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憤怒,讓你更有迎接挑戰的勇氣

憤怒,讓你更有迎接挑戰的勇氣

2014-12-01 10:23

憤怒本身並沒有好壞,端看你拿憤怒怎麼辦

憤怒

負面情緒出現的原因,往往是外部環境所致,而非憑空而來。憤怒往往能戲劇性地改變他人的行為,時常可以使他人快速退讓、妥協。正因為這點原因,憤怒和其他的負面情緒,有時候會比正面情緒還要恰如其分。

憤怒本身並沒有好壞,重點在於你要拿它來做什麼。研究指出,只有一○%的憤怒最後導致了某種形式的暴力,這證明了,憤怒並不完全等同於攻擊性的行為。憤怒的原因通常是:我們覺得自己遭受到了不公平對待,或者是我們達成有意義目標的能力受到阻礙。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憤怒的時間,其中六三.三%的這些時間都是歸咎於他人(而不是像電腦鍵盤等等)。憤怒的原因通常是他人做了什麼、沒有做什麼或者可能會做些什麼。

我們都曾被冒犯或被傷害,即便你心地善良又有愛心,你一定也曾經被人念、被戲弄、欺負、矇騙、背叛,也一定曾遭受無理地對待。

憤怒,讓你我更有迎接挑戰的勇氣

光有正向的情緒還不夠,正向情緒沒有辦法幫我們面對各種社交互動和人際關係。憤怒是一種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應對令人不愉快的社交情境。憤怒的感受能夠提升樂觀、增加創意,並且強化表現的效果,而憤怒的表達則可以讓溝通協調更加成功,並且更快速地動員人群、促成改變。憤怒是一種高興奮度的情緒,讓我們準備好迎接挑戰和威脅,如果是要幫助人們做好準備、採取行動,憤怒可以說是非常有效。這可能是為什麼,我們時常看到運動員藉由生氣來自我激勵。

如果選擇性使用,憤怒可以是非常有效的表現提升工具。偶爾發飆可以讓人們快速回到工作崗位。家長知道,有時候這是對孩子很有效的策略,研究人員發現,雖然有時候大發脾氣並沒有用,而且之後也會後悔,但是有些情況下發飆就是最好的處方。一位管理人評論道:

不久前的專案會議,我對結構工程師發了一頓脾氣,因為他們想要大改合約,沒講任何理由,而且之前就一直很想改了……這場會最後恐怕就是以發脾氣收場。現在回頭看,我後悔嗎?其實應該是沒有,因為發脾氣解決了當下的問題。

令人懊悔的衝突和有效的發飆之間,兩者的差異並不在於憤怒的強度,關鍵其實是情境脈絡。然而,即便管理人有時會善用憤怒,他們也知道這不是(也不可以是)和他人互動的長久方式。

另一個憤怒很有效的情境,是談判協商的時候。當兩個人或是多個人試圖達成決議時,憤怒發揮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力。面對憤怒的時候,人們比較不會提出強烈的要求,在當下,憤怒的人被視為是有力量的,而且享有比較崇高的地位。因此,發脾氣本身會讓某些競爭關係變得對你有利。

假生氣是不管用的。如果一位受過訓練的演員假裝生氣,而不是發自內心地憤怒,結果只會適得其反。談判協商時,人們會對假生氣的人提出更多要求,部分原因是,人們認為假生氣的人比較難以信任。
 
憤怒,讓我們敢於向壓迫說不

憤怒有種力量,能夠激發集體的行動來對抗不公、不當的對待。一開始對抗不不公不義的激勵都是來自於憤怒,就像是引擎中的點火器一樣,一把點起了燃料。馬丁.路德.金恩曾說:「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組織、團結民眾,讓他們的憤怒化為一股改變的力量。」

當憤怒油然而生時,往往是因為我們有這種感受:自己或心愛的人正遭受立即威脅,因此我們必須預防或終止這樣的威脅,博愛無私的精神通常都來自於憤怒。


的確,憤怒是一種強而有力、一發不可收拾的情緒。對憤怒採取警惕的態度確實非常明智,而憤怒不該濫用、不該不分對象,最好的狀況是,生氣的時候,你必須對冒犯你的人帶著尊重的態度。困難在於,如何讓憤怒的感受發揮作用,特別是在人際關係之中。首先,我們希望你不要鼓勵自己去控制或者避免生氣,像是不要對自己說:「我需要排除自己的憤怒。」或者是:「我必須隱藏自己的憤怒。」還有:「我可以不要那麼生氣嗎?」你該注意的是,有兩種不同的事件必須加以區隔,一種是你可以改變的事件,一種是不在你控制內範圍的事件。

如果你正在旅途中,第一天就弄丟了一頂毛帽,那麼你並沒有能力改變什麼,所以表達憤怒也沒有好處。但是,如果你正和跳蚤市場的攤販為了一頂帽子討價還價,而且很氣你的價格比上一位顧客還高,這時候你就掌握一些控制權了。

