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曾經目睹表現傑出的上司因為選錯邊而被逼退,也可能碰到過某一天隔壁同事突然消失的情況,所以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低調而長久地待在職場上,不會想要強調自我,只會將自己份內的事做好,然後觀察世態的趨勢,隨之浮沉。
今天的鬧鐘一樣喧天作響,彷彿不起床就會發生什麼大事一樣。他迷糊糊找到了鬧鐘,神經質地把它關掉。不一會兒,手機開始震動,音響也開始唱起了歌。
他吃力地張開眼睛。心裡想著「該起床了」,身體卻有如千百斤重,好像剛做完粗工一樣全身疲倦。要是能再睡個三十分鐘,不,十分鐘,那該有多好……一想到要去公司就覺得可怕心寒,而且非常不想見到他的部長。
成功地將自己的身體塞進爆滿的地下鐵車廂後,看看手錶,他估計8點58分左右可以進公司。雖然不會遲到,但不知為什麼,總覺得有一股悶氣即將發作。好不容易才找到這份工作,現在實在不應該有這種想法……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他感覺自己就像掛在蜘蛛網上的昆蟲一樣,被細韌的蜘蛛網黏住,完全動彈不得,最後只能成為蜘蛛的食物。
慌張打開辦公室的門,正準備要衝向自己的座位時,有人對著他喊一聲「早!」
他覺得人們都太虛偽。看著臉上堆滿虛假笑容在向他打招呼的同事,他心裡很想問他們:「真的有那麼高興嗎?」
一踏進公司就開始憂鬱的人
不知你是不是也這樣,是個一踏進公司就開始覺得憂鬱的30 歲世代?尤其是現代社會裡,有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導入更激烈的競爭制度,再加上面臨退休年齡提前的不安,使得當今上班族的憂鬱程度越來越嚴重。可是30歲世代的憂鬱並沒有因此而受到重視,甚至還經常遭到忽略,被認為是「在應該認真工作的年紀無病呻吟」。難道真的可以不把它當一回事嗎?
在九○年代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以前,當時的社會新鮮人享受著比現在更富裕的物質生活,找工作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而現在的30歲世代雖然小時候也是經濟成長的受益者,而且同樣在富裕的環境中成長,但在他們大學時期前後剛好碰上金融風暴,所以增加他們就業上的困難及不穩定。也因此當他們從20歲跨入30歲時,不管是在經濟上或精神上,都比其他年代的年輕人更為焦慮。
即使經歷一番曲折後幸運找到工作,還是無法令他們感到心安。就算沒有明確的目標,大家還是一窩蜂跑去進修,想藉此消除心中的不安。最近出現一個新名詞叫「Salardent(salarymen+student)」,指的就是那些利用清早或午休時間去學習英文會話、下班後又跑去上些自我發展課程的上班族。他們不斷努力想取得證照,或是乾脆準備專業考試。當然,這些可以視為讓自己成長的正面努力,但問題就在於對大部分30歲世代的人來說,這是一種不得不的選擇。
如果做那些事只是因為受制於某種強迫症,或者只是為了不想被淘汰,而非出自於想追求成功的意志,那就很難從工作及生活中找到樂趣。
這些人可能曾經目睹表現傑出的上司因為選錯邊而被逼退,也可能碰到過某一天隔壁辦公桌突然消失的情況,所以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低調而長久地待在職場上,不會想要強調自我。他們也不會為了把工作做好而花費更多心思,只會將自己份內的事做好,然後觀察世態的趨勢,隨之浮沉。
職場上毫不起眼、安靜沉默的人
