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武力抗爭並不是不行動,它是一種不帶武力的行動。這行動積極地把不滿和要求改變的願望表現出來。並且用各種方式促使壓迫者改變或者剝奪它的壓迫能力。
一九八○年代爸爸在海外遊學時,曾經很用心地研讀了一些各國政治、社會等反抗運動的書籍和相關資料,希望能尋出促成社會變動的有效方法。後來寫了一本書《心的錘鍊:淺談非武力抗爭》。在這裡,從書中抄出一小部分讓您多少了解點,如果您有興趣,就去讀那本書。
一、什麼是非武力抗爭?
非武力抗爭是指被壓迫的人民並不傷害壓迫者的財產、生命或身體,但卻使用其他合情合理的方法,來解除壓迫者實施壓迫的意志和能力,而改變壓迫的事實。會採用這種抗爭方式,是因為認知到壓迫者力量的來源是被壓迫人民的服從和合作,而相信只要被壓迫者拒絕服從和合作,就切斷了壓迫者力量的來源而使其失去壓迫的能力,並不需要傷害壓迫者財產、身體或生命。
二、被壓迫的人民為什麼會服從和合作呢?
既然只要拒絕服從和合作就能使壓迫力量起不了作用,那麼為什麼還要服從和合作呢?原因可能是:
1. 恐懼:壓迫者如果是政府,就會擁有警察、軍隊、法院、監牢等懲罰反抗行為的工具。如果不是政府,也大多會和政府勾結而獲得使用這些工具的機會,或者自己維持一些相類似的工具。他們利用這些工具來製造恐怖氣氛,阻止可能的反抗發生。所使用的方法大到屠城、滅九族,小到派特務經常來問東查西、無事騷擾,其他如一般熟知的毆打、放逐、坐牢、暗殺等等都是。這些作法,使得人民心生恐懼而不敢不服從。
2. 貪圖利益:壓迫者大多必須分配一點利益,來從中吸引一些人民作為幫手。例如一個專制政府必須培養相當數目的官僚,勾結一部分資本家,培植一批在野的花瓶政客等。這些人由於壓迫者的存在而獲得利益,自然會順從壓迫者的利益而和他合作。至於所分給的利益,有的是物質性的,如高薪、生活保障或者獲得暴利的機會等。有的是精神性的,如給予某種地位或榮譽、發給獎章獎狀等等。
3. 缺乏自信:一般人民,尤其是長期生活在壓迫下的人民,大多沒有決定自己命運的勇氣和信心。他們逃避下決定的困難,躲開負擔後果的責任,自然需要有人來替他們做決定,即使這個做決定的人對他們有些壓迫,也會甘心忍受。
恐懼、貪圖利益、缺乏自信,這些促使人民和壓迫者合作的原因,根源都來自人民的心中,所以必須人心有根本的改變和鍛鍊,直到能夠拋棄恐懼、拒絕利誘、確立自信時,才有能力使用非武力抗爭的方法來反抗壓迫,也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我才會把書名叫做《心的錘鍊》。
三、抗爭的方法
非武力抗爭並不是不行動,它是一種不帶武力的行動。這行動積極地把不滿和要求改變的願望表現出來。並且用各種方式促使壓迫者改變或者剝奪它的壓迫能力。
自古以來被壓迫的人民用來從事非武力抗爭的方法很多。有些只是用來表示不滿和改變的願望,對於壓迫的能力不會發生實質的影響。例如發表聲明、集體請願、集會演講、遊行示威、散發傳單或書、拒絕壓迫者所給的獎章獎狀或其他榮譽職位等等。
以上方法,雖然普遍被採用,可是除了已經相當文明而民主的社會,一般壓迫者大多不會因為這種行動而讓步,甚至壓迫者還會為了防止這些行為的不利影響,採取激烈的壓制手段。所以非武力抗爭者一方面用這一類方法來表明立場態度,傳達訊息給一般大眾,爭取他們的同情支持。一方面也發展出其他更有效的方法。
其中一種是單純的不作為,拒絕做一些依照法律或壓迫者的命令應該做的事情。例如拒買壓迫者的生產品、拒賣給壓迫者所需的物品、拒絕參加壓迫者安排的集會、拒絕加入壓迫者控制的團體、拒絕納稅、拒絕服兵役以及罷課罷工罷市等等。
另外一種是做一些壓迫者不願見到或是法律或命令禁止的行為。這種行為有禁食、靜坐、非武力占據土地或建築物、自己創設通訊或交通系統、故意使行政機關的工作超出負荷、尋求坐牢、建立和壓迫者平行的團體或政府等等。
非武力抗爭的方法相當多,以上舉出的只是常見的一小部分。概括來說,一切能影響壓迫者的心理,減低壓迫能力而促使壓迫者改變、或放棄權力的抗爭方法,不論是作為或不作為,只要不傷害到壓迫者和它的附從者的財產、身體或生命,就屬於非武力抗爭的方法。
四、抗爭的準備和進行
抗爭行動大多是長期而持續,規模也大多不會太小,所以必須有健全的組織和妥適的領導。對於抗爭主題也要握有充分的資訊和了解,能明確地指出不公平及必須改變的理由,也要以各種方式將抗爭主題傳達給社會大眾,爭取社會的了解和同情並徵募抗爭者。這一類準備工作做得充足,才能使往後的抗爭行動順利。而每次抗爭,也都必須先擬訂完善的計畫和執行程序,並將抗爭主題、目的、方法和時地也公開給抗爭者及社會大眾,進行中也必須能團結一致嚴守紀律,並承受各種壓制。
五、抗爭成功的因素
以非武力進行抗爭,並不一定就能成功。要成功必須有真正的實力。以下就是影響實力的重大因素:
1. 主題:主題必須正當,並且能引起一般大眾普遍共鳴。
2. 信心:抗爭者必須對抗爭主題的正確性、成功的可能性以及非武力抗爭方式的優越性有高度的信心。
3. 勇氣:抗爭者可能會受到經濟的損失、身體的傷害,以及被關被殺等等。對於這些迫害必須有足夠的勇氣來承擔。
4. 非武力:嚴守非武力的原則,是非武力抗爭運動的生命。一有違反就可能使運動轉為武力而消失,也可能使壓迫者名正言順地以武力鎮壓,而使運動停止不進或倒退。
5. 人數:非武力抗爭運動是人民共同對抗壓迫者的鬥爭。它要人民拒絕服從,對壓迫者採取不合作的態度,所以必須有相當數目的人,才能發生效用。人數的多少雖然是決定成敗的一個因素,但要注意的是,在招募抗爭者時,不能貪多貪快而犧牲了素質。因為只有大數目而高素質的抗爭者,才可能形成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摧毀任何不義的壓迫者。
