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的信念有千百萬種,要分清楚「我應該」、「你應該」和「每個人應該」的界線。
我三十五歲了,可是還沒有男朋友。天哪!真是晴天霹靂!
老婆丟下我跑了;我一定熬不過去!
我必須在工作上表現優秀;否則被炒魷魚該怎麼辦!太可怕了!
這類想法深深扎根在我們內心,讓我們心中充滿誇大的情緒,尤其是恐懼,因為這些想法會轉變成充滿可怕的威脅:「老天,好可怕呀!」可是我們得知道,這種威脅只存在於我們的腦袋裡。若在客觀的公平立場比起來,人生相對簡單、安穩和快樂多了。
事實上,非理性信念不計其數,數量難以估計,這種帶來災難的想法,是來自永無止盡的想像。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我們將它歸為三類。這是我們人類基本上都會有的非理性信念:
一、 我「應該」把所有的事都做好,或者做得很好。
二、 大家「應該」對我好、公平和尊重。
三、 一切的事情對我來說「應該」要順利。
我們的這些想法不僅是非理性信念,也是非常幼稚的要求,「應該」這個詞代表一意孤行、聽不進他人的話,而且有點不切實際。就像孩子搥胸頓足地哭鬧,逼媽媽買超市裡販售的零食:「我要,我要,我要!」
可是,理性信念應該是這樣:
一、 我想要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但不一定要做到,才能享受生活。
二、 如果每個人都能對我好,就太棒了,不能的話,我還是過得去。
三、 我多麼希望事情能對我有利!但我仍接受不一定每件事都是如此。儘管這樣,我還是可以過得快樂。
二、 如果每個人都能對我好,就太棒了,不能的話,我還是過得去。
三、 我多麼希望事情能對我有利!但我仍接受不一定每件事都是如此。儘管這樣,我還是可以過得快樂。
這就是理智的基礎:一個成熟的人有他的希望,但不強求。他發現人生不會滿足你各種異想天開的要求。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不一定需要這些,才能感到快樂。
當我們的情緒脆弱時,就會充滿過分的要求。當無法滿足要求,我們就會生氣,沮喪,或焦慮不安,我們會把過錯推卸給其他人或者世界,而最糟糕的是,我們將一切怪在自己頭上。
以下的故事特別描述這種可以稱為「我需要」的病症。
一位生氣的駕駛人的故事
早上七點四十五分。鬧鐘響了第三遍,艾賽比歐終於睜開眼睛,準備起床。「啊!睡過頭了!再不快一點,就趕不上會議了!」艾賽比歐喜歡賴床,遲到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不過他可以迅速整理、吃早餐,而這正是他此刻在做的事。
八點十五分。他已坐在車子裡,前往辦公室的途中。他預估只會遲到十分鐘,不過還是得開快一點。但八點三十分,當車子開到格蘭大道時,遇到了塞車。十分鐘後,他開始想:「煩死了!又會超級大遲到。都是我們那位該死的市長的錯!我們繳了一堆稅,卻沒辦法把城市變得井然有序。什麼爛交通!要是碰到市長,我一定要讓他好看!」
艾賽比歐平常算是有修養的人,可是遇到某些狀況,他會在內心飆罵各種髒話。這天早上,他真的緊張了。他的血壓開始升高,他感覺體溫上升,儘管不到正午,這個時間他卻已經汗涔涔、坐立難安。
就在此時,車輛開始移動,艾賽比歐踩下油門,開進一條空的車道,往前開去。說時遲,那時快,有個駕駛人也開進同樣一條車道:差幾公分,兩輛車就要相撞!艾賽比歐的心猛然一跳,他打開車窗大吼:
「老兄!有沒有長眼睛啊!」
對方非但沒有低聲下氣地道歉,反而大聲咆嘯道:
「下地獄吧,大禿頭!」然後加快速度消失在右側的車道。
聽到他說的話,艾賽比歐比出中指。那個傢伙怎麼能這樣叫他!這是對方的錯呀!他心想:「真沒教養!社會怎麼會變成這樣?這個世界已經變成一個可怕的地方,人們根本不在意風度,真噁心!我應該要去一個像德國那樣文明的國家,西班牙人全是沒教養的野獸!真該給這些人一個教訓!」
九點三十分,他抵達開會地點。他遲到了二十分鐘。緊張不已的艾賽比歐開始尋找停車位,可是今天怎麼那麼倒楣!他找不到停車位。
繞了十五分鐘後,他真的發火了。他在內心叫罵道:「我恨透了這個城市!我什麼稅都付了,卻連個該死的停車位都沒有,更不用說停車場了。要是市長在我面前,我一定會賞他很多耳光,打到連他老媽子都認不得!沒用的討人厭傢伙!」
這個時候,他的胃灼熱加劇,連可惡的頭痛也來湊熱鬧。他幾乎可以聽到自己強烈的心跳聲。他的怒氣就快要失去控制。不過,他終於看到一個斜面位置。那是個臨時停車格,但是艾賽比歐決定把車停在那裡。總之,這個會議不會開太久,他已經不想再繼續找位置了。就這樣,他迅速停好車,衝向開會的大樓。
這次的會議本該很簡短,但主管有個新的命令宣佈,所以時間延長了。大家都留下來吃飯,我們的主角覺得菜難吃得要命。不斷的壓力讓他的胃部翻攪。他心想:「去他的主管。心血來潮就更換開會題目,都是他,害我得吞下這油膩膩的難吃食物。」
到了下午,艾賽比歐筋疲力竭,他告別同事,準備好好地回家休息。這真是個忙翻的一天,但是再過一會兒,他就能拿著一杯紅酒舒適地躺在沙發上了。然而,我們的主角沒料到的是,當他去開車時,發現地面有張三角形貼紙。他的車被拖吊了!
彷彿有個大理石塊砸在他頭上。他發狂似地怒吼,然後搭計程車到吊車場。當他抵達時,有股想要放聲痛哭的衝動。
最後,他領回車子回到了家。老婆正等著他吃晚餐。
「親愛的,怎麼那麼晚回家?」
「親愛的,怎麼那麼晚回家?」
「妳不知道今天發生了什麼事。糟糕透頂。」他一五一十解釋今天發生的倒楣事。老婆指出:
「嗯,艾賽比歐,這是你這個月第三次車子被拖吊!拜託你小心點!」
到了深夜,我們的男主角爬上床,關掉夜燈,結束灰頭土臉的一天。兩個小時過後,他又打開夜燈:他睡不著!他的腦海不斷盤旋這個想法:「老婆說得對。一切都是我的錯。我真是自作孽!該怎麼改進呢?」
最後睡意終於降臨,他墜入夢鄉前的最後想法是:「老天爺!人生真不容易啊!」
我們因為情緒的脆弱,對於個人、其他人和所有人會有所苛求;神經質就是從這裡而來。我們看看這位氣呼呼的駕駛的要求:
-不要有塞車
-人們要親切有理
-到處有停車位
-上司要多關心他,而不是關心公司
-不要有拖吊車
-市長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好
-自己永遠不要犯錯
環境不可能順應他的期盼,所以他對自己說:「我無法忍受!」
我們因為情緒的脆弱,對於個人、其他人和所有人會有所苛求;神經質就是從這裡而來。我們看看這位氣呼呼的駕駛的要求:
-不要有塞車
-人們要親切有理
-到處有停車位
-上司要多關心他,而不是關心公司
-不要有拖吊車
-市長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好
-自己永遠不要犯錯
環境不可能順應他的期盼,所以他對自己說:「我無法忍受!」
你異想天開嗎?
