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寫一本書,不透過成功來尋找失敗的理由,而是直接談談人該如何面對課業、工作,以及情感上的挫折。畢竟現實生活中,即使是奮鬥到底,也有功虧一簣的可能。但唯有完全瞭解自己的脆弱和不足,勇敢的面對挫折、承擔失敗,才能認清內心最核心的價值。這些道理,不見得跟成功有關,但遠比宣揚成功的故事來得更深刻,有意義。於是,這次的故事將從挫折開始談起……
作者:冒牌生
有一次,我應邀到就業服務站談「夢想」,向在場民眾分享成長的故事,並鼓勵他們持續相信未來仍有無限的可能。演講結束後,有位聽眾戴著墨鏡、大草帽和口罩,握緊拳頭舉手提問:「你看起來沒吃過什麼苦頭。剛才聽你分享的都是成功案例,好比說出國讀書,回臺工作,到後來的出書、演講,我很好奇你到底有沒有受過挫折?」
當然有,而且還不少。有多少次的成功,背後就有更多次的挫折。但這個社會崇尚成功,很少有人願意靜下心傾聽「失敗」,就算談到失敗也多半希望聽到失敗後鹹魚翻身的故事。漸漸的,我們聽習慣了夢想和成功,忘記真實世界裡,那些跌落谷底的、破產的、失業的,絕對比反彈回升的案例來得多!
他的話更堅定了我的信念。
我想寫一本書,不透過成功來尋找失敗的理由,而是直接談談人該如何面對課業、工作,以及情感上的挫折。畢竟現實生活中,即使是奮鬥到底,也有功虧一簣的可能。但唯有完全瞭解自己的脆弱和不足,勇敢的面對挫折、承擔失敗,才能認清內心最核心的價值。
這些道理,不見得跟成功有關,但遠比宣揚成功的故事來得更深刻,有意義。
於是,這次的故事將從挫折開始談起……
求學時期,我最大的挫折來自人際關係。人在異鄉求學,無論是在大陸或紐西蘭,我都無法完全融入,總在尋找認同。
尤其十歲那年跟著父母的工作到大陸求學,一待就是五年,那時兩岸交流不像現在頻繁,劍拔弩張的氣氛,讓身為臺灣人的我很容易被某些同學捉弄。課本被亂塗鴉、抽屜被塞滿垃圾都是家常便飯,甚至有一次帶到學校的水壺被灌滿尿,領頭的同學還頻頻問道:「這是什麼,你要不要喝喝看?」
多年後,最常欺負我的老同學寄來一封信,他為當年的往事致歉,並關心我的近況。我看完直接把信丟到垃圾桶,不屑一顧——那段時光,充斥著不願再提起的失敗與挫折。
沒多久,我後悔了。我忘了正是因為他,才深刻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必須透過瞭解才能化解,那份體悟讓我在紐西蘭的求學階段交到了許多來自大陸的好朋友;也正是因為他的刺激,讓我決心邁向作家之路,透過文字的力量寫出人應該更尊重彼此的文化差異,用一顆更包容的心與不同習慣的人相處。如果留在臺灣求學,也許就沒有那麼多難以忘懷的經驗,造就如今創作的動力。
剛踏入職場時,我認為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就等於踏上成功的坦途,很在乎第一份工作的起點。
剛踏入職場時,我認為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就等於踏上成功的坦途,很在乎第一份工作的起點。
那次求職,我擊敗眾多求職者,得到一家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通過執行長、總裁的重重考驗,爭取到不錯的薪水和福利。
一個月後,面對理想和現實的龐大落差,初出社會的我深感挫折,拋下辭呈選擇離開。那是一種奇特的矛盾心理作用──好不容易得到了,卻又輕易放下。正式提出辭呈前,親友們紛紛苦勸三思,父母氣得斷了我的金援。畢竟那份工作得來不易,當時又值金融海嘯尾聲,很多朋友尚且領著二十二K圖個溫飽,而我居然任性的在下一份工作尚無頭緒的狀況下就冒然離職。
年輕氣盛的我告訴自己,與其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不如朝著從小的寫作夢想前進。沒想到挫折接二連三報到,連續兩個月的投稿音訊全無,所有面試的工作統統滑鐵盧,再加上年關將近,求職難上加難,最後差點連面試的車資都拿不出來。經濟的壓力讓我一度後悔衝動離職,並感慨寫下「投一張履歷是在尋找夢想,投一百張履歷會讓你認清現實。」
最終我還是找到一份新工作,但失業三個月的彷徨太過刻骨銘心,我終於明白,完成夢想的前提是,必須有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能力。
成功有時候就像尋夢之旅的包袱,在這條任重道遠的路,如果總想著得到,忘記肩膀承載的重量有限,最終只會被一個個沉重的包袱壓垮。
《海賊王驚點語錄》系列出版後,讓我滿心以為可以穩健的朝作家之路邁進,可是沒多久我經歷了第一次的負面新聞洗禮,被一連串的質疑攻擊的體無完膚——「別再看阿宅腦補的驚點語錄。」、「海賊王驚點語錄侵權」、「冒牌生抄襲」等抗議接踵而來。
關於抄襲,指的是我的第一本書開篇寫了好友班恩的離開,那是我心中不願去面對的痛。畢竟要提筆寫下好友的與世長辭,就像重新挖掘自己的傷口,逼著尋找那個只能活在記憶裡的朋友。
