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如何迎戰未來?關鍵期就是出社會的5年內,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天職」,做真正想做的事,就能拚出賺錢力。
儘管大企業有諸多限制,但不可否認,這些大企業都有完善的內部教育訓練與福利制度,若真的進入大企業,一定要在進公司後,花五年左右的時間學習工作方法,並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你發現自己更想在別的公司上班,想做更有意義的工作,或是想比現在賺更多錢的話,就要一邊在現職上努力學習,一邊累積經濟實力,以便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
因此,這個階段中,最重要的是決定自己的「決勝期」與「關鍵技能」,也就是清楚規畫自己毅然決然投入「天職」的時期,並且在這段期間磨練應有的技能,藉此提高自己的工作價值。
不同時期,必須磨練的能力也不同。假設決勝期是在三十歲,就要學習資料分析等實務能力;若是四十歲的話,就必須加強自己的領導力;如果取其中間值定在三十五歲,便須兼顧這兩項能力。
決勝期定在三十歲,即表示在公司的年資是六到七年;三十五歲則是十二到十三年;四十歲則是十七到十八年,若要在每個職涯階段發光發熱,就必須用心磨練每個階段的關鍵能力。
第一階段 咬牙練基本功
不過,即使是對跳槽習以為常的美國,對於轉職超過三次以上的人也會傾向降薪。因此,大家在第二次、第三次換工作時,必須考慮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做好萬全準備,挑選薪資條件最好,或是自己認為最值得做的工作一決勝負。
二十多歲時如果能以此為目標,不斷學習、精進自己的技能,將來必定會在轉職後一展長才。若想在「天職」上發光發熱,一定要在某個時期全力拚搏,而且務必切記,必須咬牙撐過這段時期,才有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天職」。
我認為職涯的第一階段,是做好公司交辦的工作,並交出公司期望的成果。換句話說,總務部門必須根據上司的指示在期限之內提交文件;銷售部門則是努力達成業績目標;採購部門則是想辦法降低成本。
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按照指示做出成果,只是這個階段如果愈長,就愈難以培養自我思考的能力,進而影響第二階段的發展。
也就是說,第一階段如果延續至三十五歲以後,這種長達近二十年的人事制度便很難培育出人才。最好是將這段期間縮短至五年左右,並且藉由體制訓練員工「獨當一面」,讓他們在進入三十歲之前,開始學習「自行找出應做的工作,並且付諸實行」,以及「借用別人的力量創造最佳成果」。
這個階段如果「只做上司交辦的工作」,並不會讓自己有所成長。若是上司沒交代就不知如何是好的人,進入職涯第二階段時,就會成了「說一樣、做一樣」、「無法自行判斷」的庸才。
第二階段 累積管理經驗
做好上司交辦的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有潛質的人也要懂得思考:「有沒有更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或是「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比上司指示的更能節省成本?」這些在職場中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但遺憾的是,許多企業中,僅有少數年輕員工能做到這一點。
職涯的第二階段,是擔任中間管理職(經理、課長等職級)。我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在這個階段做過大約三種不同領域的工作。
比如說,先擔任幾年業務部門的管理職務,接著在採購部門負責降低成本,最後再派駐海外累積經驗。如果進公司後一直待在人事部、業務部或財會部的話,便無法在綜觀公司整體情況之後做出正確決策,不利於職場第三階段一展長才。
初到新的工作崗位,應該多接觸周遭同事與客戶,並從他們的談話中了解該部門的挑戰或弱點,而這項「輸入作業」至少要花半年的時間。有許多主管明明才剛上任,卻在不清楚的狀況之下胡亂發號施令,這種作法當然會以失敗收場。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在相關資訊「輸入」完畢後,接著分析資訊內容,思考如何提升業績,找出新方向,再投入全力,徹底實行,最重要的是,最遲要在第三年看到數字明顯的成果。如果耗費太長時間仍未見成果,自己也要有所覺悟,公司不可能繼續等下去。
由於日本企業並沒有評估中間管理職能力的明確基準,因此,是否能升上高階主管大多與個人實力無關,多半是因為所屬部門的產品大受歡迎才僥倖升職。然而,這對公司與其他員工來說,卻是一大不幸。所以,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體制,讓中間管理階層如果沒有在三種不同領域展現能力,就沒有資格升任高階主管。
我認為能夠進階到第三階段的人必須經歷以下三種任務,也就是:一、「開創全新事業」(Start New);二、「重建失敗事業」(Turn Around);三、「拓展公司發展順利的核心事業」(Do More Better)。
根據我的經驗,鮮少有人能全部達成這三種任務,所以,公司應該了解每個人才的特質和長才,做出正確的人事判斷,以便適才適用。因為許多案例顯示,擅長「拓展公司發展順利的核心事業」的人才,不一定能「重建失敗事業」。
第三階段 肩負三種大任
而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開創全新事業」,因為現在是一個部門就能左右公司命運的時代。例如,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費品製造商寶僑,其營業額的三分之一大多來自過去五年內引進的新產品。也就是說,目前的主力產品中,還能保有成長空間的並不多。
其他兩項也是公司發展過程中必備的能力,三者缺一,都會使公司步上衰退一途。因此,不論自己擅長哪一種能力,如果能在第三階段留下精采的成果,便能開啟晉升高階管理職的康莊大道。我希望所有工作者都能對上述三階段有明確的概念和認知。
若以年齡來說,職涯第一階段大致到三十歲左右為止;第二階段要分別在三個不同領域累積五年經驗,所以約到四十五歲為止;第三階段則需要花五年時間磨練上述三種能力,所以優秀人才通常到了五十歲左右,便能當上高階主管。
接著,再利用五年時間與承包公司、外包廠商以及業界打好關係,並且累積國際業務等各方面的經驗,這樣身經百戰的頂尖人才,大約在五十五歲左右,便可當上企業最高的領導人(CEO),以上是最理想的升遷軌道。若是一切進展順利,在第二階段經歷兩種不同領域的磨練後,就有可能提早五年躋身管理高層的行列。
因此,企業務必要以這三個職涯階段為前提,建立完善的升遷管道。因為一個組織如果缺乏讓員工彼此競爭的人事制度,使有能力的人才相繼升遷,必定會逐漸喪失競爭力。
此外,很多人想等到六十歲或六十五歲退休後,到中小企業擔任顧問等職務,可是那時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難有作為。我認為想要「開創職場第二春」,最好在五十歲時二度就業,這樣更能全心投注在工作上,造福地方或中小企業。
年輕人若能懷抱如此決心,在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三十年裡,全力以赴學習與發揮,相信一生職涯都會充滿鬥志。
(本文選自第三章.孫蓉萍整理)
賺錢力——影響你未來二十年的謀生關鍵
作者︰大前研一
1943年出生於日本福岡縣,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畢業後,相繼取得東京工業大學原子核工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原子力工學博士。1972年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歷任總公司資深董事、日本分公司社長、亞洲太平洋地區會長等職。現任商業突破股份有限公司CEO兼BBT大學校長。著有《企業參謀》、《新.資本論》、《質問力》等書。
譯者:莊雅琇
出版:天下文化出版(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