那麼,你如何適當地表達不滿和憤怒,達成最後理想的結果呢?重點在於使用「適當的語調,而且不要詆毀對方」。

讓情勢緩和下來

我們一開始會傾向立刻跳進狀況裡採取行動,特別是當我們熱血沸騰的時候。當你生氣時,讓自己有機會暫停一下,即便對方正站在那裡等待回應。你甚至可以讓對方知道,你正在刻意讓情勢緩慢下來。選擇去做好的決定,而不是快的決定。當你生氣時,暫停、深呼吸和片刻的內省都能展現更多控制場面的力量,而且效果比快速、火爆的回應還要更好。

我們的目標是,在情緒滿溢的狀況之下,提供自己更多的選擇。

想像自己在下西洋棋。決定下一步怎麼走之前,想像一下對方會怎麼回應,以及兩步之後情況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情況不錯,那麼就照你目前的路線走。如果情況不好的話,思考一下替代方案,想像對方會如何回應,並且評估這樣的場景。你要不斷自我檢查,持續問自己:「我的憤怒究竟是幫助了我,還是讓情況更糟?」當你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上述的問題並沒有一體適用的答案,因為牽涉的情緒和行為一直在改變。有時候,你會想說個故事表明自己的主導地位,而幾分鐘之後,你可能會刻意忽略有火藥味的評論,藉此增進彼此的連結。

當憤怒發生時的自我檢查

當我們極為憤怒的時候,那感覺好像是:我們必須進入攻擊模式,否則最後會導致什麼嚴重的後果。約翰.瑞斯康德(John Riskind)是一位心理學家,專門幫人們克服無法控制的情緒。他發想出一些技巧,讓威脅性事件的速度可以緩慢下來。瑞斯康德發現,人們常會覺得,引起憤怒的一連串事件正在加快速度,危險正在加劇,而採取行動的機會正快速消失,其實這些想法都比憤怒本身還有問題。這種危機四伏的感覺,往往驅使人們立刻讓威脅停止,但是長遠來說,這麼做反而使得情況更糟(例如是有人在雜貨店結帳插隊,你就揍他一拳)。

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時常自我檢查,評估你的憤怒是否會在特定的情境中增加、減少或是維持穩定。

建構一個畫面,想像你因此會是什麼樣子,而其他人又會如何對待你。注意到他們的身體似乎不再距離你這麼近。仔細聆聽對方在說些什麼,並且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釋放出的訊息。用比較慢的速度來檢視:讓你生氣的人有沒有進行對話的可能?他們是否真的有意找碴?還是其實他們自己也想脫離這淌渾水?

當你想像事情慢下來時,你的感覺如何?關於憤怒的感受,瑞斯康德的描述是:「你可能會覺得有太多事情要做,但是時間不夠。」以上活動的重點在於減緩威脅性事件演變的速度,帶給我們內心多一點喘息空間。嘗試看看吧!學習如何和自己的憤怒相處。

〈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
陶德.卡珊登(Todd B. Kashdan)

臨床心理學家,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福祉增進中心心理學教授,同時任職於澳洲天主教大學(Australian catholic university)正向心理學教育機構。為人格、福祉與社會關係領域研究權威,發表過逾一百五十篇學術論文與三本著作,關於如何促進與維持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利用與發展自身優勢,以及探討壓力與焦慮、社會關係等。
曾獲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傑出青年科學研究獎,以及喬治梅森大學年度傑出教職員。其研究廣見於各大媒體,包括《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歐普拉雜誌》(Oprah Magazine)、BBC、CNN等。

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Robert Biswas-Diener)
正向心理學家,任教於波特蘭州立大學(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其研究聚焦於收入與幸福的關係、文化與幸福的關係,以及正向心理學。曾出版超過四十篇研究論文與近十本書,並在六大洲訓練過千名以上的專業人士。有「正向心理學界的印第安那.瓊斯」之稱,因為他曾針對阿米緒農人、加爾各答性工作者、馬賽族人和格陵蘭海獅獵人進行過多次心理學實驗。

出版:商周出版/城邦文化

書名:允許自己不快樂:勇敢悲觀、放心落淚,不再強顏歡笑的幸福練習

目錄:

前 言 追求完整,比追求快樂更快樂
第一章 關於快樂,原來我們都誤解了
第二章 不再耽溺舒適圈
第三章 負面帶來的能量,反而比正面更強大
第四章 為什麼我們樂觀陽光,最終卻迎來失敗?
第五章 超越小心翼翼的迷思
第六章 泰迪熊效應的背後
第七章 The Whole Enchilada

 

 

 

發達的貨運推動美國的經濟發展,在早期的美國,卡車司機是榮譽的行業,時至今日卻面臨缺工危機,目前美國卡車司機短缺約六三○○○名,導致運貨交期提升與運費高漲。

 

二○一八年十月卡車運費年增一○.四%,創十年來新高,缺工背後原因在於長工時導致的疲勞駕駛,提升了職場危險性,一六年,美國卡車司機工傷致死人數九一八人,為所有行業最高,如何解決疲勞駕駛的問題成為招工關鍵。

