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運用「兩秒優勢力」創造美麗新世界

運用「兩秒優勢力」創造美麗新世界

商周出版

國際總經

2013-07-30 11:33

不久的將來,兩秒優勢科技將有助於解決一些關鍵的資訊問題,也可以協助預防不同型態的致命危機,如超級流感。政府官員可以利用系統監控發現疫情即將暴發,搶在疫情擴大前進行攔截,為疫區的每個人注射疫苗。流感疫情還是會發生,但是如果它們能獲得控制,就能大幅降低破壞性。就跟森林大火一樣,愈早發現流感疫情,就愈容易控制它。

一九○七年十月二十四日,一輛雪白馬匹拉著的馬車,駛過聚集在紐約華爾街和布羅德街轉角的洶湧人潮。馬車在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 Co.)以花崗石砌成的辦公室門前停了下來,有著蒜頭鼻、一臉緊繃的金融家J.P摩根(J.P. Morgan)走下馬車,在群眾的注視下步入辦公大樓。美國金融市場已經連續重挫了幾天。驚惶不安的投資人因兩個男子壟斷銅礦市場的行動失敗而陷入恐慌,引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大崩盤。這個事件啟動一系列螺旋式變化,機構投資人和民眾趕赴銀行擠兌,造成銀行系統的癱瘓,因而引起更多人驚慌失措地提領現金。摩根現身在辦公室的那天,到處都有群眾要求他拿出行動拯救金融業。

那是一個美國尚未出現強勢中央銀行的年代,當時聯準會還沒成立,市場秩序必須靠摩根這位私人銀行家來主持。摩根承諾向銀行體系挹注個人的數百萬美金做為貸款,請求美國財政部長另外提供兩千五百萬美金的流動資金,並說服全美幾位財力最雄厚的富豪,包括石油大王約翰‧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向銀行存入好幾百萬美金。到了下午,證交所威脅要提早收盤,以設法阻止股價的一路狂瀉及券商的無預警倒閉。摩根堅持證交所維持正常營運,下午三點才收盤。當證交所努力撐到三點敲響收盤鐘時,交易室傳來大聲歡呼的喧鬧聲,摩根成功阻止了股市的大崩盤。不過救市行動並未獲得完全勝利,一九○八年,美國經濟陷入了嚴重的衰退。

一九○七年的大恐慌,對接下來幾年的政治圈引發了迴響。美國國會在一九一三年通過《聯邦準備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以該法源為依據,成立聯邦準備理事會做為具有準政府權能的中央銀行,並明定「彈性供應貨幣、提供銀行同業拆借貼現窗口、在美國建立更有效率的銀行監管機制及其他目的」等職責。大恐慌過後餘下的二十世紀,聯準會執行任務的成果差異極大:一九三○年代慘不忍睹,上個世紀的最後二十年則繳出亮麗的成績單。

然而,二○○七年秋天,聯準會陷入了困境。摩根英雄救市事件過後的將近一百年,這個世代最嚴峻的危機重創美國金融市場,嚴重危及全球股市。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引發了金融風暴,使得金融機構持有的曝險部位受到衝擊,導致流動性危機的蔓延,並迫使政府祭出大規模的紓困方案,以避免金融體系的大崩潰。二○一○年和二○一一年,當我們執筆撰寫本書之際,世界經濟仍然處於失序後的復原階段。

針對二○○七年龐大的系統性失敗事件,最令人震驚的,就是聯準會並未預見危機的出現─至少沒有明確到足以先發制人,帶領美國遠離災難的程度。自此,聯準會及其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便飽受政治人物和專家學者的批評,有些人甚至建議應廢除聯準會。撇開政治爭議不談,顯而易見的,聯準會在科技層面的運作,就像二十世紀的事業體。聯準會倚賴成批提供的大量資料,告知官員最近的經濟情勢,但無法提供目前或不遠未來的情報。以二十一世紀的標準檢視,聯準會的決策是緩慢而反射性的,就像車子陷入路面坑洞才想到要轉動輪胎那樣。一九○七年的大恐慌過後,全世界都瞭解,我們需要一個新方法來留意經濟變化,因為傳統方法顯然已不再有效─對過去我們採用的那套制度來說,經濟發展已經變得的太複雜。二○○七年的次貸風暴過後,我們再次面臨相同的處境。這個世界需要新的方法來觀察和調節經濟。

