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剛成為業務的朋友想開拓人脈,便參加了一些社團,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換到更多名片迅速累積人脈資源。實際接觸後,他發現社團需要入會費用,雖然不多,但對一個月也不過賺個3萬來塊的他來說也是一種負擔。不過他期許未來可以透過社團人脈認識「金字塔頂端」的客戶,絕對有機會做到更多業績賺回會費,於是心一橫就加入了3個不同的社團。沒想到......
有個剛成為業務的朋友想開拓人脈,便參加了一些社團,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換到更多名片迅速累積人脈資源。實際接觸後,他發現社團需要入會費用,雖然不多,但對一個月也不過賺個3萬來塊的他來說也是一種負擔。不過他期許未來可以透過社團人脈認識「金字塔頂端」的客戶,絕對有機會做到更多業績賺回會費,於是心一橫就加入了3個不同的社團。
對初入職場的我們來說,累積人脈大不易。尤其是做業務的可能更有迫切性認識「金字塔頂端」的客戶,可是總抱持著把錢賺回來的想法只怕難以如願。老實說,如果是你自己在某聚會場合剛認識的「朋友」,會迫不及待點頭協助對方嗎?
出社會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像學生時代單純,雖然沒現實到互相利用的程度,可是最起碼學著互惠,如果是單純考慮自己所需,只會讓人厭煩。
有一次在某科技大學的講座,有位學生問:「成為專職作家後,你會不會覺得自己的人脈少了很多?」
我想這是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認為不到職場上班就會少了很多人脈。但在社群網路的年代,粉絲也是一種人脈,科技充分地縮短了溝通距離,人與人之間擁有了一種全新的溝通介面。透過粉絲團,我快速地找到一群同好,彼此關係沒有壓力,進而將虛擬人脈導引到真實世界,相乘互補。
甫入職場時,我曾買了一本厚厚的名片簿,把所有搜集到的名片,尤其是有機會接觸到的高階主管,一絲不苟地分門別類,目的就是希望迅速累積自己的人脈,同時抱持著一種信念:無論認識的時間多短,一定都會成為一生的經驗。
可是在盲目追求人脈時,我忘了「人脈是會流動的。」過了兩年,我再回去找當時認識的同仁,卻發現那些人不見得記得我是誰,甚至早另謀高就,從事不同領域的工作了。
後來透過經營粉絲團、寫書的方式嶄露頭角,更是體會到如果想提升自己的人脈,提升自己認識的人的層次,該做的不是去找層次高的人見面吃飯聊天,而是應該先專心提升自己的層次。先充實自身實力,有些機會有些人自然會來。
參加聚會是為了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不用計較太多利害得失。輸不起的人就最好別進門跟人玩遊戲。
盲目的追求人脈沒有用,反而會增加不必要的開銷甚至浪費時間。真正有用的人脈,是增加別人認識你的機會,當該需要表現的時候,好好表現。試著讓別人需要時想到你,而不是自己有需要的時候才去尋求幫助。
唯有讓自己不斷地茁壯成長,才是拓展人脈的最佳武器。
BY: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