或許這種變化是他們的苦肉計,目的是為了在冷漠而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實中過著他們「低調而長久」的職場生活。但是當這種類型的生活不斷持續時,他們將無法從工作中得到樂趣,抗壓性也會一天比一天差,最後終於感染慢性憂鬱。
所以有不少上班族得到一種「微笑面具症候群」。這是指上班族為了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不斷提醒自己要面帶笑容,但是表面上雖然帶著微笑,內心卻更加憂鬱。這種人通常不太懂得如何拒絕別人,所以當碰到必須說「不」的情況時,他們總希望有人站出來替他扮黑臉。如果非要他自己站出來不可,他們也會在開口前先觀察對方的反應,再用聽起來不像是拒絕的口氣說話,最後還會露出一個笑容。
有這種症狀的人,最危險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沒有發覺到自己已經陷入憂鬱的事實。他們只會經常喊著失眠或全身痠痛,然後怪自己對每件事情太過鑽牛角尖。
「從小衣食無缺的你們,到底懂不懂人生呢?」在過去,只要努力向前,財富與成功就會隨之而來,但現在不同了,30歲世代還必須先找到財富和成功的方向才行。
30歲世代碰到的另一個難題
30歲世代還有一個與上個世代明顯不同的特徵,那就是他們習慣獨自工作、獨自玩樂。以前筆者在醫院工作時,經常忙得不可開交,但還是會抽空去找藥局的朋友聊天,不然就是一起彈吉他唱歌,或是打打電動玩具,藉此紓解工作壓力。不過近來很少看到這種景象,一進到藥局,大家不是忙著打電腦,就是盯著手機瞧,全都在忙著自己的事。
但職場是個團體社會,而且是個集合許多不同世代、大家追求各自利益的利益團體,其中難免存在不同世代間的價值觀及生活方式衝突。在舊世代眼中,毫無疑問新世代只重視個人而且比較自私;在新世代的眼裡,則感覺舊世代一直想要干涉自己的私生活。
此外職場是個按照一定規則運作的團體,公司既然支付金錢換取成員的時間及工作能力,當然也要對成員加以控制。30歲世代的人從小被母親拉著手四處上補習班,原本就一直生活在令人窒息的控制之中,所以對自我領域受到侵犯一事懷著高度警戒。也因此有不少人將職場上的命令體系看成是控制與服從的關係,最後終於導致無法忍受,而且難以適應。
30歲世代從小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只要成績好,即使犯錯也都能得到原諒,所以對他人的責罵非常敏感。就算只是向他們問話釐清責任,他們也會把它當成是責備,並為此感到受挫。當這種情況惡化時,不管職場的環境好或壞,他們都會產生一種勉強撐下去的愧疚感及無力感,然後陷入更深的憂鬱困擾。
「夾心餅世代」的壓力
他們在職場上的定位也被認為是「模糊不清」或「不上不下」。這個年紀通常剛升上課長或經理,感覺上比稚嫩的20歲年輕人來得老練,但力量卻比年約30歲後半已經具有決定權的上司來得薄弱許多,所以他們對下要帶領經驗及技術不足的新員工,對上還要輔助掌握經營權的管理階層,讓身處中間位置的他們面臨極大的壓力。
壓力最大的職級並非具有決定權及必須擔負責任的最高管理職,而是實務工作量最多卻沒有決定權的中間職級。工作量大卻沒有實權,上面的人叫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叫他不要做他就不能做……
30歲是注定要吃苦的階段,也許是因為如此,所以在即將邁入30歲時會特別感到憂慮。要不要繼續待在這個公司?要在此時異動嗎?換了公司以後,萬一後悔的話該怎麼辦?30歲的人總是懷著一股不安,覺得不能再虛度光陰,這也讓今日的他們顯得更沉重。
我為什麼不知足?
