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成長,失去了說夢想眼睛裡發亮的能力,對我來說,才是最大的悲哀。
雖然出國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不是只有小學畢業的台灣黑手,去澳洲當屠夫就沒有關係,甚至理所當然換作清大經濟系畢業生做同一件事,就是褻瀆社會資源?
打工度假,引出了我們心裡的這頭怪獸。
這一代大部分的台灣年輕人不管自己願不願意承認,生活大都算相當順遂的,身上除了有人割過盲腸留點小疤之外,基本上成長過程都過著毫髮無傷的生活。
因為成長的過程當中,沒有戰爭、沒饑荒,大都不需要擔心家裡的經濟狀況,或許很多家庭並不優渥,沒有多餘的錢能夠支持子女到國外求學,但絕不代表沒有機會在台灣一路念書,接受比較良好的教育,畢業以後如果只是想找一份能夠為生的工作沒有找不到的,甚至因為很少看國際新聞,所以拜無知之賜,不覺得這有啥稀奇,以為全世界的人都差不多是這樣,搞不好還覺得自己應該算是比較時運不濟的。
於是,「堂堂」一個大學畢業生,「淪落」到去澳洲農場、工廠、餐館廚房,做一些體力勞動的合法工作,就是「國恥」了,搞到全社會沸沸揚揚,當事人還因此要跟大學、跟社會道歉。
無論是為了比較高的工資,選擇農林漁牧,到工廠、礦場、垃圾場、建築工地等做「當地人不願做」的事,或是選擇清潔工、廚房工、端盤子這類比較熟悉,不需要學習任何專業技能的簡單工作,「職業不分貴賤」時常只是口頭禪,但在現實中一遇上高階人才從事體力勞動工作,就立刻「破功」被視為沉淪、屈就。
學會跟各式各樣的人工作,難道不是非常重要的成長經驗嗎?我時常有這個疑問。無論在日本、韓國,都有專門給幼兒的實習商店,讓幼稚園年紀的孩子,在各式各樣的商店裡從事各式各樣的角色,每個小時完成後也會得到代幣作為薪水報償,體認勞動跟服務的意義和價值,門票雖然相當昂貴,家長卻趨之若鶩,為什麼小時候可以在pizza實習商店學習擀麵,父母覺得可愛極了,拚命照相,同樣的孩子長大一點念了大學以後,到pizza店工作就丟人現眼呢?
學習被更年期的老闆(娘)當作出氣筒,也是一種學習跟人相處的能力。
學習當團隊裡的一分子,拚命的把手抓在結霜的鐵絲上,在葡萄園裡把粗粗的樹枝一條一條剪下,不只是為了怕餓死,而是想要跟上別人,證明自己也能夠做其他人都能夠做得到的事。
學習對基層勞動人力的尊重,因為你知道以秒計時的清理漁獲工作有多麼辛苦,還有一天到晚對著生產線做重複一樣的工作有多麼枯燥,所以學會了打從心底對他們更有禮貌、更尊敬。
學習再多的規條,原來也抵不過老闆對員工一點點關懷跟激勵來得重要,未來有一天成為管理者的時候你會記得該怎麼做。
當然,我也不希望因此社會稍微放寬尺度,認為如果是打工度假,以體驗作為前提做辛苦的基層勞力工作累積日後實力與競爭力的基礎,同時開拓國際視野和學習英文,作為一種成長的過程就「情有可原」,社會應該「網開一面」,至於那些一輩子選擇做這些工作的,就還是「罪該萬死」。
一個清大經濟系畢業生,願意在澳洲吃苦耐勞、省吃儉用,無論是兩年還是二十年,請問哪裡有問題?