義大利文有句形容詞,非常貼切描述了這個狀況。對於現實太過要求的人,就叫「異想天開的人」,這種人也是自欺欺人的人。在神經質的人的想像中,現實世界應該要是一種特定的面貌(沒有塞車,不必繳稅,停車很輕鬆),而當事實並非如此,他會生氣(或者傷心)。他十分不切實際,行為像個自私的孩子。似乎是說:「世界應該照我要的方向運轉!」
但是當我們開始神經緊繃,我們最好要知道,所有過度的要求並不能達到快樂的要素。沒有人不得不面臨塞車、繳稅等情況。還是忘了那些「應該」吧,拋掉那些愚蠢的想法,利用現有的東西;現實生活給予我們的東西。
如果丟開這些無理的要求,我們會發現生命中竟充滿著這麼多可以享受的事物。
這種引起焦慮和憂鬱的病,也就是「恐慌症」,或稱作「空想症」,會傾向認為「我需要,我需要,我需要才能快樂。」只有上年紀的老先生──或者老太太知道快樂不需要任何東西。
有一次,有個年輕的男病患上門看診,他正因被女朋友拋棄而沮喪不已。我問他:
「你覺得是哪個不理性的想法,讓你現在很沮喪?」
「你覺得是哪個不理性的想法,讓你現在很沮喪?」
「我不知道,被她甩掉讓我心情很差。這是正常的,不是嗎?」他回答。
「這是不正常的。正常的狀況應該是難過或不開心,但絕對不是像現在這樣沮喪。」我坦白告訴他。看診時我通常用這種語氣。
「我不知道你說的不理性想法是指哪個。」他有點困惑地說。
「你告訴自己:『我需要跟她在一起才會快樂。』,換另一種方式來說就是,『孤單太可怕了,我無法忍受。』我對他說。
「好吧,但這是因為我喜歡她,我愛她。無法得到一生最愛,不是本來就會心情很差?」他回答,語氣透露埋怨。
「才不是!那是從你可笑的空想症出來的浪漫過頭的想法。適度地生氣、難過是正常的,但是還不到沮喪那麼嚴重。你被女朋友甩了。這是事實。你『想要』跟她在一起,但是你「不需要」因為跟她在一起,才會快樂。」我停頓一下,讓他思考。
接著我繼續說:
「讓我來說個故事,讓你了解這個說法。想像一下,有一天我對你說:『我好沮喪,因為天空不是紫紅色。從幾天前,我開始想像如果天空是紫紅色,人生會快樂多了,因為紫紅色非常有節慶的味道。但現在我出門看到的天空還是藍色,我很難過,甚至感到沮喪。』我要是這樣跟你說,你會怎麼想?」
「讓我來說個故事,讓你了解這個說法。想像一下,有一天我對你說:『我好沮喪,因為天空不是紫紅色。從幾天前,我開始想像如果天空是紫紅色,人生會快樂多了,因為紫紅色非常有節慶的味道。但現在我出門看到的天空還是藍色,我很難過,甚至感到沮喪。』我要是這樣跟你說,你會怎麼想?」
「我的醫生瘋了!」他笑著說。
「沒錯,首先天空根本不可能是紫紅色,那是個愚蠢的願望。況且天空原本的藍色已經很棒,非常漂亮。數以百萬計的人過著天空是藍色的生活過得很好,這也就是告訴我,紫紅色不是必要。看到沒?你也一樣:你以為『一定要』跟前女友在一起才能快樂,而事實並不是這樣,你也不需要這樣。」我告訴他。
「這只是我心裡怎麼想的問題?」他問。
「沒錯!你只要丟掉那個愚蠢的想法,就這麼簡單!只要你肯敞開心胸,人生會充滿成千上萬個確實的機會。」
想要和需要的微妙差別
想要和需要的微妙差別
在上年紀的人眼裡,「想要」跟「需要」之間,有一條清楚的界線。不幸的是,我們大多數人經常搞混這兩個概念。「想要」是指我「希望」達到,可是「不一定需要」。相反地,「需要」是指我少了它就「不行」。
事實上,不管你怎麼看,人類的需要只有水、食物,以及抵抗氣候的無情──如果你住在一個氣候險惡的地方。就這樣而已。
想要,是一件好事,是自然的。我們想要擁有物質、娛樂,自在,希望有人愛我們,享受親密時光……,這些想要都是合法的,只是我們不能當作是需要。
這種想要會帶來快樂。憑空想像的需要則會讓人沒安全感,引起不滿、焦慮和沮喪。
然而,我們人類似乎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從合法的想要,編造想像的需要。
諾瑪是個漂亮又聰明的年輕女孩。她在祖國墨西哥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現在定居巴塞隆納追求她的夢想:寫作。她透過西班牙和法國的出版社,發行過幾本書,儘管銷售數量並不理想。總之,她當兼職的翻譯,可以賺不少錢。然而,她的內心一團亂。她經常感到焦慮,尤其是她覺得自己三十歲了,卻無法變成名氣響亮的作家。諾瑪告訴我:
