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識盯著窗外徐行而過的白雲,漫不經心地,讓眼睛順著行進的速度瀏覽,卻突地被座落在田野其中的瓦簷磚牆抓住了目光。這沉鬱、古樸的色調,帶上點歷史的滄桑,讓我貪婪的視線無法離開。
無意識盯著窗外徐行而過的白雲,漫不經心地,讓眼睛順著行進的速度瀏覽,卻突地被座落在田野其中的瓦簷磚牆抓住了目光。這沉鬱、古樸的色調,帶上點歷史的滄桑,讓我貪婪的視線無法離開。三合院──留下幾代人努力的院落住所──真美。我愛三合院,儘管生活在裡面有種種的不便,但真的很美!
為何這麼愛?探究原因,不僅僅是人文歷史的蘊藉,更重要的是兒時最深刻的印記,還有阿嬤的身影吧!
記得當年老家還未改建時,這半座殘破的三合院是週週都得回去探望的地方,那兒距離老家才一個小時車程,我們就經常回去。還記得媽媽帶我們回去時的情景──坐上火車,再轉搭一天只有兩班的公車,下車後得再走一段路!
印象這麼深刻,但是奇怪地,怎麼回想卻拼湊不出這院落的完整樣貌。殘影片斷,越是著急越是想不起來,是因為年代久遠、太少回憶,再加上年紀尚小的關係吧!想著,只好先記錄當年停留較多的幾個點,再一個個慢慢回想!於是拿著手機一字字地敲出腦海裡殘存的印記,卻又因一時疏忽,檔案全丟失了!
想著得找時間再重新敲回來,於是今早爬起繼續努力,結果又一時手滑,半個多鐘頭的成果,又不見了!心裡隱隱作痛,不是昨天才犯錯,現在又犯了同樣的錯?但我想,這是給我再細細品味當年點滴的機會吧!這兩次的打字,也真的慢慢讓我回想起一個個的童年細節。
就從院落的格局開始吧。
「正廳」,在三合院的正中央,是供奉著祖先牌位的地方。除了正前神桌,正中是大方桌,平常倚在右側邊,圍著四條大板凳。左側牆上掛上了阿祖的照片,一男二女,在後些年又增添阿公的照片。這裡顏色黯淡淡地,小孩子不喜,只有在嬉鬧玩耍時跑過,再來的印象就是當年阿公過世,停棺的地方。
小時候每次經過,眼睛總會忍不住瞥往牆上的阿祖,總好奇為什麼他一個人旁邊配上兩個女人?後來才知道,是因為他娶了兩房的關係!看著他嚴肅僵硬的肖像,那時總傻傻地想著,他到底在看甚麼?當然這樣的問題只能埋在心中,問誰也得不到答案吧?
正廳左右各有一扇門,右側的門早已塵封,是屬於另一脈的。左側門進去是個「廂房」,是大房的房間,也是阿嬤平常歇息的地方,更是中午午睡時我們孩童翻滾、嬉鬧、跳叫的地方,一張佔滿了房間八成空間的架高大床,三面連壁,睡上四五個大人都沒問題,更別說才兩、三個孩子了!
「飯廳」,是廂房通道再進去,左側是二叔的房間,沒啥機會進去,只記得門一開時總會看到美麗的妝奩梳妝台,我想那是阿嬸的嫁妝吧!因為這裡沒靠窗,總覺得陰陰暗暗的,所以印象中飯菜都是拿到門外的埕去。趁著透亮的陽光,背倚著陰影,坐在埕上乘涼,阿嬤搖著扇子、半躺在躺椅上的情景歷歷在目。
飯廳有個大圓桌,上面罩著紗網,一些未食完的飯菜都放在裡面。孩子調皮,總會玩鬧經過時掀開耍玩、揮舞,要嘛,偷拎著幾塊止飢;要嘛,就拿著罩網當盾牌,遮掩抵禦後頭趕上的諸葛四郎,或是掃射而來的ㄤ仔標,不然就是充當暗器使用的小圓彈珠,多棒的防禦工坊啊!道具一級多,篩網也是很棒的道具!