只要工作過的人都知道,工作最大的痛苦,不在於賺的錢多一點、少一點,最大的痛苦來自於學不到東西,沒有累積、沒有成長,意識到自己為了金錢正在浪費生命,無法為自己的生命加分。
因為是浪費生命,所以無論多麼高的工資,都會顯得太少。不信的話,我身邊有一位飛黃騰達的大學學長,他同時是華爾街好幾檔避險基金的經理人,收入的單位是億,他也覺得自己收入少,並不是因為他不知足,而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變成了一名高級職業賭徒,把生命浪費在裡面了。
「但是在我找到下一件讓我生命燃起熱情的事情前,我不敢離開。」我的學長低著頭吃一貫壽司,靜靜的說。
我應該是沒有任何客觀的立場同情他的,因為他的全新保時捷跑車就停在餐廳門口,這頓飯也是他買的單,但此時此刻,我卻覺得他活得比我辛苦。
「你是我認識的人裡面,活得最爽的一個了。」學長抬起頭來看著我說,沒有任何矯情或開玩笑的意味在內。
我想說的是,「低賤」「辛苦」的感覺,不是來自於工作的性質,也不是賺錢的多少,而是來自於談起生命和未來時,失去了眼睛發光的能力。
錢不是重點,現在以後未來都不是
至於把本來就已經衰到不行的「泰勞」「印尼傭」「菲傭」一起拖下水,好像跟「那些人」相提並論,就是我們「台灣優秀年輕人」的沉淪,流露陰暗的歧視心理就更莫名其妙了。有正式護士資格、大學文憑的菲律賓看護,還要理所當然地違反合約當女傭在僱主家拖地,以為女主人不在趕快轉到CNN看一下國際新聞,卻被認為「不乖」鬧到仲介那裡堅持要「退貨」,請問有多少台灣家庭僱主知道什麼叫做「全球經濟」嗎?專業分工不是值得大驚小怪的事,國際勞工也永遠流動的進行著,我雖然在國際NGO組織工作,可是因為我的辦公室在曼谷,領的薪水是泰銖,所以定義上我當然是在泰國的「台勞」,是不是因為這樣家長就要抵制年輕人看我寫的文章,抗議出版社出我的書呢?
強調「泰勞」的不得已和悲哀似乎也沒有效果,許多台灣生意人鑽到連中國人自己都待不下去的大陸「三級城市」打拚,出賣勞力與青春,吃苦耐勞的程度連本地人都咋舌,但是台商因為能夠發揮所長樂在其中,一定要被說成台灣的經濟造成的不得已和悲哀嗎?
真正的悲哀,是自己不到外國去看懂世界,連帶也不肯讓年輕人去做人盡其才的事,否則就是政府無能。即使出了國,還因為成見之深,換不到見識與成長,那才是悲哀。認清只要是有工作的人,無論是軟體工程師還是建築工人,每一個人都是勞工的事實,才不會作踐自己,作踐別人。
隨著成長,失去了說夢想眼睛裡發亮的能力,對我來說,才是最大的悲哀。(本文選自第三件事,陳若雲整理)
作者︰ 褚士瑩
16歲開始靠平常打工存下來的錢,決定去海外自助旅行。第一年開始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開始旅行。慢慢腳步越來越遠,膽量越來越大,去埃及AUC大學唸新聞,泰國唸語言,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唸公共政策……不是因為外國的麥當勞比較好吃,也不是因為德國也喝得到珍珠奶茶,而是遇到世界各國的年輕人,當背包客一起住青年旅館,各自分享自己的歷程,第一次有了自我檢視的機會,檢視自己的應變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還有夢想力。
16歲開始靠平常打工存下來的錢,決定去海外自助旅行。第一年開始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開始旅行。慢慢腳步越來越遠,膽量越來越大,去埃及AUC大學唸新聞,泰國唸語言,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唸公共政策……不是因為外國的麥當勞比較好吃,也不是因為德國也喝得到珍珠奶茶,而是遇到世界各國的年輕人,當背包客一起住青年旅館,各自分享自己的歷程,第一次有了自我檢視的機會,檢視自己的應變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還有夢想力。
目前是國際NGO工作者。 擔任美國華盛頓特區國際金融組織的專門監察機構BIC(銀行信息中心)的緬甸聯絡人,協助訓練、整合緬甸國內外的公民組織,包括各級NGO組織,少數民族,武裝部隊,流亡團體等,有效監督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 Group)、亞洲開發銀行(ADB)及世界貨幣組織(IMF)在缺席二十多年後重回改革中的緬甸,所有的貸款及發展計畫都能符合財務正義、環境正義,以及其他評量標準,為未來其他各項金融投資進入緬甸投資鋪路。
回台灣的時候,他跟在地的NGO工作者,一起關心客工、新移民、部落、環境、教育、社區營造、農業、自閉症成人、失智症家屬的支持等,希望更多優秀的人才能夠加入公民社會,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能夠一起做得更好。
出版:大田出版(2013年8月)
書名:比打工度假更重要的11件事:出國前先給自己這份人生問卷
目錄:
009第1件事:我有必要出國嗎?
Q1你因為「無聊」才出國?
Q2夢想有多少,就追求多少嗎?
Q3問問自己出國的理由?
Q4混不下去就出國?
Q5知道「我不知道」嗎?