許多成功人士都是在追求完美的同時,為後世留下了輝煌耀眼的成就。所以追求完美的熱情確實是引導人們前進的原動力。
但是「追求完美」與「對成果感到滿意」是不同的兩件事。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曾經注意過奧運比賽中得獎選手的表情,他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得到銅牌的選手表情看起來比銀牌選手更為滿足。銅牌選手經過一番激戰之後,差點就上不了頒獎台、要空手而返,但是銀牌選手卻自認實力不輸金牌選手,自己只是無辜地錯過勝利女神的青睞,才會得到第二名,也因此銀牌選手的滿足度會比銅牌選手來得低。
有一種情況與上述銅牌選手滿足度高於銀牌選手的例子略微不同,那就是有的人只要在30個人當中得到第十名就會感到滿足,但是有的人就算拿到第一名,也一樣不會滿意,這些人過於要求完美,以至於無法對自己感到滿意,當然也就不會覺得快樂。
如果對自己過度要求完美,就有可能失去感受喜悅的能力,結果明明是可以讓自己開心的時刻,卻還在繼續嚴格地鞭策自己。
仔細檢視自我理想是否過高
那些即使成功也無法滿足的人,多半有很高的自我期許。所以當自己現在寒酸的模樣與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差距過遠時,就會因此感到自卑及羞恥。不管自己多麼努力,即使拿到第一名,也不覺得開心,甚至還會痛苦的自責。在職場上也是一樣,有些事情換作別人,老早就興奮得蹦蹦跳跳。
十九世紀以前,「成功」兩個字帶有超越前人、為後代準備而努力的意味,同時也具有為他人的平安及福祉而付出的道德意義。但是到了今日,成功的目的變成只是為了個人,大家想藉由打敗競爭者來誇耀自己的能力。
對失敗的恐懼,導致產生對成功的強迫症。當程度嚴重時,就會誤以為人生就是必須透過競爭才能成為王者,而且要踩著別人往上爬,才能在人生中得到真正的成功。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人之所以為人,正因為本身的不完美。一般人會因為小事而高興、會溫暖地迎接他人、會相互彌補彼此的不足、會原諒各自的缺點、微笑帶過。但是一個自我理想過高具有成功強迫症而不懂得知足的人,他們就無法過得「像常人一樣」。
你也對自我要求完美,請再好好思考一下:你追求的完美到底是什麼?而這個「完美」,是否就是父母經常責怪你達不到他們要求的那一部分?
請切記,每個人從一開始就注定不可能完美。人類最美的一刻,就是在他發揮「人性」的時候,所以當你得到一些小小的成就時,就讓自己盡情地享受喜悅吧。這些點點滴滴的喜悅能讓你變得更積極,也能讓你發揮出潛力。
當你能夠拋開追求完美的強迫、懂得享受知足的喜悅時,你一定會比以前更幸福。因為成功的人不一定幸福,但幸福的人一定是成功的。〈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金惠男
1959年出生於首爾,畢業於高麗大學醫學院,於國立首爾精神病院服務長達十二年,從事專業的心理分析。2006年獲得韓國心理分析學會學術獎,目前受慶熙大學醫學院、成均館大學醫學院、仁濟大學醫學院等聘請為外部教授,以及受首爾大學醫學院聘請為客座教授,同時開設金惠男精神科診所。
出版:大田出版
書名: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
目錄:
1. 我的人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為什麼拼命想「裝酷」?
也許人前微笑,而內心卻在哭泣?
無數的選擇可能性-關於這個詛咒
要躲避某件事之前,請先記得
30歲,容易受惡魔誘惑的原因
該是拋開「鎂光燈效果」的時候
遇到真正的曼托(mentor)絕非偶然
我為什麼不知足?
許多成功人士都是在追求完美的同時,為後世留下了輝煌耀眼的成就。所以追求完美的熱情確實是引導人們前進的原動力。
但是「追求完美」與「對成果感到滿意」是不同的兩件事。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曾經注意過奧運比賽中得獎選手的表情,他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得到銅牌的選手表情看起來比銀牌選手更為滿足。銅牌選手經過一番激戰之後,差點就上不了頒獎台、要空手而返,但是銀牌選手卻自認實力不輸金牌選手,自己只是無辜地錯過勝利女神的青睞,才會得到第二名,也因此銀牌選手的滿足度會比銅牌選手來得低。
有一種情況與上述銅牌選手滿足度高於銀牌選手的例子略微不同,那就是有的人只要在30個人當中得到第十名就會感到滿足,但是有的人就算拿到第一名,也一樣不會滿意,這些人過於要求完美,以至於無法對自己感到滿意,當然也就不會覺得快樂。
如果對自己過度要求完美,就有可能失去感受喜悅的能力,結果明明是可以讓自己開心的時刻,卻還在繼續嚴格地鞭策自己。
仔細檢視自我理想是否過高
那些即使成功也無法滿足的人,多半有很高的自我期許。所以當自己現在寒酸的模樣與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差距過遠時,就會因此感到自卑及羞恥。不管自己多麼努力,即使拿到第一名,也不覺得開心,甚至還會痛苦的自責。在職場上也是一樣,有些事情換作別人,老早就興奮得蹦蹦跳跳。
十九世紀以前,「成功」兩個字帶有超越前人、為後代準備而努力的意味,同時也具有為他人的平安及福祉而付出的道德意義。但是到了今日,成功的目的變成只是為了個人,大家想藉由打敗競爭者來誇耀自己的能力。
對失敗的恐懼,導致產生對成功的強迫症。當程度嚴重時,就會誤以為人生就是必須透過競爭才能成為王者,而且要踩著別人往上爬,才能在人生中得到真正的成功。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人之所以為人,正因為本身的不完美。一般人會因為小事而高興、會溫暖地迎接他人、會相互彌補彼此的不足、會原諒各自的缺點、微笑帶過。但是一個自我理想過高具有成功強迫症而不懂得知足的人,他們就無法過得「像常人一樣」。
你也對自我要求完美,請再好好思考一下:你追求的完美到底是什麼?而這個「完美」,是否就是父母經常責怪你達不到他們要求的那一部分?