「廚房」,在飯廳的左側門進去。長形格局,挺大,透亮透亮地,印象中可以容納著一人在大灶邊看爐火,一人在流理台上洗切,一人蹲在地上處理雞鴨雜什。這是食物的寶庫,總愛在這流連徘徊,盯著阿嬤媽媽或阿嬸處理食材,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東西準備,對我來說更是猶如天堂藏金庫。
灶腳的回憶,大灶是阿嬤做年糕煮粽子的地方,爐下仍是柴薪,還記得在爐火要熄未滅時,嘴饞扔進去的幾顆番薯;或是感冒時充藥,放進去悶煨的橘子;要不然就是被切成幾節,丟進去的甘蔗!坐在灶前,映著火光,除了劈啪的燒柴爆裂聲響,就是陣陣傳來的水果清香,勾著饞蟲,讓恍如跳豆的我可以穩穩地等待。
這裡除了平常的飯菜烹煮外,印象最深的就是逢年過節時,阿嬤媽媽們在這殺雞除毛割頸製雞血、搗米磨製濾糊做年糕、絞肉拌餡洗腸灌香腸、堆粉和水摻紅搓湯圓、洗葉煮料紮繩綁粽子、舂米拍擊搗糊壓龜粿,一道道年節的應景食物,滿滿地在我眼簾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埕」,是平常曬穀製乾菜的地方,也是孩童最常嘻笑玩鬧的地方。空地夠大、旁鄰菜園、內通房間,根本就是天然的玩樂場所。跳房子、打彈珠、扮家酒、彈ㄤ標、捉迷藏、紅綠燈、木頭人、老鷹抓小雞、竹槍水槍攻防戰、還有放煙火。這裡孩子玩得高興,大人也在旁邊做事忙得安心,在哪都可以瞥見我們的身影。
飯廳再進去就是小叔叔和小姑姑的房間,還有當年我們的大通席。電視放這,還記得阿弟把任天堂紅白機拿回來阿嬤家,幾個堂兄弟一起玩著超級瑪莉的情景,或坐或趴,看著電視前方的戰況非凡,聽得當時製作還略顯單調的配音,卻聽著興致盎然,爭著「換我啦!」「你剩下幾命?」「還有一次啦!」的種種紛爭。
洗浴間很特別,屬於半開放式的空間,還記得是磨石子地跟磨石子浴缸,冰涼涼地,隔著外頭是一大片翠蒼蒼的庭院隔籬樹,繁繁密密,望不到外面,外面也探不進來,不過大抵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吧!半露天洗澡的滋味還挺特別的,反正當時還小,倒也沒特別的忌諱,只是覺得清涼,尤其在夏日的午後!
房間後方稍遠處是豬欄牛棚,家裡總養著一頭大水牛,灰呆呆的,看著牠悠哉閒適的樣子,總忍不住想拿牧草逗弄牠,有時逗弄到牠就一口咬住,突地扯將過去,我們因為重心不穩,跌個四腳朝天,屁股摔個正著,卻又沒臉回去哭訴,只得灰頭土臉的跟牠擺鬼臉,精神勝利一番。
還記得有一次去田裡,大人在遠方忙收割種稻除草,我們則在牛的旁邊團轉,或是在牛車上跑跳,一會上一會下,忘了是誰提議?想學著牧童騎牛般瀟灑,戴著斗笠叼著牧草拍擊。可是看了老半天,要怎麼上去?還真多虧我們家這頭牛夠溫馴,要不然憑著我們的折騰方式,可不得了!
一個是拉著牛的尾巴,想當成攀繩攀上去,可惜怎麼抓也抓不住,再加上沒有落腳處,算了!一個異想天開,兩手拉著牛的雙角,腳踩著牛的鼻子跟臉,硬是蹬了上去,這是我們家的皮猴子!一個依樣畫葫蘆,想著都有人上去了,也躍躍欲試,這是我,可惜只踩到臉,就被受到驚嚇而趕來的大人抱下!
晚上回去這頓竹筍炒肉絲,吃得還挺足的!此起彼落的哭聲襯著夜色,蛙鳴鳥叫蟲吟,風吹過搖曳的暗影似乎也在暗暗地點頭,呼嘯而過的風兒,也在呼著「該打!該打!」儘管皮肉痛痛,但是心裡卻也留住了遺憾,怎麼不慢幾分鐘到,就可以嘗到坐在牛背上的滋味了!
當然不僅僅如此,還有焢窯、爬樹、扔擊撿蜂窩、園裡抓菜蟲、河裡撈魚蝦、數也數不清的點滴回憶,家裡都男丁的關係,我也跟著玩瘋成了假小子,黑烏烏的一片,除了頭髮長一點,連個性也野的沒藥救,想當年連上幼稚園都可以爬上屋簷去,真是多虧阿弟調教有方啊!
點滴回憶心頭起,沒想到細細品味起來還真不少,只是這份場景,只能在夢裡回憶裡,偶而夢迴繚繞,心底悵然了!
思達迪國際教育機構 官方網站
思達迪教育機構 粉絲頁
NancyWei魏美棻 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