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從調查結果來看,有錢人更加重視時間管理的習慣,其中淨資產三千萬元以上者在與客戶有約時習慣早到,是一般人的一倍。在理財習慣上,一般人仍停留在記帳、存錢、謹慎消費等習慣,但有錢人卻更重視與投資相關的習慣。
觀看原文:有錢人改變一生的好習慣
挖掘成功者致勝密碼!事先做足準備、不斷充實自己
徐承義把游泳訂目標和SOP的精神貫徹到創業上;黃絢霞寫日記琢磨生活和工作細節,提升自己的服務力;謝健南勤做筆記、開會前做足準備,為流通業導入創新系統架構……,他們的故事都說明了:每一天,你做的事情都很重要,因為,這些日常習慣可能是你財富或工作成就中的致勝密碼。
為了進一步探討贏家在三十五歲前養成的好習慣,《今周刊》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針對三十五歲以上的台灣人進行了「工作、理財和生活習慣大調查」,結果發現,淨資產達到三千萬元以上的有錢人無論在工作、理財和生活習慣上,和一般人有相當顯著的差異。
首先,工作習慣方面,淨資產三千萬元以上的有錢人,在三十五歲以前,養成事先做足準備的習慣。逾三八%的有錢人每天會列出一份待辦事項清單,且能按照輕重緩急進行安排。同時,也有三八.五%的有錢人在三十五歲前就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持續不斷充實自己。
富習慣:把時間當金錢 不只準時,管理更積極
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從調查結果來看,有錢人更加重視時間管理的習慣,其中淨資產三千萬元以上者在與客戶有約時習慣早到,是一般人的一倍。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郭迺鋒分析,一般人的習慣仍停留在「準時」階段,包括如期完成工作、訂定工作目標等,但有錢人在時間管理上顯得更積極主動,對自我的期許和要求也更高。
這項調查結果,與《富翁的習慣:有錢人每天的成功習慣》的美國作家托馬斯.柯利在二○一○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有許多相似之處。
柯利花了五年時間,研究二三三位富豪和一二八位貧困人士的日常活動,總結了一些有錢人和貧困人士在生活習慣上的差異,並且區分為「富習慣」與「窮習慣」。
所謂的「富習慣」包括,每天列出必做事項的清單,而且提出具體的行動策略、每天至少花半小時閱讀等。柯利指出,若想要成為有錢人,「關鍵就在於,你必須把五○%以上的習慣變成『富習慣』。」
第二項調查發現是,在理財習慣上,一般人仍停留在記帳、存錢、謹慎消費等習慣,但有錢人卻更重視與投資相關的習慣,包括持續且定期的投資、投資前勤做功課、定期檢討投資成果等。
窮習慣:縮衣節食 猛記帳 要加速財富累積,應該利用投資錢滾錢
由此可見,一般人仍停留在縮衣節食的作法,但有錢人卻已經懂得用滾雪球的方式,加速累積財富。
想要像有錢人般錢滾錢,最有名的方法,就是股神巴菲特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是發現溼雪和長長的山坡。」如果想要擁有如「雪崩」般席捲而來、勢不可當的財富與成功,就必須從累積足夠的「雪花」開始。而這些「雪花」就是:好習慣。
有錢人有哪些理財好習慣?美國《華爾街日報》從連鎖量販店龍頭沃爾瑪(Walmart)的創辦人山姆.沃爾頓(Sam Walton)和許多富豪身上,歸納出來的五個「富習慣」,包括按照自己的投資邏輯和策略進行有計畫性的投資;投資時,先評估風險而非獲利多少;面對股價下挫時,也有「等」的能耐;重視現金流,即使市場波動時,也能繼續睡個好覺;以及生活節儉。
第三項調查發現是,在生活上,有錢人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是:要積極。一般人的習慣多半是善用零碎時間、經常閱讀雜誌書籍;有錢人的習慣則是:每天規律性地早起、隨身攜帶記事本、定期自我檢討。
把握職場黃金十年!窮忙族躋身成功者,就從改變開始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主動積極管理時間。比起一般人利用零碎時間閱讀或運動,有錢人固定每天早起、做筆記和自我檢討,這些都是自我要求和期許較高的表現。
從許多成功人士的分享,到全台的問卷調查結果皆可發現,贏家的致勝關鍵在於,打從年輕時代就養成許多好習慣,把握踏入職場的黃金十年,持續且堅定的實踐,而結局,就像龜兔賽跑的寓言般,最早到達終點的,不是先行者,而是堅持到底的人。
學歷、出身,並非成功和致富的關鍵。即使在同一家公司、同樣的職位和薪水起步,但十年後,往往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終點。
我們無法選擇出身,但卻可以努力養成「富習慣」;而你與同儕的競爭力分野,可能就從一個小小的改變開始。
謝健南(85度C集團執行長)
好習慣:
做工作筆記持續30年 抓到拓展商機的線索,架構出完整的系統制度
黃絢霞(國賓amba意舍酒店總經理)
好習慣:
從高中開始寫日記 檢視工作細節,提升服務力
徐承義(瓦城泰統集團董事長)
好習慣:
每周游泳4~5次,每次1500公尺
拆解SOP,掌握每一個細節、分秒必較,精準縮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