請切記,每個人從一開始就注定不可能完美。人類最美的一刻,就是在他發揮「人性」的時候,所以當你得到一些小小的成就時,就讓自己盡情地享受喜悅吧。這些點點滴滴的喜悅能讓你變得更積極,也能讓你發揮出潛力。
當你能夠拋開追求完美的強迫、懂得享受知足的喜悅時,你一定會比以前更幸福。因為成功的人不一定幸福,但幸福的人一定是成功的。〈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金惠男
1959年出生於首爾,畢業於高麗大學醫學院,於國立首爾精神病院服務長達十二年,從事專業的心理分析。2006年獲得韓國心理分析學會學術獎,目前受慶熙大學醫學院、成均館大學醫學院、仁濟大學醫學院等聘請為外部教授,以及受首爾大學醫學院聘請為客座教授,同時開設金惠男精神科診所。
出版:大田出版
書名: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
目錄:
1. 我的人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為什麼拼命想「裝酷」?
也許人前微笑,而內心卻在哭泣?
無數的選擇可能性-關於這個詛咒
要躲避某件事之前,請先記得
30歲,容易受惡魔誘惑的原因
該是拋開「鎂光燈效果」的時候
遇到真正的曼托(mentor)絕非偶然
2. 30歲,從「防衛機制」開始檢視
為什麼不相信這個世界?
為什麼她記不得國中以前的事?
30歲,從「防衛機制」開始檢視
有些問題現在不克服,就會跟著你一輩子
對親密關係感到恐懼的人
「媽媽男孩」、「媽媽女孩」的誤解
能力強的人常有的盲點
小心「受害症候群」
為什麼不相信這個世界?
為什麼她記不得國中以前的事?
30歲,從「防衛機制」開始檢視
有些問題現在不克服,就會跟著你一輩子
對親密關係感到恐懼的人
「媽媽男孩」、「媽媽女孩」的誤解
能力強的人常有的盲點
小心「受害症候群」
3.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工作與人際關係
30歲在職場上感到痛苦的原因
我為什麼不知足?
把人生當成功課的人
為什麼我不放心把工作交給別人
我在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我為什麼不停地和別人比較
追求工作和生活均衡的4種方法
辭職前應該考慮什麼
別期待職場中有親情關係
30歲在職場上感到痛苦的原因
我為什麼不知足?
把人生當成功課的人
為什麼我不放心把工作交給別人
我在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我為什麼不停地和別人比較
追求工作和生活均衡的4種方法
辭職前應該考慮什麼
別期待職場中有親情關係
4. 我還會有愛情嗎?-愛情與婚姻
害怕被拒絕的人
會在意對方過去的人
為何不停地確認愛情?
為何無法停止嫉妒?
堅持理想情人類型者所犯的錯誤
畢馬龍式的愛法-你應該照著我的意思去做!
不要強迫戀人扮演父母的角色
對婚姻的恐懼
為人父母的意義
已婚者的危險想法,以及其中隱含的婚姻本質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繼續去愛
害怕被拒絕的人
會在意對方過去的人
為何不停地確認愛情?
為何無法停止嫉妒?
堅持理想情人類型者所犯的錯誤
畢馬龍式的愛法-你應該照著我的意思去做!
不要強迫戀人扮演父母的角色
對婚姻的恐懼
為人父母的意義
已婚者的危險想法,以及其中隱含的婚姻本質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繼續去愛
5. 心理學想對三十歲人說的故事
下定決心就能成功
30歲,能夠愛得更熱烈、更誠摯
下定決心就能幸福
你都是對的,所以毫不猶豫勇往直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