「每次看醫生,我總覺得痛苦,因為我看到他或她事業有成,他們『達到』了目標。然而,我卻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譯者。我感到無地自容。」
「每次看醫生,我總覺得痛苦,因為我看到他或她事業有成,他們『達到』了目標。然而,我卻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譯者。我感到無地自容。」
諾瑪的自卑,不單只是在醫生面前,而是任何一個對她而言在職場上成功達陣的人。在她看來,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家是一種『需要』,正如她告訴我的,這股壓力導致她無法享受寫作的樂趣,因為挫折感與日俱增。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渴望產生的影響,甚至把想要變成需要。
刻意製造的需要,會擾亂情緒,怎麼填補都無法滿足,因為:
一、 如果你做不到,你就是個可憐蟲。
二、 如果你做到了,隨時都可能失去,這時你會把恐懼和不安全感帶進內心。
正如我們前面提到,一切似乎指出我們人類有種與身俱來把「想要」變成「需要」的傾向。這些問題讓我們輕易幻想,這是一把雙面利刃。
不過,如果我們想要心智成熟,就要避免這種傾向,遠離那些想要,把它們當作調劑就好,人生本質上就是幸福的。
如果無法達到想要的東西也不會怎樣;我們不需要靠這些東西來感覺圓滿,來享受我們其他的機會。因為,除了水跟食物之外,其他「需要」都不是理性的,不管是愛情、陪伴、娛樂、文化,或者性…。
帶來不幸的哈雷機車
路易斯來找我看診,因為他有非常強烈的恐懼感,其中大多都毫無來由。比方說,他無時無刻不害怕自己因為沒關瓦斯爐而燒了房子。為了預防意外發生,他每天都得不斷確認有沒有關好瓦斯爐。
他也害怕窗戶沒關好,讓小偷跑進來偷東西。因此,他出門前會關好每扇門跟每扇窗四次,這個例行動作會多花他十分鐘。
不過,路易斯最深層的恐懼跟他一生真正的摯愛哈雷機車有關。他把車子停在他住的那棟大樓的社區停車場。他害怕機車被偷。所以他把車子拴上重重的鐵鍊和鎖頭,而且拴上時要按照一定的步驟動作。
這真的非常麻煩,他總共要花上十五分鐘鎖好鎖頭,忍受鄰居嘲諷的目光,而他騎車的次數寥寥可數。有一天,他老實跟我說:
「我已經六個月沒騎哈雷機車。我還有一輛便宜的二手小摩托車,停在我家前面,我到哪裡都騎這輛車。我很氣自己只是因為怪癖和害怕而不敢騎我的哈雷機車!」
「我已經六個月沒騎哈雷機車。我還有一輛便宜的二手小摩托車,停在我家前面,我到哪裡都騎這輛車。我很氣自己只是因為怪癖和害怕而不敢騎我的哈雷機車!」
如果說,他害怕租來的房子連同家當一起燒個精光,那麼可以說他更怕的是心愛的機車被偷。他控制不了這種想法而感到恐懼。
除了他日常的恐懼外,路易斯那次看診還跟我吐露他的財務狀況很糟糕。他的銀行的辦公室主任打電話通知他,他們將停止支付水電費,因為他的帳戶已經見底。這個財務上的短缺讓他很煩惱。
我馬上串起來龍去脈,給他以下的建議:
「我有個想法,或許對你有幫助。為什麼不乾脆賣掉那輛只會帶來麻煩的哈雷機車呢?賣掉的錢可以拿來清掉債務,讓你從執迷中解脫。」
「我有個想法,或許對你有幫助。為什麼不乾脆賣掉那輛只會帶來麻煩的哈雷機車呢?賣掉的錢可以拿來清掉債務,讓你從執迷中解脫。」
路易斯的臉色一變,從原本健康的粉紅色瞬間變成熱辣辣的紅色。
「你說什麼呀!如果你再這樣建議,我不會再踏進這裡一步!那輛哈雷機車是我唯一的財產。是我從小就一直想要擁有的東西!我寧願餓死,什麼都沒有,也要留下我的哈雷機車。」
「你說什麼呀!如果你再這樣建議,我不會再踏進這裡一步!那輛哈雷機車是我唯一的財產。是我從小就一直想要擁有的東西!我寧願餓死,什麼都沒有,也要留下我的哈雷機車。」
我在座談會中經常提到路易斯的保證,用以解釋當「想要」變成「需要」的狀況。
在路易斯看來,他的哈雷機車不只是個娛樂物品、交通工具,或者心願…;而是有更深一層的意義。他的機車是他這輩子沒白活的保證。在他的世界,如果到了三十歲還沒有一樣奢侈品,就代表是個輸家。而他最後證明了自己不是凡夫俗子。因此,他的機車是一種需要!
