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會樂器,不一定是因為沒有天分,很可能是學習法出了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能增加自信,發揮無限可能。每個人都需要適合自己的學習形態。
基於自己的個性思考,我覺得去音樂教室上課本身就是一件麻煩事,所以決定請老師來家裡。而且是三周上一次課的緩慢頻率,因為能夠樂於學習地持之以恆更重要。
不擅長的原因在「作法」
說到之前為何放棄演奏樂器,那是因為小時候受到拜爾挫折。不擅長腳踏實地累積單調的基礎練習的我,如果不練熟無聊的練習曲就不能進入下一首的方式,對我而言是一種折磨。結果在家都不想練習,所以去上課也過不了關,最後放棄了學琴。
從此之後,我一直認為彈奏樂器是只有能夠忍受那種基礎練習的人,才能進入的特殊領域。
但是這次的「五十首練習曲」只要在有空的時候練習即可,不必痛苦練習枯燥的基本功。老師馬上就讓我演奏喜歡的曲子。幸虧老師採取這種通融的教法,所以課程完全沒有對我產生壓力。此外,老師會誇獎我「因為你看得懂譜,所以進步得很快」,令我更有自信。
仔細一想,我從前受不了的是拜爾那種「學習方法」,彈琴本身並不痛苦。我並不是不適合練琴,而是不適合拜爾那種學習方法。近幾年來,鋼琴的教導方法好像也有所改變,不再只是拜爾這個單一選項,如果是不同的學習方法,說不定我也能夠更樂於彈琴。
即使做什麼力不從心,也未必是沒有該領域的天分,經常只是「作法」不適合自己而已。儘管某一種作法不適合自己,也不見得自己沒有那方面的才能,或許用別種方法就會更順利。
就算在學習的路上受挫,也不要消極地認為是「自己不適合」或「我沒有這種才能」而放棄,換個想法覺得「只是這種作法不適合我而已」,就可以免於情緒低落。天底下沒有「不適合學習的人」,只是你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已。
樂天和UNIQLO表示,要將英語作為公司的官方語言。今後想必會有更多企業陸續提出同樣的方針。如此一來,人們會越來越迫切地需要具備英語能力。儘管為數眾多的人投注精力,奮力學習,實際上學好英語,運用在工作上的人卻少得可憐。話說回來,明明從國中就幾乎每天學習英語,為什麼還是說不好英語呢?
拿出練習成果全力以赴
有的運動選手在比賽前的採訪中說「我沒有具體思考要怎麼比賽,只是拿出所有練習的成果,全力以赴」,但他們不會不思考自己要以什麼為武器,以哪種策略比賽,就正式上場參賽。他們一定會確實研擬比賽對策。
越強的選手、越優秀的球員,越會仔細思考自己的武器是什麼、該怎麼做才能獲得好成績,而不只是悶著頭磨鍊技術。學習也是一樣。自己有哪種進攻手段呢?為了決定自己的作戰形態,必須思考該磨利的武器是什麼。
我問一名在高一TOEIC(滿分是九百九十分)考九百分的人:「你是怎麼念書的呢?」他說,他會買官方的問題冊回來解題,將自己需要的語句彙整於筆記本,製作自創的單字慣用語冊,然後反覆練習,直到能夠運用自如為止。他做的事是解題、製作筆記、反覆練習。這屬於腳踏實地的學習法。不過,他做筆記和反覆練習的方法是他才辦得到的「技能」。他的致勝法寶是那本筆記本。而他的戰術是基於官方的問題冊,製作自創的單字慣用語冊,然後反覆練習,直到滾瓜爛熟為止。
確切看清自己的武器是什麼,並且予以有效運用的人才能成功。因此,擁有自己的致勝招數和戰術,等於是領略了「獲勝的定律」。(本文摘自第一步‧孫蓉萍整理)
"即使做什麼力不從心,也未必是沒有該領域的天分,經常只是「作法」不適合自己而已。"
這樣學習改變了我
作者︰齋藤孝
1960年生於靜岡縣。東京大學法學院畢業。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目前擔任明治大學文學院教授。專攻教育學、身體論、溝通技巧。
譯者:張智淵
出版:大田出版(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