種族、性別、階級、戰爭等等的諷刺氛圍中。回到台灣也目睹政治的解嚴、選舉的激昂和網路的方便,這些變化助長了一些人透過KUSO、漫畫、電視、戲劇等各種形式表達諷刺的幽默,雖然不時引起衝突反應,但也映射人民透過諷刺的幽默表現創造力

諷刺也是一種幽默的風格,是指外顯的形式和內隱的意圖相反,運用諷刺或反諷的表達來自我解嘲、嘲笑別人或評論事件,以娛樂或批判個人、團體或社會。

西方幽默大師的名言通常都和諷刺的創意有關,例如在自嘲或諷刺年輕追尋認同,自以為是的現象時,美國的馬克.吐溫說:「十四歲時,父親無知到讓我幾乎不敢站在『這位老先生』的身旁;二十一歲時,我非常驚訝地發現『這位老先生』,在七年之間所學到的還真的非常多。」英國的奧斯卡.王爾德則更簡潔地說:「我還沒有年輕到無所不知。」

美國的喜劇人物格魯喬.馬克思〈Groucho Marx〉和我們很多人一樣都會批評電視節目,他的幽默諷刺最得我心。他說:「我發現電視非常具有教育價值,每一次有人打開電視,我就會到隔壁房間讀書。」

日常人際交往中,我們也會諷刺別人或被別人諷刺。例如上班時,老闆瞄到員工正在注視與工作無關的資訊時說:「上班不必這麼努力。」他反諷的用意是要求員工專心工作。

當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講話時,一直打哈欠的無奈聽者自嘲諷人地說:「繼續講!繼續講!當我有興趣時,就會一直打哈欠。」

諷刺是一劍兩刃,可以傷人引發衝突,也可以助人幫己增進創造力。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三位組織行為教授透過一系列的實驗發現,表達和接收諷刺的雙方會引發衝突,同時也會增進各自的創造力;但如果雙方互相信任,在增加創造力的同時,也會減少衝突。諷刺之所以能夠促進創造力,主要是透過抽象思考的認知資訊處理管道。

諷刺常是選舉的語言,如果能夠以「促進民主、建設幸福台灣」的抽象觀念,超越表面上具體諷刺的語文、影音和事例,選舉,特別是二○一六年的選舉,就可以在「共盼台灣好」的信任基礎上,減少衝突並發揮創造力。​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同時,美國國務院軍政事務助理國務卿庫珀(Clarke Cooper)表示:「我們絕對關切此事。中國採取這麼挑釁的舉動,非常不妥。」並警示說,這些針對台灣的挑釁舉動,或許也反映了中國對整個區域的態度。古柏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都是印度太平洋地區的一分子,「這意謂應有負責任的行為,以確保這個區域自由、開放,不只是為了航行,也是為了貿易及往來關係」。

 

這些越趨頻繁的軍演,尤其是越過海峽中線的演習,可能會成為新的常態,代表著中國不斷加劇台海兩岸的緊張局勢,另一方面來說蔡總統面對這些挑釁時,貫徹相當程度的理性與克制,而美方的行動將有效防範失控的衝突,但這可以維持多久?只有時間可以證明。


原文:Fortnightly Review   
By Russell Hsiao  VOL. 5, ISSUE 6 Mar 25, 2020

 

作者:Russell Hsiao,蕭良其是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執行長也是全球台灣簡報的主編。

延伸閱讀
以幽默和創意面對新冠肺炎
以幽默和創意面對新冠肺炎

2020-04-15

領導者使用「我們」的力量
領導者使用「我們」的力量

2020-03-18

被忽略的美好——餘甘子
被忽略的美好——餘甘子

2020-01-15

智在家鄉  志同道合
智在家鄉 志同道合

2019-12-18

「希望」包含意志力和可行方法
「希望」包含意志力和可行方法

201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