這種創造出來的需要,已超出食物和水,是有害的,正如我指出的,你要是沒滿足這些需要,你就是個可憐蟲…,而就算你滿足了,也是個可憐蟲。
路易斯就是這個情況。他已經得到他的機車,可是,從這一刻起,他擔心失去它,無法好好享有機車。他變成機車的奴隸。害怕機車被偷的壓力,讓他膨脹的願望引起不可避免地煩惱。
成熟的人知道,唯一能享受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方式,就是要有失去它們的心理準備。但如果內心害怕失去的壓力變得太過沈重,我們只能背負極大的壓力享受可能會失去的東西。
另一方面,創造出來的需要會帶來其他問題,自動地產生無法滿足的情緒。當我們出現這種需要,比方說擁有一棟房子,我們會醞釀非常大的期待。我們以為只要能夠擁有,就能得到快樂。我們想像一個幸福、滿足、美好的未來…。但我們總是失望,因為就算達到這種膨脹的願望,還是不能帶給我們滿足。
孩子收到父母的禮物,剛開始歡天喜地,但半個小時後就會丟下它們置之不理。我們成人對願望的期待太高時,也是一樣。
路易斯的生活除了他的執迷外,其實非常空虛乏味,儘管身邊擁有哈雷機車,他卻一點也感覺不到滿足。我們在這本書接下來會看到,當我們有「盲目的願望」時,就會失去享受人生的能力。
現在,我們清楚知道,認知心理學教我們的一個重點是,快樂是要享受願望,但不是被願望綁架,要知道那只是娛樂的方式,但絕不會是真正的「需要」。
我們在這章學到:
一、非理性信念數以百萬計,但是可以簡單分為「我應該」、「你應該」、「世界應該」。
二、非理性信念是從想像的要求而來。
三、我們不用太多「想要」,也能滿足我們的人生。
四、癖好是源自每個創造出來的「需要」。
十大非理性信念
許多非理性信念都是受到來自社會的影響,我們只要擺脫這些信念,就能減輕壓力,享受生活的樂趣。
我們在前一章提過非理性信念多得數不清,因為人類的想像無窮無盡,但是可以歸納為主要三類:
一、我應該把事情做好。
二、其他人應該對我好。
三、凡事對我來說應該順利。
當達不到這些一廂情願的幼稚要求,我們神經質的大腦就會判定發生了「可怕」的事,產生這類的想法:
一、事情做不好是「可怕」的。
二、我無法忍受得不到其他人適當的對待。
三、人生是一坨屎!我竟然遇到這種事!有夠倒楣!
我們通常會以恐懼的目光,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以及可能發生的事。光只是想到可能發生什麼厄運,就足以讓我們充滿恐懼。
前面提到的三種分類,用在尋找並區別非理性信念時,非常有用,可是還有其他種分類。認知治療法發展史上,集結了最常見的傳統非理性信念清單。阿爾伯特.艾利斯是史上最主要的認知心理學醫生之一,他在上個世紀的五O年代,編輯了他自己的「十大主要非理性信念」,或者說排行前十名的非理性信念。
我延續這個傳統,編輯了在我看來西班牙當前最常見的非理性信念排行。這些錯誤的觀念不但帶來困擾,還讓我們絕大多數同胞養成糟糕的人生哲學。
接下來會帶來困擾的十大主要觀念,影響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人:
一、我需要身邊有個愛我的人;否則人生太悲慘!
二、我需要這輩子有所成就,充分發揮我的專長和能力,否則我是個輸家。
三、我無法忍受當眾被瞧不起。我需要知道該怎麼反應和維持形象。
四、我需要擁有自己的房子。否則我就是個一事無成的窩囊廢。
五、健康是快樂的首要條件。讓人最想追求的是活得久一點;活越久越好,長命百歲,甚至久一點更好!
六、我需要養家活口,包括我的父母、祖父母,孩子…。我對他們的扶持是他們快樂的要件。
七、假如我的另一半出軌,我會無法繼續這段關係。不忠非常可怕,令我心碎。
八、我需要談戀愛。否則我的人生太無趣,甚至算是白走一遭。
九、擁有越多越好,我需要擁有更多的東西、追求更多的機會、變得更聰明…;我越來越渴望像是和平跟幸福之類的美好事物。
十、孤單非常糟糕,我很害怕一個人獨處。我需要身邊有人陪伴,否則太悲慘了。
一、我需要身邊有個愛我的人;否則人生太悲慘!