有些人可能會說,解決辦法就是通過立法,消滅或徹底整頓聯準會。不過,或許還有一個更務實的想法:提供聯準會兩秒優勢科技。

簡單來說,聯準會的職責,是確保經濟處於適當溫度,讓通膨和失業率維持在可接受的範圍(我們希望溫和通膨但避免過度,微幅的失業率但不要太高)。聯準會是如何運作的呢?基本上,聯準會每年招開八次會議,做出升息或降息的決定。央行從來沒有調整利率低於0.25%(又稱為「1碼」)。升息往往會造成資金的緊縮,抑制經濟成長;而降息則會釋出資金,通常能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

聯準會是如何蒐集經濟狀況情報,讓官員可以裁示重大的利率決策呢?聯準會每次招開會議前六個禮拜,聯準會所屬的各地區分行會查訪轄區內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及銀行家,同時也會蒐集各區的經濟情勢數據,將所有資訊彙整成一份叫做「褐皮書」的報告,送到聯準會官員手上。等到聯準會收到資訊時,情報已經過時了。褐皮書描述幾週或幾個月前發生的事件,幾乎所有可能影響聯準會決策的所有資訊也是如此:消費者信心、失業率、工廠訂單、房屋銷售等數字。這些報告全都是過去的資訊,聯準會唯一能看到的即時資訊,就是股市漲跌行情的動態變化。

假如你套用聯準會的做法來確保居家的適當溫度,那麼你每年會將加熱器開開關關八次,結果房子通常不是過熱就是過冷。自一九九○年代末期開始,聯準會的利率調控措施一直未能發揮良好效果。美國經歷了狂熱的網路熱潮,後來網路股暴跌;隨後又經歷同樣瘋狂的房市榮景,緊接著房市泡沫破滅,引發更嚴重的金融風暴。


利用演算交易系統掌握兩秒優勢力

那麼,在兩秒優勢科技的時代,聯準會如何能運作的更好呢?可以從演算交易系統開始。這些系統會持續監測從許多來源流入的即時資訊串流─股票、債券、原物料及貨幣價格,以及彭博和路透社這類的新聞訊息。系統透過模型運算資料,預測特定投資標的的漲跌方向,然後以交易形式採取行動,全然不須人力的介入。如果私人的交易系統能監測這些資訊串流,對未來走勢做出立即性的預測,聯準會也可以如法炮製。事實上,聯準會有權獲取更多附加資料,進入不同的私人演算交易系統─這樣聯準會就能掌握私人交易系統對未來的預測和採取的行動。

此外,聯準會也可以取得華爾接交易系統看不到的資訊串流。山姆俱樂部追蹤個別會員的購物紀錄,能以高度的準確度,預測出在某個時間範圍內,客戶下一次將會購買什麼東西。聯準會可以運用這套即時系統,隨時對於客戶準備要買什麼有一個概念,而不是永遠都在回溯客戶幾個禮拜或幾個月前買了什麼。卓越能源公司和其他公用事業,日益擴大投資具備即時測量功能和預測能源使用情形的智慧系統,聯準會可以運用那些數據當作經濟指標。聯邦快遞(Federal Express)仰賴一套精密的即時系統,隨時掌握有多少包裹被送往哪些城市,那些數據可以做為區域經濟的動態測量器。英特爾、福特汽車、沃爾瑪大賣場、戴爾電腦及許多其他企業,都有採用能傳送即時銷售與製造資料的系統。隨著未來十年的即將到來,許多經濟活動的運作,將倚賴即時和預測系統。

聯準會能隨時監測這一切。它可以比照韋恩‧格雷茨基觀察冰球比賽進行的方式:立即擷取、處理和理解好幾千個變數,來觀察美國經濟的發展。此外,就跟格雷茨基一樣,聯準會的系統也能看出模式和做出預測。然而,重要的是,如果聯準會要以格雷茨基打冰球的方式管控經濟,聯準會不能每年招開八次會議,試圖預測未來幾個月經濟的發展變化,也不能調整利率超過1碼,因為以利率來說,0.25%是相當大幅度的變動。相反地,聯準會必須把調節利率的權力交給它的預測系統,讓系統隨時調整利率。摒棄過去根據對經濟情勢的長線臆測,以拖沓冗長的行動來主導經濟的做法,聯準會將改以持續做出極其短線而高度準確的經濟預測,用低至0.01%的幅度即時調整利率,來引導經濟的發展。

