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跟我說:「最近他工作壓力好大,每天有做不完的事,而且最近動不動就會為了一點小事發脾氣,心裡常常覺得很沮喪,上一分鐘要辦的事,下一分鐘竟然忘記了,他看了憂鬱症的量表,發現自己竟然已經有了輕微的憂鬱症徵兆。」
有一位朋友跟我說:「最近他工作壓力好大,每天有做不完的事,而且最近動不動就會為了一點小事發脾氣,心裡常常覺得很沮喪,上一分鐘要辦的事,下一分鐘竟然忘記了,他看了憂鬱症的量表,發現自己竟然已經有了輕微的憂鬱症徵兆。」
我問他說:「那你放假時都在幹嘛,沒有出去走走嗎?」他說:「當然是休息睡覺補眠了,那還有體力去玩。」我再問他:「那你平常有沒有固定的運動?」他說:「下班回到家都已累到不想說話了,哪裡還有體力運動?」
很多人對於休息的認知就是什麼都不做,好好睡個大頭覺,但是常常睡起來卻又覺得更累,這是因為心靈上的疲勞遠遠超過身體上的疲勞。尤其是當負面情緒找上自己時,我們已經很習慣的讓我們的身體做出一些沮喪的反應,例如:垂頭喪氣,說話有氣沒力…,這時身體和心理就會開始顯出疲累,情緒就會開始崩壞,接著就會開始做出很多不理性的行為,甚至開始胡思亂想。
休息不僅要讓身體獲得放鬆,而且更要讓心靈獲得抒緩,所以並非什麼都不做,
除了有充足良好的睡眠之外,更應該培養自己的運動興趣,藉由全身的伸展不僅可以讓身體壓力獲得抒解,更可以釋放心理的壓力。
我們常認為是我們的頭腦來主宰我們的身體,但你知道嗎?身體的動作也能影響我們的思考。你是否有曾想過「你是因為快樂而笑?還是因為笑而快樂?」大多數的人的直覺反應大都會贊同當自己感到快樂時,應該都會很自然的笑,但是反過來思考,如果我們把嘴角往上揚做出笑臉,是否可以改變我們原本沮喪的情緒,而讓自己感到快樂嗎?而藉由強迫自己肢體的伸展運動,真的可以讓自己壓力獲得釋放嗎?
答案是肯定可以的。藉由改變身體的狀態,例如:抬頭挺胸、大聲有力量的說話,並且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運動,例如:跑步、游泳…,並且持之以恆。心理學家塞利格曼:「過去廿年間,心理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就是人可以選擇自己的思考方式。」這裡所說的「人可以選擇自己的思考方式」其實更深層的意義是,自己是可以有能力掌控自己的身體與心理的,思想可以影響身體,而身體的動作,更可以影響你的心理。
所以有時不是你的抗壓力不夠,也不是你不夠堅強,甚至你根本就沒有病,你只是累了而已。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好好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活動活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