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裡,就應該把重心轉到短期內能做些什麼。用較短的期限思考,才能根據實際狀況採取行動。
我們不知道通膨率會不會平均每年達到三%,股市會不會每年上漲八%,我們是否能每年都存下一○%的薪水(或薪水會有多少),何時可以退休(可能沒得選擇),或是退休後的生活要花多少錢,甚至什麼時候會死。
我不只一次見證顧客的人生出現戲劇化的轉變(有好有壞),而脫離了他們原先的理財規畫。有一對夫妻決定每年十八萬美元的所得要存下一○%,後來妻子的事業一飛沖天,他們的收入增加一倍,整個財務計畫也改了。另外一對夫妻的理財目標是退休後搬到巴拿馬養老,但其中一方後來愛上別人,兩人就離婚了。
導致計畫生變的因素還有失業、繼承、牛市……面對現實吧!有時一通電話就會徹底改變你的人生、計畫、責任義務,甚至你的資源。
想長遠結果 做短期計畫
只要你很清楚你的目的地在哪裡,就應該把重心轉到短期內你能做些什麼。請你專心於未來三年,用比較短的期限來思考,能鼓勵我們根據實際狀況採取行動。這樣遠比擔憂未來十五年(或只有五年)會發生什麼事更高明。記住: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會怎樣。
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得努力活在當下。當下是我們唯一可以存在的時間,只有活在當下,我們才會專心感受身邊發生了什麼事,包括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可以根據這樣的體會採取行動,而以現況為依據的理財規畫,結果通常比較理想。
設定好路線,心裡清楚這個路線一定會出錯,隨時做好修正路線的準備。記住,這個不斷修正計畫的過程(而不是已經做好的計畫)將讓你朝著目標前進,避免行為差距。
我們常常被大量資訊轟炸,從股市漲跌的報導,到核子意外、國外革命的新聞頭條;但其實重點只有一個:沒有人真的知道這些新聞事件的真實意義。
當遇到不了解的事情時,人會產生焦慮及恐懼,於是為了掌控情況,我們往往執著於未來事件會產生什麼效應,即使那些效應不是我們能左右的。所以當你覺得情況失控,或是無法理解這世界將會變得怎樣時,記住三件事:
知道什麼是該專注的事
一、那些事情現在還不是問題。
當我開始擔心未來,我發現把焦點轉到我當下的生活很有幫助。通常我會發現當下這一刻,我並沒有任何問題。
我要聲明,我並不是意圖假裝眼前的事不會對我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我們毫無疑問,都需要處理那些疑慮,但是把這些擔憂與當下的日常生活分開來看,會有幫助。
二、關注你個人的經濟狀況,別再擔心全球經濟了。
如果專心管好自己的經濟狀況,很多事情還是在你的掌控之下。所以我才這麼愛引用美國知名投資者吉姆.羅傑斯的這句話:「任何有在存錢、投資、努力工作的經濟體,未來一定會勝過那些消費、借貸、又花錢的國家。」
如果我對經濟情勢真的太擔憂,我發現只要專注於自己的情況,就會有幫助。我可以設法多存點錢、投資自己的賺錢技能或事業(這些我還能掌控),而且我絕對可以馬上起身努力工作。
別管中國在做什麼、全球對美元的需求,或黃金價格如何了。雖然我們會擔心這些,但可以做一些能真正改善財務狀況的事,例如努力工作,或設法多存、多賺一點錢。
幸好,你能靠自己。雖然明智地決定如何投資很重要,但影響卻很難比得上努力工作和多存錢,更別說創業、重返校園,或是以各種方法重新投資自己了。
第三、記住你無法控制股市,但可以控制你的作為。
下次又覺得人生有太多事情要擔心、太多事失控時,記得把焦點擺在你做得到,而且能影響你個人經濟狀況的簡單事情上,就能再找回重心。
(本文摘自第六章.孫蓉萍整理)
真希望我第一次買股票就知道這些事
作者︰卡爾‧理查茲(Carl Richards)
《紐約時報》最受歡迎的財經部落格格主,也是專業理財規畫師、普拉沙達資本管理(Prasada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晨星顧問》(Morningstar Advisor)雙月刊專欄作家、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節目「股市錢潮」(Marketplace Money)固定來賓,經常在理財規畫的研討會擔任主講人。
譯者:林奕伶
出版:大是文化(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