這並不表示,我們要完全把經濟政策交給機器判斷。事實上,這表示聯準會官員將騰出更多時間,專注研擬整體經濟政策,把調整利率的粗鄙工作交給機器去做。官員們要決定機器必須遵守的規則。我們希望維持通貨膨脹率在什麼水準?房地產要如何調節?容許股市什麼程度的投機?當然,官員可以凌駕機器,只要出現任何不符合預想的狀況,就拔掉電源或以緊急模式採取極端行動。

這套系統是透明的。再也不必求神問卜,來猜測下次聯準會開會將調升或調降聯邦基金利率。利率會不斷地變動,每個人都應能看到這些變動,透過電腦螢幕追蹤利率走勢,就像投資人可以追蹤道瓊工業指數或國庫券殖利率。

聯準會可以運用今天可取得的科技,從各式各樣的管道─華爾街的企業、零售商、製造業、交通運輸公司─蒐集和讀取即時資料。那將是一個起步,至少當聯準會招開會議時,它可以瞭解當下情勢的發展面貌,而非六個禮拜前的狀況。設計演算法,以及建置能告訴這套系統如何自行監測整體經濟、進行預測和採取行動的模型是困難而曠日費時的。但是,如果數學程式可以幫避險基金做這些事情,它們當然可以為聯邦準備理事會進行更複雜的分析。


精準的分析和預測將掌控未來經濟世界

建置能真正觀測經濟和獲悉經濟發展動態的系統,從而進行準確度更高的預測,仍屬於停留在實驗室開發的產物。它或許需要「後馮紐曼架構」的運算能力:平行處理、可自行建立連結的自適性(例如神經形態晶片)、垂直型軟體(例如Numenta的HTM技術)。不過,這一切並非空想,大概在十年內就可以實現。

最大的阻力,或許就是把顯然為聯準會的主要職責讓給機器執行的這個構想。然而,每年為了利率議題要紛紛擾擾八次,不是聯準會的主要職責。按照《聯邦準備法案》的說法,聯準會的存在,是為了「彈性供應貨幣、提供銀行同業拆借貼現窗口、在美國建立更有效率的銀行監管機制及其他目的」。調整利率是一個工具─一個重要的工具,聯準會可以利用利率的調節,來達成確保經濟平穩有效運作的真正職責。一部可以即時讀取經濟數據和調整利率的機器,將使這項工具自動化,更有效率的運用利率。此外,機器也能夠跟上早已部署在金融機構的機器。期盼聯準會的機器,屆時將擁有更好的機會,防範華爾街的機器引導我們走向另一個暴起又暴落的景氣循環。

兩秒優勢科技已然成型。這些事件導向的系統,可以藉由分析龐大的資料來建置模型,不過它們並不需要無時無刻都在存取資料。借用人類大腦運作的模式,這些系統具有預測能力─它們能接收即時事件、預測未來動態、不需人類介入即可採取行動或傳送通知。這些系統的運作概念是,搶先一步獲得一點點正確資訊,比太晚才獲悉堆積如山的資訊更有價值。

由於科技可以讓電腦以更接近人類大腦皮層的預測引擎來運作,未來電腦系統將會變得愈來愈有「天賦」─也許和人類天賦並不完全相同,而是能夠比同級系統做出更準確和快速預測的那種天賦。

天賦系統的發展趨勢將會延續下去並贏得優勢─因為這是時勢所趨。倚賴二十世紀科技的電腦系統─採用「後馮紐曼架構」的系統─愈來愈無法跟上氾濫的資訊和二○一○年代以降即時反應的步調。

睿智的領導者正在進行轉型的規劃。他們明白,兩秒優勢科技可以激發他們重新思考經營企業和工作的模式,這將是未來十年的一個重大轉變。未能掌握機會,升級運用智慧型預測科技的組織,將遭遇像默片電影在有聲電影問世後,因過時而遭到淘汰的命運。

