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者花許多時間思考如何改進教育、減少貧窮,但所制定出來的都是結構性的補救方法。「棉花糖測試」可以提醒我們公共政策的實施,應該聚焦自我控制的學習。
一九六○年代,史丹佛大學年輕心理學家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校內的賓恩幼兒園進行一系列的棉花糖測試,觀察幼兒是否能夠自我控制抗拒眼前的誘惑,耐心地等待兩顆棉花糖的獎賞,而不是滿足於可以馬上吃的一顆棉花糖。他將那些能夠抗拒眼前的誘惑而耐心等待優渥獎賞的現象,稱之為「延宕滿足」。
研究者透過單面鏡觀察幼兒的行為,那些能延宕滿足的兒童,在抉擇立即吃一顆或等待吃兩顆的過程中,會用各種方法自我控制,如遮眼睛、提醒自己不能吃、唱歌轉移注意力,或把糖果擺開以製造心理距離等。
米歇爾等人追蹤這些幼兒的發展,研究從青少年到成年以後的行為,發現能延宕滿足的兒童,高中的學術性向測驗(SAT)及大學入學成績和完成大學的比率都較高;在情意社會(表達)和認知行為方面也表現比較好。進入成人階段以後的事業比較成功,且財務管理和退休計畫也較得心應手。
陪著美國兒童長大的芝麻街電視節目也將棉花糖測試融入節目中。二○○六年專欄作家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更在《紐約時報》發表「棉花糖與公共政策」的論述,引發許多轉寄、引述和延伸報導。棉花糖測試和延宕滿足的觀念,因而大方地走出學術殿堂和教育圍牆。
布魯克斯認為,決策者花許多時間思考如何改進教育、減少貧窮、善用國家的人力資本等時,所想的都是結構性的補救方法,如在教育政策上提出減少班級人數、發放教育券等策略。但這些結構性的改革並不是那麼有效,因為決策者很少深入問題核心。棉花糖測試的發現,提醒我們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應該聚焦自我控制的學習與掌握。
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亞倫(Joseph P. Allen)花十年的時間追蹤一群青少年的成長過程,許多十三歲時耍酷而表現「假性成熟」行為,如周末飲酒作樂、尋找刺激的少年,到了二十三歲時,卻因無法抗拒眼前誘惑,而很難發展親密的人際關係,並且出現了沉溺菸酒、吸毒甚至犯罪行為。
所幸心理學家已經發現一些人人可學的自我控制策略,其中一部分是幼兒在實驗室中抗拒誘惑的方法。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