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年,美國人保羅.哈瑞斯創立了扶輪社,走過漫長的一○九年,台灣籍的黃其光接棒總社長,也是扶輪社首位華人總社長。他的魅力,在於跨越國界的服務精神。
黃其光是國際扶輪社創社一○九年來,第一位華人總社長,而黃其光也謙虛地認為這絕非他一人之功。「台灣是全球第十三大的扶輪社友國,但總捐款數字是全球排名第六!巨額捐獻(二十五萬美元以上)的社友人數是全球第二名,社友平均捐獻更是全球第一名,台灣社友的貢獻是我今天爭取總社長的最大後盾。」
當九個月「來賓」 才被接納
當九個月「來賓」 才被接納
回首加入扶輪社已是三十八年前的事,當時黃其光任職於華僑產物保險,因為客戶的邀請,每周都會參加扶輪社舉辦的活動,但當他申請加入社團時,卻被一些有身分地位的大老以「太年輕」、「保險業已有代表」為由拒絕,一般人若吃了三次閉門羹,大概就會摸摸鼻子放棄,但黃其光不僅不服輸,還放低身段,硬是厚著臉皮當了九個月的「來賓」,最終才被接納入社。
「Gary(黃其光的英文名)不怕做事、服務細心、活動經驗又豐富,所以當了五年社員後就被選為台北扶輪社社長,做了三年後就進入國際扶輪社服務,接下來的十四年內從地區總監、講習會講師、召集人、主席,一路升到國際扶輪社的理事、副社長,台灣沒有人像他一樣。」國際扶輪台灣總會理事長賴正成佩服地表示。
為了全心當個扶輪人,黃其光甚至辭掉了新光保全董事長一職,「做國際總社副社長那年剛好碰到九一一事件,當時的總社社長金恩是美國人,不方便執行全球視察的任務,我只好代打上陣幫他跑行程,現在回想,當時是挑戰也是機會。」
代替社長執行公務是讓黃其光被全世界扶輪社友認識的絕佳機會,也讓他開始有了競逐國際總社長大位的野心,但由十七位地區委員組成的投票小組每年一換,黃其光三次鎩羽而歸,才在第四次擊退競爭者出線;新北仁康醫院創辦人康義勝也是國際扶輪社友,他認為,若以第一位當選總社長的台籍人士來說,確實相當不易,「但Gary過去對國際扶輪長期投入,從這點來看,當選也不令人意外。」
原來,在有成長潛力的地區開創新社、招募更多社員,是扶輪社領導者極其重要的任務,黃其光曾在一年內於香港、澳門、台灣創立了十九個國際扶輪社分會,且協助北京、上海的社友取得臨時社成立證書(中國仍未開放集會結社),甚至連遙遠的蒙古國,都在社章上尊稱他為「God Father」(教父)。
居中斡旋 讓蒙古可用母語
居中斡旋 讓蒙古可用母語
「二十多年前我到蒙古國做牙醫服務計畫,發現那裡唯一的扶輪社被外國人士操控,只准社員講英語,所以我居中斡旋,讓他們成立講母語的新社團,現在蒙古國已經有十三個扶輪社了!」講起這段往事,黃其光就如蒙古國社友給他的稱號,露出了慈父的笑容。
除此之外,黃其光在個人表現上,也從未輸給其他大國的競爭者。「把資歷、閱歷、語言能力攤開來,我從未覺得輸給大國,台灣跑國際社團的人都已經習慣要證實我比你強,人家就會服氣。」黃其光強調,在國際扶輪講習會上的演講,都得被來自世界各地的社友「打分數」,評斷基礎是演講內容幫助多大、內容是否鼓舞人心等,而黃其光的成績總能贏平均分數將近十分,「我當了社長後才知道我都是最高分,這也給我很大的鼓舞,原來我是被肯定的啊!」
確認當選後,黃其光就以「準總社長」的身分到全球社員國拜訪,一年多來的飛行哩程已逾七十萬,動輒坐上十幾小時的飛機,已經七十歲的黃其光卻不以為苦。「許多國家其實仍不了解台灣,我以前也只認識當地扶輪社的高層,但總社長親訪的意義就是不一樣,中東、南美這些地方的社友,都想看看遠方小島上的人要怎麼領導他們,再累我也要去一趟。」
不親自走一遭,黃其光對其他國家的社友來說,就只是一個高層選出來的台灣人,但面對面接觸,台灣才真正被認識,「我曾經到過讓小孩用中文唱我們國歌的國家,雖然發音不準,但聽到的當下真的很感動。」通過自身的努力讓台灣被世界看見,就是黃其光加入扶輪社的最大驕傲。
慶祝黃其光(左四)榮任國際扶輪總社長,台灣社員齊聚一堂。
黃其光
出生:1944年
現職:國際扶輪總社長
經歷:新光保全董事長、華僑產物保險董事長
學歷:美國紐約保險學院碩士、密西根大學學士
家庭:已婚,育有1子2女
國際扶輪社
國際扶輪社(Rotary International)是由全世界所有扶輪社所組成,目前在全世界的200多個國家(地域)有超過3萬4000個扶輪社加盟,成員約122萬名,採各社自主運作,主要提供各種社會服務;在二次大戰後,扶輪社員曾參與聯合國憲章起草,國際影響力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