不久的將來,兩秒優勢科技將有助於解決一些關鍵的資訊問題,也許每個活動本身並不具有太大意義,即使是人類分析師,可能絕對不會發現某些活動指向某些預測的模式。不過,它跟瞭解假如山姆俱樂部會員買了尿布、咖啡機和一包牛排,下個月可能會購買大螢幕電視,並沒有多大差別。今天的科技已經具有這項能力,而且未來幾年的發展還會日趨複雜。

兩秒優勢科技也可以協助預防不同型態的致命危機:超級流感。阻止致命、高傳染性流感的爆發,變成全球性大流行的策略,和阻止森林大火蔓延的策略非常類似。首先,政府官員必須發現疫情暴發,然後搶在疫情擴大前進行攔截,為疫區的每個人注射疫苗。流感疫情還是會發生,但是如果它們能獲得控制,就能大幅降低破壞性。就跟森林大火一樣,愈早發現流感疫情,就愈容易控制它。


利用數據監測,讓你在生病前就知道自己要生病了

個人健康照護也將有所改變。「仁慈修女健康系統」為重症病患實施具有產業優勢的醫療監測,但是它背後的科技設備將會愈來愈便宜、體積更小,操作簡便到連身體健康的人都能接受監測。類似Fitbit這種健康數據紀錄裝置已經問世,它的體積只比一個二十五分錢的銅板略大一些,售價九十九美元。Fitbit內部裝了一個感測器,可以追蹤你的動作,以無線方式將燃燒的卡路里和運動程度等資訊傳到一台電腦。這麼微小的裝置可以用來監測溫度、心跳、血壓、氧含量和其他因素。選擇配戴者,可以將即時健康事件的資訊串流,無線傳輸到一個預測系統。就像「仁慈修女健康系統」,Fitbit的個人健康模型,可以調出過去的醫療紀錄、家族史、處方用藥資訊和其他健康事件,為你建立一個專屬的模型。個人健康裝置接收到的即時資料,會持續透過模型流入,這個模型會學習你的模式和監測問題。在預測能力方面,這樣的系統將能在你覺得身體不適之前,提早讓你知道,你可能就快要生病了。

重要的是,屆時這套健康系統將會為你建立一個精緻的模型─它會為你建立記憶組塊。由於系統隨時都會監測你的完整健康情形,因此它比任何醫師更能掌握你的狀況。現在,想像一下類似IBM的參賽系統在益智節目採用的那種問答技術。假定你有一個健康疑問─突然冒出奇怪的疹子、頭暈、或生命跡象監測器可能沒發現的其他問題。你登入系統,開始以淺白的語言查詢你的症狀。系統可以馬上從所有的醫學文獻搜尋答案,把結果比對你的健康模型、並且將其他即時資訊納入考量,例如是否有流感菌株入侵你的城鎮。這套系統可以運算這一切的資料,做出初步診斷─這就是病情的兩秒優勢預測。

這類的系統可以代替數百萬次的初診就醫─和家醫科醫師最後要你轉診去看皮膚科醫師的那種初診經驗沒有太大差別。另一方面,它可以讓數百萬人提早獲得醫療照護,預防症狀惡化、必須辦理住院治療或長期照顧。當全世界都在擔心如何應付醫療照護成本的飆漲時,兩秒優勢科技可望協助解決問題。「預測性治療降低了提供醫療照護資源的整體成本,」仁慈修女的資訊長傑夫‧貝爾(Jeff Bell)表示。

最後,社交生活方面呢?想想看臉書有多麼靜態。你必須登入臉書,刻意去經營它,才能獲得許多社交利益。但是臉書有相當多關於你的資訊,足以建立你的社交生活模型。如果你積極使用臉書,它會認識你的朋友、家人、喜惡偏好、參與的活動、你樂於談論的事情,這樣就足夠讓系統建立關於「你」的預測能力。比方說,臉書可以預測你是否會喜歡某人,就好像一個對你個性瞭若指掌的好朋友,自然會知道你是否喜歡某個人。進一步發展這項能力,臉書應該能為單身人士建議配對交友名單─不是根據調查類似eHarmony這種線上約會網站的調查,而是根據你是誰和你喜歡的對象類型。有了兩秒優勢科技的加持,可以將社交媒體推向一個全新的境界。