 

美國政府為解決貨運駕駛工作超時問題,聯邦運輸安全管理局二○一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強制全國卡車安裝電子記錄裝置(Electronic Logging Device,以下簡稱ELD),ELD能記錄車輛行駛路線、行車時間、燃油消耗、引擎診斷……等,數據化行車資訊讓司機了解車況,更幫助車隊資產優化,以下為ELD帶來的優點。

 

一、勞動環境改善

政府明令禁止卡車司機每日連續行駛超過十一小時,比起手動打卡,透過ELD實際記錄,政府更能有效地管理駕駛超時問題,且美國卡車司機年薪平均約六萬美元,對比全國年薪中位數約四萬美元,薪資相對具有競爭力,改善勞動環境後,卡車司機職位更有吸引力。

 

二、車隊管理智慧化

貨運車隊營運商透過ELD即時觀察每輛卡車的衛星定位,調度卡車運輸路徑最佳化,節省過往無效率的調度運輸;除節省運輸成本外,營運商透過人工智慧演算車況數據(引擎運轉數、胎壓穩定度),調整為最佳行車狀態,不僅降低卡車事故率(卡車司機事故率比一般駕駛高出六成),更降低燃油消耗,ELD確實讓物流產業再進化。

 

隨著強制法令執行後,之前考慮成本的小型車隊也將陸續安裝,ELD需求令人期待,而ELD系統由美國軟體商主導安裝程序,台廠從切入軟體商提供硬體服務。

 

以下提供優質台灣連接器廠──矽瑪科技(三五一一),供讀者參考。

 

矽瑪科技於二○○三年成立,股本四.四六億元,主要業務為連接器設計與產銷,現有客戶除Fitbit、Amazon、Nvidia等知名公司外,更已切入車用連接器、智慧手錶等供應鏈,在經歷長達八年(一一年至一八年)的調整期後,矽瑪業務已大轉變。

 

董事長游素冠(一九六二年~,美國南加州大學碩士、北京社科院博士班)善於發掘市場趨勢,不論是一○年的黑莓機、一五年的Fitbit,矽瑪皆在產品未火熱時就開始協助研發,顯見矽瑪不僅有極強的研發能力,開發出好的產品,還能選到對的客戶,共享客戶所創造的新市場。

 

矽瑪客戶多以歐美為主,游董為將客戶關係做好,以便擴展業務,不惜重金派駐FAE(客服工程師)團隊到美國,副董劉定宇甚至駐守美國與Nvidia共同開發新產品,各種努力皆為讓顧客能每周與研發團隊開會,不僅加速案子進度,更讓工廠節省溝通成本,生產出符合客戶想要的產品,從客戶願意付開發模具費,及矽瑪毛利從一六年不到二○%跳至一八年二八%,已可見獲利的明顯改變。

 

一七年十二月美國政府強制卡車安裝ELD政策上路,矽瑪早已切入相關供應鏈,搭上ELD成長浪潮,一八年營收達十一.八億元台幣,年增二六%,而美國一八年銷售四十八.七萬輛重卡,推估正在路上行駛的重卡約三○○萬至四○○萬輛,都將是潛在客戶,矽瑪的業績將值得期待。

 

矽瑪一七至一八年營收各為九.三七億元、十一.八億元,稅後EPS各為負二.五二元、一.三一元;一八年負債比四三%,流動比與速動比為一五八%及一一八%,一九年前三月營收二.八四億元,年增率二九.八%,營收成長動能充足,值得追蹤。

 

延伸閱讀
酷暑下擠維修孔,僅容1人進入…環狀線拚年底復駛,修復期如何縮短半年?施工幕後細節曝光
酷暑下擠維修孔,僅容1人進入…環狀線拚年底復駛,修復期如何縮短半年?施工幕後細節曝光

2024-08-06

強震受損畫面曝光,新北環狀線11處位移!復原工期估超過1年...新北捷運局:今年無法恢復通車
強震受損畫面曝光,新北環狀線11處位移!復原工期估超過1年...新北捷運局:今年無法恢復通車

2024-04-24

新北環狀線斷了8個月,位移鋼箱梁復位、年底終於要通車!台鐵東部幹線也搶通,這時間雙向通車
新北環狀線斷了8個月,位移鋼箱梁復位、年底終於要通車!台鐵東部幹線也搶通,這時間雙向通車

2024-11-19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改制20周年!醫療奉獻奬醫師葉寶專醫師贈畫:盼如大樹庇蔭鄉親,做民眾健康後盾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改制20周年!醫療奉獻奬醫師葉寶專醫師贈畫:盼如大樹庇蔭鄉親,做民眾健康後盾

2024-05-28

新北市「沒有」停班課!7.2強震災情、假消息不斷,捷運環狀線軌道移位?全台停班停課一覽
新北市「沒有」停班課!7.2強震災情、假消息不斷,捷運環狀線軌道移位?全台停班停課一覽

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