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抱怨最多的人,往往也是為別人找最多麻煩的人。
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聖經
那個人為什麼這樣對我?你百思不解。為什麼他會有那種表情?為什麼他會說那些話?為什麼他用這種態度?一連串的疑問搞得你心情煩悶。
事實上,你說的那個人就跟你我認識的多數人一樣,他們並非絕對理性,他們可能充滿自私、偏見、嫉妒、情緒化,甚至喜歡吹毛求疵。這是大家首先必須明白的,不管人家怎麼對你,與你不太相干──而是與他們自己有關,那不過是他們自我的一種投射,不必想太多。
以前我曾責怪一個自私的同事:「你真是不負責。」然後他這麼回我:「你是在說自己吧!」
現在我明白他是對的,那只是我的「投射」──我的確也不想負責。
人常不自覺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別人身上。以己度人,比如自己喜歡說謊,就認為別人也總是說謊;自己喜歡的事,以為別人也喜歡;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而敏感多疑的人,則往往會認為別人不懷好意……。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投射效應」。
由於「投射效應」,我們可以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來推測這個人的內心。有一則大家熟知的故事。
蘇東坡和佛印面對面打坐,蘇東坡問佛印:「你看我坐的樣子像什麼?」
佛印說:「我看你寶相莊嚴,像一尊佛。」
蘇東坡大喜,故意損佛印說:「可是我看你卻像一堆牛糞。」說完哈哈大笑!佛印卻只是笑而不語。
蘇東坡自以為占了上風,回家對妹妹炫耀:「每次都被佛印占便宜,今天總算扳回一城。」蘇小妹問明原委,嘆氣道:「哥哥你錯了。因為佛印心中有佛,所以說你像佛。你心中只有牛糞,所以才會把他看成一堆牛糞。」
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示你是什麼。別人是一面鏡子,自己才是鏡中人。
明白了嗎?小時候常被欺負或責罵的人,他們會厭惡自己。但他們並不會看著鏡子對自己說:「我厭惡你。」他們會走向你,對你說:「我厭惡你。」他們會以種種你完全無法理解的方式對待你。
為何你會無法理解別人?因為他們在「投射」。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如果有人厭惡你,那是「他的問題」;如果他不可理喻,那是「他的問題」;如果他對你惡言相向,那仍是「他的問題」。你不會知道別人的內心,也不會知道他們過去的遭遇,對嗎?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抱怨最多的人,往往也是為別人找最多麻煩的人。喜歡道人長短的人,他們自己的心態也都有問題;而當一個人心存邪惡時,就很容易看到別人的錯誤。所以,責備別人的人,才是真正需要被責備的人。如同聖經說的:「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
當你討厭某人,用一些不好的言辭盡情批評別人的時候,也要注意了,你說的其實是自己──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敵人其實是貴人
真正的敵人會賦予你無盡的價值。──卡夫卡
你討厭那個人,然後你在心裡咒罵他,你是在罵他嗎?他根本不知道,其實你是在罵自己。
你很氣某人、憎恨某人,你不想讓他好過,但誰不好過?是自己對嗎?因為在你恨任何人之前,你必須先在你內在產生恨的毒素。唯有你有某樣東西,你才能將這樣東西給別人,唯有充滿憤怒你才能憤怒。所以,在傷別人之前,你已經傷了自己。
心繫仇恨,一心想報復的人,很少靜下來想過。你等於把自己貶低到和對方同樣的地位,而對方是你一開始就厭惡的。如果你屈服於自己的敵意,就變得和對方一樣惡劣,這才是敵人對你最大的傷害。
在科幻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裡。其中有一幕是路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在面對黑暗大帝時,路克怒不可遏。他開始辱罵黑暗大帝,說他將會永遠對抗他和他邪惡的行徑等。
黑暗大帝說:「是的,你儘管憤怒,你儘管痛恨我,因為只要你對我生氣,只要你痛恨我,你就站在我們這一邊。」這句話深富寓意。與人為敵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慢慢的你們會越來越像。
一旦你與某人對抗,很顯然地,你會以牙還牙,你會使用同樣的手段,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然後變成同類的人。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結果你變成你討厭的人。
所以,要「慎選敵人」。有人說,看一個人的底牌,要看他身邊的好友。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他的對手。想起一位朋友用成功來報復以前老闆,讓他清楚失去的是何其珍貴,這就對了,千萬別自貶身價。
德語小說家卡夫卡說:「真正的敵人會賦予你無盡的價值。」我完全同意,掌聲容易使人迷失自我,舒適安逸容易讓人減退鬥志,真正激發潛能的,常常是那些我們最痛恨的人。就是這些敵人,才使我們變得堅強、勇敢,讓我認識自己和看清別人。
麥可喬丹,也許是NBA史上最偉大的球員,對於能有這些不朽的成就,這位「籃球之神」說:「最感謝的即是過去那些不看好或是阻擋自己的人。」敵人其實是我們的貴人,我們應該反過來感謝。
當美國南北內戰最熾烈的時候,雙方對敵人的仇恨高漲。某議員批評林肯總統對敵人的態度:「你為什麼要試圖跟他們做朋友呢?」他質問道:「你應當想辦法消滅他們才對。」
「我難道不是消滅我的敵人嗎?」林肯溫和而智慧地說:「當我將敵人變成朋友時,我們的仇敵就全都消滅了。」
要做到很難,那是因為我們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何權峰
醫師兼作家,同時也在大學授課,專長是腦神經科學。一九九五年他開始寫作,早期為《聯合報》、《常春月刊》、《拾穗雜誌》等撰寫醫學專欄。隨後,因接觸「心理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觸發了他對「心靈層面」的探究。於是何醫師改變了方向,他開始寫一些心靈成長和勵志類作品。目前他所出版的心靈勵志書,已累積至五十多本。
在台港澳、星馬、中國大陸等地區擁有眾多讀者。他的筆觸細膩,平易中顯哲理,妙趣中見智慧。對問題有很深的洞悉,不單只是「診斷問題」,同時還提供視野將心靈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如此,讀者所獲得的,就不單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全新的人生。」何醫師如是說。
書名:領悟兩個字,找回那個微笑的自己
出版:高寶書版
目錄:
喜不喜歡隨你:自在
自由:不怕討人厭
價值:在自己心裡
批評:人紅是非多
怒氣:在乎了,就輸了
爭吵:不說最後一句話
理解:站在對方立場
評斷:那不是真正的他
經驗:就看你怎麼想
念頭:情緒是這麼來的
選擇:快樂,隨心所欲
責任:要回自己的力量
界線:我們不能負的責
自愛:先從愛自己開始
犧牲:不想就別做
關係:顯露本性的鏡子
婚姻:接受對方不完美
友誼:讓關係歷久不衰
虛榮:怕別人看不起
本質:簡單點,簡單點!
貧富:看你有什麼欲求
自卑:只要你去跟人比
無求:不再緊張不安
討好:吃力不討好
罪咎:這不是你的錯
單純:永遠不會後悔
擔憂:多餘的折磨
煩惱:問題還是同樣問題
自我:所有問題的根源
期望:期望終歸是期望
隨緣:有什麼,享受什麼
放下:看見更大的世界
平安:內心的平靜
敵人:其實是貴人
缺憾:只看到黑點
意外:人生轉彎處
逆境:上天的祝福
態度:決定人生的成敗
成為: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改變:你有多渴望?
決定:從錯誤中學習
過程:幸福不在終點
目的:我的本意是什麼?
注意:注意你喜愛的
滿足:放下那個欲求
追求:把腳步慢下來
感恩:你欠缺的只是失去
現在:生命最重要時刻
幸福:要用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