真實世界人生巧遇,可以透過虛擬設計

我們期待社交預測模型和移動科技的整合,尤其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雖然網路有許多模式大有可為,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和好朋友的面對面接觸。當你開車兜風、走路經過一個大型會議中心、或是坐在某家餐廳裡,移動裝置可以追蹤到你的位置,然後讓你的社交模型知道你在做什麼。你的朋友很可能也會用他們的手機和社交模型做同樣的事情。接著,你的社交模型可以讓你知道,你想要聊音樂的朋友,此刻人正在你即將開車經過的「吉他中心商店」(Guitar Center)。當然,網路上早就有類似Foursquare這種好友追蹤服務,不過融入預測模型的版本更為積極─它就像一個認識你的朋友,能夠預測你想要見這個人,設計出真實人生的巧遇。

兩秒優勢科技將帶來驚天動地的改變,它可以提升企業的營運效率、打造更適合居住的安全城市、協助經濟更順利發展、阻止恐怖主義和疾病的入侵來拯救生命。此外,兩秒優勢科技也可以改善個人的日常生活,幫助我們變得更有生產力、享受閒暇時光、和我們身邊重要的人建立關係。目前這個科技才剛興起,需要耗費心思和突破難關才能充分發揮它的潛能,不過這正是整個世界前進的方向。

最終,科技專家將會借用人類大腦的運作原理,來打造更出色的電腦。透過這樣的研究過程,我們的腦力也會同時獲得提升。(本文選自第八章,陳若雲整理)


作者︰

維微克‧拉納戴夫(Vivek Ranadive)

國際軟體公司先驅TIBCO的創辦人暨總經理,該公司致力於協助組織培養事件導向的應變能力,也是「金州勇士隊NBA球隊」(Golden State Warriors)的共同創辦人兼副總裁。拉納戴夫是媒體經常引述的即時運算專家,紐約時報暢銷書《即時.資訊.利-快速因應商業環境的事件導向策略》(The Power of Now)作者。


凱文‧曼尼(Kevin Maney)

《財星》(Fortune)、《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高速企業》(Fast Company)及多家刊物的撰稿人,在《今日美國》(USA Today)擔任科技記者超過二十餘載。著有備受讚譽的《打造IBM》(The Maverick and His Machine)及《取捨-高質感vs.超便利,找到核心定位,才能贏得市場》(Trade-Off)等書。


出版:商周出版(2012年10月)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搞懂天才的腦袋
第一章 透視韋恩.格雷茨基的腦箱 
第二章 一類、二類人才和大腦新皮質 
第三章 解構天才腦袋 
第四章 一般大腦的智慧軟體

第二部
智囊系統大解密
第五章 假如系統也長腦 
第六章 機變百出的科技與企業 
第七章 聰明蓋世的電子產品和電子腦袋

第三部
兩秒優勢力
第八章 兩秒優勢力與美麗新境界
第九章 兩秒優勢力與大腦進化論

延伸閱讀

棒球英雄大遊行時間敲定!台灣隊抱回冠軍「路線看這裡」…還有最香啦啦隊表演,直播平台一次看
棒球英雄大遊行時間敲定!台灣隊抱回冠軍「路線看這裡」…還有最香啦啦隊表演,直播平台一次看

2024-11-25

張忠謀自曝11年前曾問黃仁勳「要不要當台積電CEO」!原接班人選是這3人,為何教父會動這念頭?
張忠謀自曝11年前曾問黃仁勳「要不要當台積電CEO」!原接班人選是這3人,為何教父會動這念頭?

2024-11-07

影/林昱珉英文有多好?刺青滿手、疑吃檳榔被說8+9…媽媽親揭真相:從小就想進大聯盟,家教一對一助攻
影/林昱珉英文有多好?刺青滿手、疑吃檳榔被說8+9…媽媽親揭真相:從小就想進大聯盟,家教一對一助攻

2024-11-26

中華隊冠軍賽臨陣換投挨罰「2千美元」 台日金牌戰「唯一王牌」21歲林昱珉:全隊最小卻離大聯盟最近的人
中華隊冠軍賽臨陣換投挨罰「2千美元」 台日金牌戰「唯一王牌」21歲林昱珉:全隊最小卻離大聯盟最近的人

2024-11-24

12強/中華隊奪冠,獎金能拿多少?亞軍每人700萬、冠軍可拿這麼多「比年薪還要高」!
12強/中華隊奪冠,獎金能拿多少?亞軍每人700萬、冠軍可拿這麼多「比年薪還要高」!

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