Q6願意以人生做賭注嗎?
Q7誰夢想失憶症患者?
Q8自己的態度是什麼?
Q9值得追求一輩子的事?
Q10掌握夢想的方向了嗎?
Q11生命真的有轉彎的機會嗎?
Q12看世界的高度在哪裡?
Q13人生用來選擇?還是用來活?
049第2件事:出國的目標是什麼?
Q1出過國一定比較好嗎?
Q2我的位置在哪裡?
Q3誰來當夢想清道夫?
Q4我的極限在哪裡?
Q5誰怕誰?
Q6我是C咖嗎?
Q7我需要觀念上的排毒?
Q8光有夢想,卻沒有準備?
Q9標準答案在哪裡?
Q10出國做自己,就算一次也好?
Q11生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樣子?
099第3件事:出國能做什麼工作?
Q1憑什麼出國一次就「轉大人」?
Q2可以多換幾個工作嗎?
Q3好奇心加上好奇心
Q4當一個眼睛發光的大人
Q5錢不是重點,現在以後未來都不是
Q6學習找到自我風格
Q7誰說不能是型男屠夫?
Q8在國外工作會不會很難找?
Q9只要沒人教,就沒辦法想到答案?
Q10趁早打破「熱門行業」的迷思
Q11意想不到的有趣工作
Q12比薪水更重要的事
Q13工作夥伴也可以變成你的粉絲團
Q14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115第4件事:家人是助力還是阻力?
Q1 16歲,請把自己當大人看待
Q2表現像一個負責任的大人
Q3如何取得家人支持?
Q4家人是最寶貴的VIP
Q5和父母溫馨談判的祕訣
Q6活出夢想,幫助別人
Q7觀念沒有改,到哪裡都一樣
Q8夢想沒有對與錯
Q9其實我是一隻老鷹
139第5件事:錢要多少才夠用?
Q1要準備多少錢才能出發?
Q2旅行途中的預算如何掌握?
Q3 看到自己的幸運
Q4不要讓22K買走夢想
Q5再不景氣也不能左右夢想
Q6勇敢迎接改變
Q7笑顏比賺錢更重要
Q8回來以後如何面對金錢
157第6件事:出國就會變語言高手嗎?
Q1需要是學習之本
Q2語言不是鼻子過敏,出國就自動變好
Q3行前準備說外國話
Q4人在國外現場的語言加強法
Q5藏在體內的超人在哪裡?
Q6語言的恩惠
183第7件事:出國後的我,會跟出國前不一樣嗎?
Q1先去印度一趟
Q2何時真正看懂世界?
Q3改變偏見
Q4無論世界如何改變
Q5人情味不會被世界眼光同化
Q6寶萊塢之外還看到什麼?
Q7我再也不是觀光客!
Q8培養世界觀第一步
Q9每個細胞都在跳舞
Q10請自己去發現細節
Q11外在環境刺激自己
Q12全力以赴的精神
Q13把自己和世界變得更好
217第8件事:出國多久才可以學到新事物?
Q1 開放心胸傾聽世界
Q2 Live and Let Live
Q3身體出國,腦子沒有出國
Q4出國前就該會的事1:別當思想警察
Q5出國前就該會的事2:別把想像當成事實
Q6出國前就該會的事3:別輕易當反對派
Q7出國前就該會的事4:別當一個基本教義派
Q8學會做對的事情
243第9件事:陌生人可以相信嗎?
Q1世界上沒有陌生人
Q2相信我們是朋友
Q3遇到壞人的時候
Q4相信的力量
Q5知道的力量
Q6人生使用法
Q7關鍵字:伴
Q8找到好問題來問自己
263第10件事:遇到麻煩怎麼辦?
Q1從有能力的地方練習
Q2沒有失望,就不知道希望
Q3我的體內還住著背包客
Q4經驗導航是我最大的財富
Q5航行中的意外旅程
Q6像孩子一樣天真,像動物一樣頑強
Q7不要用悲情眼光看自己
Q8集體被害妄想症
Q9出國避險三原則
289第11件事:出國回來以後做什麼?
Q1因為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Q2如何介紹你自己?
Q3重新思考自己的身分
Q4學習站在高處看世界
Q5我到底得到了什麼
Q6活在當下但不是即時行樂
Q7台客的軟實力
Q8「隱藏版」的國際元素
Q9莫忘初衷,我為什麼要出國?
Q1你因為「無聊」才出國?
Q2夢想有多少,就追求多少嗎?