二、我需要這輩子有所成就,充分發揮我的專長和能力,否則我是個輸家。
三、我無法忍受當眾被瞧不起。我需要知道該怎麼反應和維持形象。
四、我需要擁有自己的房子。否則我就是個一事無成的窩囊廢。
五、健康是快樂的首要條件。讓人最想追求的是活得久一點;活越久越好,長命百歲,甚至久一點更好!
六、我需要養家活口,包括我的父母、祖父母,孩子…。我對他們的扶持是他們快樂的要件。
七、假如我的另一半出軌,我會無法繼續這段關係。不忠非常可怕,令我心碎。
八、我需要談戀愛。否則我的人生太無趣,甚至算是白走一遭。
九、擁有越多越好,我需要擁有更多的東西、追求更多的機會、變得更聰明…;我越來越渴望像是和平跟幸福之類的美好事物。
十、孤單非常糟糕,我很害怕一個人獨處。我需要身邊有人陪伴,否則太悲慘了。
這只是許許多多的清單當中的其中一張。總之,這是我曾閱讀報章,跟朋友聊天,以及問診病人,最常遇到的非理性信念。
所有這些認定的想法,都是來自於神經緊張或超出常理的困擾,所產生的非理性信念。事實上,沒有人需要這張清單上的東西,不論針對另一半、工作上的安全感,或者健康方面皆是。這些只是希望和合理的目標,但絕不會是追求快樂不可或缺的條件。在接下來幾章,我們會學到如何對抗的辦法。
在這之前,我想要整理最普遍的非理性信念:事實上,有非常多的人,或許是我們當中絕大多數的人,他們多少都有剛才提到的錯誤信念,但這並不代表這些都是有價值的信念。史上有數不清的例子,都是錯誤觀念主導了大眾文化幾十年,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譬如,在一九六O年代到七O年代間,西班牙男性抽菸人口高達90%。到了現在不過只有30%。那個年代之所以有這麼高的抽菸人口,不意味著抽菸是件好事。
我們在這章學到:
一、有些非理性信念深深地影響社會各個層面。
二、這些非理性信念一定會讓你神經緊張,無法充分享受現代生活的美好。
〈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拉法葉‧桑當德魯 RafaelSantandreu
西班牙最受歡迎的心理醫師。巴塞隆納大學心理系畢業後,進入加泰隆尼亞心理治療師學院進修,密集接受各式各樣的心理治療訓練。曾赴英國雷丁大學、義大利阿雷佐策略學派治療中心深造,二○○○年起四年間擔任拉蒙魯爾大學教授以及巴塞隆納醫學院訓練師,曾擔任心理學雜誌《健康心智》主編,譯介過許多專業心理書籍。目前他致力於醫療和教育訓練,以及新療法的研究,並經常透過電視節目推廣他的理念。
《還好,我們可以練習快樂》是桑當德魯醫師最知名的代表作,不但高踞西班牙排行榜前茅長達一年半以上,更成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勵志書第二名!在義大利也熱賣超過十萬本,榮登暢銷排行榜第一名,並名列西班牙區iTunes 2013年綜合榜最熱賣的20本書之一!他另著有《幸福學院》、《幸福的眼鏡》等書。
西班牙最受歡迎的心理醫師。巴塞隆納大學心理系畢業後,進入加泰隆尼亞心理治療師學院進修,密集接受各式各樣的心理治療訓練。曾赴英國雷丁大學、義大利阿雷佐策略學派治療中心深造,二○○○年起四年間擔任拉蒙魯爾大學教授以及巴塞隆納醫學院訓練師,曾擔任心理學雜誌《健康心智》主編,譯介過許多專業心理書籍。目前他致力於醫療和教育訓練,以及新療法的研究,並經常透過電視節目推廣他的理念。
《還好,我們可以練習快樂》是桑當德魯醫師最知名的代表作,不但高踞西班牙排行榜前茅長達一年半以上,更成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勵志書第二名!在義大利也熱賣超過十萬本,榮登暢銷排行榜第一名,並名列西班牙區iTunes 2013年綜合榜最熱賣的20本書之一!他另著有《幸福學院》、《幸福的眼鏡》等書。
出版:平安文化
書名:還好,我們可以練習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