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片《侏羅紀世界》來勢洶洶,但部分網友發動包場,力挺以高雄勞工家庭為主題的電影《愛琳娜》,才子導演林靖傑一時之間成為網友熱議人物,他是怎麼樣的人?
《愛琳娜》以高雄女孩「陳愛琳」為主角,透露濃厚的草根氣息,把勞工的笑淚與挫折,刻畫得入木三分。台北市勞工局長賴香伶也加入包場行列,邀請優良勞工看《愛琳娜》,「林靖傑把南部人的生活景況刻畫得細緻,讓人感同身受。」本身即是工運老將的賴香伶如此評價。
濃厚草根氣息 自許為電影圈打不死的蟑螂
林靖傑,這個對於一般觀眾而言有些陌生的名字,早已是電影、藝文圈知名的才子,攤開他的履歷,一連串的得獎紀錄讓人目不暇給。
除了在一九九九年以《惡女列傳》之〈猜手槍〉奪下亞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二○○七年《最遙遠的距離》獲選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周最佳影片;他更寫作小說、散文,曾連續拿下各大文學獎首獎。
然而,耀眼的經歷背後,是林靖傑與「陳愛琳」相仿的辛酸故事。「我從小就想拍電影,也只想拍電影,滿腦子的畫面一直跑啊跑,壓都壓不下來。」生長於高雄鳳山的林靖傑,少年時看著侯孝賢、楊德昌的電影入迷,一心也想拍出自己的電影。
但是,拍電影需要資金、人脈,出身勞工家庭的林靖傑,上大學靠著七個哥哥「一人出幾千塊」湊學費,只能先把滿腦子天馬行空的劇本寫下來,紓解心中滿滿的拍片欲望。
許多懷抱電影夢的年輕人,第一步是到大導演身邊擔任場記、助理,迂迴前進。林靖傑卻不願這樣做,寧可自己衝撞、土法煉鋼摸索,「從助導到拍戲,起碼要熬十年。可是我太想專心創作,沒有辦法忍受一天待在片場十幾個小時、做行政工作。」也許正因如此,有不少影評人認為,林靖傑的作品帶有強烈的「野地」風格,在台灣電影圈中獨樹一幟,銳氣十足。
林靖傑和朋友組「潛行蟑螂」工作室,自許為電影圈打不死的蟑螂,「連婚禮攝影、高中期末成果發表會都接,只要可以摸到攝影機,就高興得不得了。」
從小渴望拍電影的林靖傑,用自己衝撞、摸索的方式,養成獨特的野地風格。
拍片聲援勞工 記錄泰勞、流鶯的生命故事
在圓導演夢的過程中,林靖傑曾發生與朋友討論劇本入迷,半夜要回家時,發現老舊的機車因違停被拖吊,身上卻只剩下一枚十元銅板,根本無法領車,頹喪地站在路邊,「當場心想,一定要拿到文學獎!」
為了維持生計,他當「獎金獵人」為生,以筆名「江邊」寫下〈焦躁的街道〉、〈傾斜之地〉,分別拿下聯合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小說首獎,隔年再以〈流浪者之歌〉拿下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也短暫當過記者。
林靖傑還長期聲援勞工運動,推出劇情片《台北幾米》,記錄一○一大樓施工電梯操作員、台灣高鐵泰勞生命故事;甚至替被警察惡意「釣魚」的底層流鶯拍過劇情紀錄片《麥相害》,爭取性工作合法化。豐富的社運經驗,也讓他的取景角度比一般導演更生猛、犀利。
曾與他共事的已故詩人羅葉,一九九四年在《文訊》如此形容林靖傑:「身上有勞工子弟的濃厚氣息;但在台北住了幾年,最生猛的質素逐漸流失,變成漂泊掙扎的邊緣性格;所幸這沒使他淪落或世故,也許該感謝天生有一種窮得快樂的本事。」
在電影圈邊緣徘徊三年,林靖傑終以《青春紀實I──荒野之狼》拿下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逐漸嶄露頭角,卻遇上國片黑暗期,發揮空間有限,他與左世強等人成了卡住的一代,直到○七年才開拍首部劇情長片《最遙遠的距離》,「轉眼間就四十好幾(歲)了。」林靖傑苦笑。
如今,帶著鬥志的中年老蟑螂,露出水面一搏,卻不幸遇上強片來襲,戲院不問票房就縮減《愛琳娜》放映廳數,林靖傑不禁抗議:「不給戰場,要我如何作戰?給一個公平的擂台,我相信我可以打贏恐龍!」
儘管部分觀眾認為《愛琳娜》「野心太大」、「想說的故事太多」,但它是一輩子渴望拍電影的林靖傑,迫不及待想把腦中故事分享給觀眾的心情,不服輸的他,要讓自己獻給故鄉高雄、勞工父親的深情作品,開出恐龍也踩不扁的花朵。
林靖傑
出生:1967年
現職:導演
經歷:文學作品曾獲聯合文學獎、時報文學獎
電影作品《惡女列傳》之〈猜手槍〉獲亞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最遙遠的距離》獲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周最佳影片」
學歷: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