Q3問問自己出國的理由?
Q4混不下去就出國?
Q5知道「我不知道」嗎?
Q6願意以人生做賭注嗎?
Q7誰夢想失憶症患者?
Q8自己的態度是什麼?
Q9值得追求一輩子的事?
Q10掌握夢想的方向了嗎?
Q11生命真的有轉彎的機會嗎?
Q12看世界的高度在哪裡?
Q13人生用來選擇?還是用來活?
049第2件事:出國的目標是什麼?
Q1出過國一定比較好嗎?
Q2我的位置在哪裡?
Q3誰來當夢想清道夫?
Q4我的極限在哪裡?
Q5誰怕誰?
Q6我是C咖嗎?
Q7我需要觀念上的排毒?
Q8光有夢想,卻沒有準備?
Q9標準答案在哪裡?
Q10出國做自己,就算一次也好?
Q11生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樣子?
099第3件事:出國能做什麼工作?
Q1憑什麼出國一次就「轉大人」?
Q2可以多換幾個工作嗎?
Q3好奇心加上好奇心
Q4當一個眼睛發光的大人
Q5錢不是重點,現在以後未來都不是
Q6學習找到自我風格
Q7誰說不能是型男屠夫?
Q8在國外工作會不會很難找?
Q9只要沒人教,就沒辦法想到答案?
Q10趁早打破「熱門行業」的迷思
Q11意想不到的有趣工作
Q12比薪水更重要的事
Q13工作夥伴也可以變成你的粉絲團
Q14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115第4件事:家人是助力還是阻力?
Q1 16歲,請把自己當大人看待
Q2表現像一個負責任的大人
Q3如何取得家人支持?
Q4家人是最寶貴的VIP
Q5和父母溫馨談判的祕訣
Q6活出夢想,幫助別人
Q7觀念沒有改,到哪裡都一樣
Q8夢想沒有對與錯
Q9其實我是一隻老鷹
139第5件事:錢要多少才夠用?
Q1要準備多少錢才能出發?
Q2旅行途中的預算如何掌握?
Q3 看到自己的幸運
Q4不要讓22K買走夢想
Q5再不景氣也不能左右夢想
Q6勇敢迎接改變
Q7笑顏比賺錢更重要
Q8回來以後如何面對金錢
157第6件事:出國就會變語言高手嗎?
Q1需要是學習之本
Q2語言不是鼻子過敏,出國就自動變好
Q3行前準備說外國話
Q4人在國外現場的語言加強法
Q5藏在體內的超人在哪裡?
Q6語言的恩惠
183第7件事:出國後的我,會跟出國前不一樣嗎?
Q1先去印度一趟
Q2何時真正看懂世界?
Q3改變偏見
Q4無論世界如何改變
Q5人情味不會被世界眼光同化
Q6寶萊塢之外還看到什麼?
Q7我再也不是觀光客!
Q8培養世界觀第一步
Q9每個細胞都在跳舞
Q10請自己去發現細節
Q11外在環境刺激自己
Q12全力以赴的精神
Q13把自己和世界變得更好
217第8件事:出國多久才可以學到新事物?
Q1 開放心胸傾聽世界
Q2 Live and Let Live
Q3身體出國,腦子沒有出國
Q4出國前就該會的事1:別當思想警察
Q5出國前就該會的事2:別把想像當成事實
Q6出國前就該會的事3:別輕易當反對派
Q7出國前就該會的事4:別當一個基本教義派
Q8學會做對的事情
243第9件事:陌生人可以相信嗎?
Q1世界上沒有陌生人
Q2相信我們是朋友
Q3遇到壞人的時候
Q4相信的力量
Q5知道的力量
Q6人生使用法
Q7關鍵字:伴
Q8找到好問題來問自己
263第10件事:遇到麻煩怎麼辦?
Q1從有能力的地方練習
Q2沒有失望,就不知道希望
Q3我的體內還住著背包客
Q4經驗導航是我最大的財富
Q5航行中的意外旅程
Q6像孩子一樣天真,像動物一樣頑強
Q7不要用悲情眼光看自己
Q8集體被害妄想症
Q9出國避險三原則
289第11件事:出國回來以後做什麼?
Q1因為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Q2如何介紹你自己?
Q3重新思考自己的身分
Q4學習站在高處看世界
Q5我到底得到了什麼
Q6活在當下但不是即時行樂
Q7台客的軟實力
Q8「隱藏版」的國際元素
Q9莫忘初衷,我為什麼要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