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瑜伽教室後的第一個關鍵動作,是撥開臀部上的肌肉。
走進瑜伽教室後的第一個關鍵動作,是撥開臀部上的肌肉。
嗯,你沒有看錯,是「撥開臀部上的肌肉」。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無論是坐在瑜珈墊、瑜伽磚還是瑜伽枕上,當我們坐下來,把腿盤好後,下一個動作就是開始撥臀部上的肌肉,先撥一邊,再撥另一邊。
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瑜伽是從好好地站、好好地坐和好好地躺開始的。
以坐來說,倘若你要好好地坐,首要之務,是先找到坐骨。坐骨在哪裡?你的臀部上的肌肉再往內的骨頭,那就是坐骨
找到坐骨,沈沈地往地底下扎根,成為一切的基礎,順著髖關節讓大腿到膝蓋的力量順勢往下,然後脊椎往上拉起一直到頭頂,形成上下平衡的兩股力量(變成頂天立地的好孩子了,哈),接著抬起肩胛骨再往後放下,放鬆肩膀、眼睛、臉部表情、嘴吧、甚至舌頭……
這個動作跟你是胖是瘦沒有關係,跟你臀部上的肌肉是多是少沒有關係,跟你練習的時間長還是短也沒有關係,舉凡是坐著的動作,你會發現,每一個人,不需要被提醒,只要坐下來,我們就開始撥動臀部的肌肉,然後找到坐骨,把自己坐正。
從這裡開始,一切從這裡開始。
以瑜伽的「坐」來說,坐骨是那個起始,是一連串阿拉伯數字的1,是26個英文字母的A,是注音符號的ㄅ,你沒有先找到坐骨,你就不可能坐好,沒有辦法坐好,所有從坐姿開展的練習,都不必要了。
撥開臀部的肌肉很重要,因為這樣可以清楚地找到坐骨。
這個動作如此細微,已經完全內化成反射動作,與其說我們是為了找到坐骨而這麼做,不如說,我們在每一堂課的一開始就想要提醒自己,一切從零開始,每一次靜坐都像第一次,每一次練習都是新鮮純淨的小學生,一切,從找到坐骨、然後好好地坐著開始。
人活著不能沒有方向,無論願不願意,我們分秒都在往前走,什麼時候不許走了,不知道,由不得我們,可是要往哪裡走,那是我們的選擇,那是我們作為人的選擇。
可是方向是什麼?方向不是中立的,方向是被交互對照出來的,我的意思是,東方不可能獨立存在,沒有西方,東方的意義是什麼,而沒有了南方,北方怎麼樣都很難自圓其說吧?
當我們說「脊椎往上拉高到天空」時,倘若沒有先讓坐骨往下扎根到地底,這句話是徹底的空白而虛枉。
常常看到很多人,一直衝,不斷地拼,總是好努力啊,但到底要衝到哪裡去,究竟在拼什麼,要努力到什麼地步才算滿意?回頭看,還記得自己是從哪裡開始的嗎?一路上經過的那些不曾停下來片刻張望的交叉路口,確定都是無意義的轉向嗎?
我們正背對著的方向,不一定就是我們的起點,那未必就是我們的源頭,因為,此刻我們正奮力奔向的所謂目的地,未必是我們所以為、未必是我們所冀望、未必是我們真心所想擁抱。
沒有把坐骨端正好,每一個體位法都可以繼續練習,自己可能不自覺、別人根本不會發現,表面上看起來很像、彷彿很標準,但事實是:你正在費力蓋一個歪斜的比薩斜塔,而那甚至不是什麼意外的美好。
也許,時不時,我們該停下來,回過頭,看一下萬馬奔騰過而一切都還喧囂未定的來處,那遠方的風景,看起來,像是新生而未被塵世污染的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