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這麼笨?」
「我怎麼這麼笨?」
常常我們會忍不住脫口而出,尤其是事情做錯了,忍不住拋出這句,說明自己過失的「正當」理由。似乎這句話出口,就可以被理解為什麼犯錯以及得到原諒!透過這句話,自己也安慰了自己,好像這就是事實,可以撫平犯錯帶來的罪惡感!
這是常見的負向語言,每一次的出現,都是對自己信心的貶抑。一次次地給自己藉口,告訴自己無法改正的情有可原,告訴自己不成功是應當的,因為自己真的很笨!所以不是自己不努力,不是自己不用功,是因為自己太笨了,所以沒辦法!
在心理學中有一詞,叫「自證預言」。自己所說出的話是會實現的,因為說出口了,個人認知在避免言行不一的狀況下,會逐一讓行為合理化,行為也符合原本認定的偏向,以證明所說絕非虛言。
真的想要變笨嗎?真的想要一直失敗犯錯嗎?那就多說幾次吧!
從另個角度來看,聽在別人耳裡,則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三句真的不離此話,想說服的究竟是誰?感覺是一堆託辭,不想向上的藉口,那是為了遮掩自己懶惰而找出的理由。覺察自己的語言,是不是常常口出此句?停止它!制止它!
笨,是天賦,是無法被改變的事實!如果持續如此,就會讓自己處於莫可奈何的狀態,也會失去向上及持續改變的動力;應該這麼說,不成功是因為還沒找到方法,只要方法對了,就會成功,才會讓自己積極,擁有面對未來勇於前進的力量。
用對的語言,才能讓自己在思維上正向思考,用正向的語言,才會讓自己處在愉悅的狀態上。當然,說正向的語言,不代表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負向的情緒要排解,然後鼓勵自己以正向的語言做表達,才能讓自己真正跳脫出不良情緒。
因此,該怎麼做好呢?當一個失敗的情況出現,先跟自己說,靜下來。然後問自己幾個問題:現在怎麼做,可以讓情況不變得更糟?這件事,最糟的結果會怎樣,是否有補救或挽回的可能性,可以怎麼做?
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不花時間自我譴責,讓事件至少可以亡羊補牢,甚至可以止跌回升,也不要自艾自怨卻無所作為。當事件處理完了,再來跟自己對話,用直述地表達,將自己的努力放進去肯定自己,再去思索犯錯的原因,從此「不二過」。
說出口的話語,如果無法改變現狀,就把這話吞回去吧,因為實在沒必要,只是傷人自傷罷了,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