爸爸當年會研究抗爭活動,是因為認定一個想尊嚴地活著的人,或者一個想免於受奴役壓迫的民族,必須熟知對抗暴政的戰鬥方式,培養執行這些方式的能力,採取適當的方式來抗爭。而非武力抗爭會吸引我,是因為我相信非武力抗爭方式所要求的誠實、公開、互信、堅忍、和平、寬恕、勇敢等特質,必定會在抗爭團體中培養出一股氣氛,而有助於抗爭者優良品質的薰陶和提升。所以非武力抗爭和人性的優良面能夠互激互盪、互補互助而使人類穩定地朝向真善的目標進化。祝
平安
爸爸
2013.4.20
(本文精選自全書,陳若雲 整理)
作者︰林義雄
1941年生於台灣宜蘭,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執律師業,曾任台灣省議會議員、民主進步黨黨主席。1979年因「美麗島高雄事件」入獄四年餘。1987年獲哈佛大學公共行政學碩士學位。1991年創立「慈林教育基金會」,開始從事改造人類心靈工程的實驗,讓有志於社會和政治改造的工作者,在慈林的文教課程中共同思考現在,搜尋未來。 曾與環保、宗教、社會團體,共同組織「核四公投促進會」,以非武力的方式,宣揚核四公投理念。 著有《從蘭陽到霧峰》《台灣共和國基本法草案》《心的錘鍊:淺談非武力抗爭》《希望有一天:充滿喜樂的台灣》《去國懷鄉》《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上‧下冊)。 ‧學歷 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 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行政學碩士 韓國東亞大學榮譽政治學博士 台南神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 ‧經歷 律師 台北平民法律服務中心創辦人之一 第六屆台灣省議員 慈林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核四公投促進會發起暨召集人 民主進步黨主席
出版:圓神出版(2014年2月)
書名: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下冊)
作者︰林義雄
1941年生於台灣宜蘭,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執律師業,曾任台灣省議會議員、民主進步黨黨主席。1979年因「美麗島高雄事件」入獄四年餘。1987年獲哈佛大學公共行政學碩士學位。1991年創立「慈林教育基金會」,開始從事改造人類心靈工程的實驗,讓有志於社會和政治改造的工作者,在慈林的文教課程中共同思考現在,搜尋未來。 曾與環保、宗教、社會團體,共同組織「核四公投促進會」,以非武力的方式,宣揚核四公投理念。 著有《從蘭陽到霧峰》《台灣共和國基本法草案》《心的錘鍊:淺談非武力抗爭》《希望有一天:充滿喜樂的台灣》《去國懷鄉》《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上‧下冊)。 ‧學歷 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 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行政學碩士 韓國東亞大學榮譽政治學博士 台南神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 ‧經歷 律師 台北平民法律服務中心創辦人之一 第六屆台灣省議員 慈林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核四公投促進會發起暨召集人 民主進步黨主席
出版:圓神出版(2014年2月)
書名: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下冊)
目錄:
第四章 社會
個人──欲求無盡的生物
團體──實現個人欲求的工具
自由──值得冒死追求的寶物
社會規範
習俗──社會的生活習慣
宗教──文明演進的功臣
教育
領導
二二八
【附件一】當年誓言今猶在
【附件二】綜觀三年來國民黨如何處理林家血案
【附件三】監察院調查報告(節本)
權力──人人輪流承擔的責任
言論(一)──被誤用的自由
言論(二)──浮淺的公共意見
名聲──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行動──社會生命力的展現
抗爭──追求公義的奮鬥
非武力抗爭(一)
非武力抗爭(二)
非武力抗爭(三)
核四公投
誠信立國
寬恕──強者的美德
和解──應對衝突的良方
同情──與哀哭的人同哭
進步
第五章 國家
國家──人民求生存的工具
國王
人民──國家的主人
民主(一)──人人都當國王的制度
民主(二)
政治平等──民主政治的精髓
政府──人民的僕人
官僚(一)
官僚(二)
政黨
選舉(一)──搶著要當僕人的怪事
選舉(二)──人民徵選公僕的程序
公民投票
國會──三權運作的樞紐
立法院(一)
立法院(二)
法律──惡法非法
法院──排難解紛的公共園地
正義
政治運作
國際社會
中國和台灣
戰爭──一大群人的集體發狂
和平──人人都應修習的心境
附錄:給女兒的信(寄自景美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