為了詮釋對班恩的緬懷之情,我在創作的過程中大量閱讀,若因此在文章的架構上讓讀者感到雷同,真的感到很抱歉。書中的故事都是我曾經歷過的事,只是現實生活並不像故事中美好,為了保護朋友和家人,必須經過添加或修改,但自始自終,我都是秉持著將語錄背後的故事和從海賊王得到的感悟分享給讀者。
至於粉絲團經營,我一直以分享為前提,有些文字是自己寫的,有些是在網路上看到的有感觸的東西,沒有清楚標示,確有疏忽。於是,我在臉書上發表聲明,對引起的社會紛爭道歉,並關閉了經營兩年多的粉絲團。
原本以為這樣可以回到平靜的生活。可是正因為關閉粉絲團的舉動和聲明稿,讓各大新聞媒體做了報導:「被指抄襲,冒牌生公開道歉。」
表面上我作息如常,但腦袋老是胡思亂想,似乎做什麼都不對。無奈、沮喪、憤恨、厭惡的情緒向我席捲而來。
那陣子我最怕親友突如其來的關心,因為他們是我在意的人,為了不讓他們擔心,我必須故做堅強,有時反而是我要給予安慰;可是在夜深人靜,用盡力氣,拋開不屑一顧的假灑脫後,輾轉難眠。
眼看著好幾年的心血瞬間瓦解,說不難過是騙人的,沒有人比我更能感受這次的傷害有多大;親友們鼓勵我繼續逐夢,但自己都不曉得到底該怎麼繼續。
新聞播出那天,出版社打了好多通電話給我,母親待在我身旁。一連三通來電,我急著問編輯:「下一本書呢,還能出下一本書嗎?」
電話另一頭的出版社編輯說:「你還年輕,已經出了兩本暢銷作品,這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事了。接下來可以回到職場啊……」
我就算再傻也聽明白話中含義,但仍不死心地再問:「可是作家是我的夢想啊,真的沒有了嗎?」隨後說了很多語無倫次的話,只希望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默默陪在一旁的母親看著我,眼中有許多難以形容的情緒。
掛了電話後,母親劈頭罵道:「你為什麼要一直問編輯能不能再出書?你已經連續問了三遍就知道答案不樂觀,不是嗎!身為編輯有公司的立場和考量,不是他願意幫你出就沒問題的!」
「我慌啊!」我急著回答。
「作家的夢想到底是你的還是他的?你若有心朝著這個方向走,一條路斷了,難道沒有別條路繞過去嗎!」
當下我聽不進去任何的話,只知道書沒有了,路斷了;我失去了我的讀者,我的粉絲團,我的作家夢。
「出版社已經不再幫我出書了。我有可能沒機會再出書了,因為已經沒有人要看我的東西了。在他們心中我永遠都是一個冒牌貨。」
我講完再也忍不住眼淚,第一次為了這件事情緒崩潰而哭。看著我的作家夢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的媽媽也哭了,是為了我流的淚。那些為我流的淚,讓我的心更痛更自責。甚至現在回想,原本以為已經止住的情緒,拚了命的從眼眶跑出來。
一直沉澱好幾個月才明白,不要再讓關心我的人傷心,也別再為那些已經失去的東西難過。
怎麼明白?
人總是在無路可走的時候,心境才會闊然開朗。
那陣子我收到了無數封的讀者來信鼓勵,每收到一封我就會機械般的回應:「我沒有放棄;我會繼續努力。」,但我很清楚,這些空洞的回應,只是說得好聽罷了。
讀者、網友們持續送來的溫暖,讓我發現自己並不孤單。
媽媽的話也點醒了我:「若有心朝著這個方向走,一條路斷了,難道沒有別條路繞過去嗎!」
是啊,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不見得是直線,因為現實的途中有山、有海,不見得有路;我們常在過程中被挫折擊垮,但如果真心想抵達夢想的遠方,讓你倒下的永遠不是對手,而是自己那顆絕望的心。
一個月後,臉書的新加坡業務和我取得聯繫,他得知我申請刪除粉絲團的消息後回覆願意協助重新開始,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肯定。於是調整方向,修正錯誤後,我又再度開始經營粉絲團。
原來,真正的夢想就是要經歷一次次的失敗後,仍不懷憂喪志。這個道理我徹底懂了。
我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是為何而寫作。是為了熱愛寫作而寫作,還是為了出書而寫作?
這次我告訴自己從零開始,以熱愛寫作的心出發,不再懷憂喪志,為自己真正在意的人而活;我告訴自己故事將從失敗開始談起……挫折不是終點,它是一個逗點,給我們機會卸下渴望成功的沉重包袱,重新整頓,認清信念和自我價值,邁向更遠的遠方。
我仍會繼續寫下去,為我的夢想努力。
我仍會繼續寫下去,為我的夢想努力。
========================
本文摘自 冒牌生的最新作品「為夢想跌倒,痛也值得!」時報文化出版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inmyword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