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小時候都充滿好奇心,想了解這個世界如何運作,也會密切觀察周遭世界;但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變得只注意預期會看到的東西。
兩條年輕的魚游著游著,遇見一條年紀比較大的魚。他們游過年長的魚身邊時,那條魚說:「小夥子,早安,今天的水況如何啊?」兩條年輕的魚繼續游了一段時間,其中一條魚才終於問另一條魚:「水是什麼啊?」
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是,明明看到「水」──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卻視而不見,其實是經常發生的事。巴瑞和佛雷徹花了十星期的時間,教導學生如何在尋找意想不到的重要機會時,看到生活中的「水」。
我最近參加了巴瑞的設計思考工作坊,這是為研究生開設的一星期研習營,學生接到的挑戰是每個人都必須重新設計「約會的經驗」。在巴瑞指導下,學生找出各式各樣過去從來不曾注意的有趣問題。比方說,忙碌但又覺得無聊的男女朋友,以及想要分手的情侶會碰到什麼問題。
他們提出的解決方式反映出新增的洞察力。有個小組設計了「約會經紀人」的新行業,專為厭倦了每次約會內容千篇一律的情侶設計短程旅行。
重複動作讓觀察力鈍化
另外一個小組設計了「重新出發工具包」和「分手好夥伴」等工具,來協助交往中的男女結束不愉快的關係。學生在工作坊中學會以聚焦的注意力來觀察周遭世界,發現新機會,同時針對問題想出獨特的解決方案。
每個人小時候都充滿好奇心,想要弄清楚這個世界究竟怎麼運作,也會密切觀察周遭世界。但隨著年齡增長,自以為已了解世界,於是總是習慣尋找我們能夠辨識的形態。創辦 Palm Computing、Handspring 和 Numenta 等公司的霍金斯(Jeff Hawkins)在著作《創智慧》(On Intelligence)中指出,我們的大腦是天生的形態辨識機器,經常會以我們認為應該存在的事物,來填補沒有觀察到的部分。
於是,我們變得善於預測未來將經歷什麼樣的事情,然後也就真的經歷了我們所預測的經驗。
我們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轉移注意力的焦點,不再老去注意預期會看到的東西或發生的事情,尤其當碰到過往曾出現過的經驗時更是如此。
比方說,當我們做重複性動作時,例如開車或走在每天必經的路,我們會自然而然「關掉」注意力。我們通常只注意視線所及的事物,而不會把頭轉來轉去,獲取更廣闊的視野。此外,我們通常也只注意預期會看到的東西,因而忽視了似乎不該在那裡出現的東西。
最近我在家附近的雜貨店等候結帳時,無意中抬頭望了望;我已經來這家店購物不下千次了,卻直到那一刻才震驚地發現,雜貨店四周高高的窗台上,擺設了許多木牛、木雞,還有一綑綑稻草,完全呈現出一幅農莊景象。我問負責結帳的店員,這些是不是新的擺設,他笑了,說自從多年前開店以來,這些牛啊雞的一直都放在那裡。你瞧,上一段提到的幾個毛病,我全都犯了!
記錄觀察所得加深印象
很不幸,我沒有和兒子喬許受過同樣的訓練。喬許小時候,家父總喜歡和他們幾個兄弟玩遊戲,教他們細心注意周遭環境。每到新地方,家父就要三個小男孩把眼睛閉起來,然後考他們一些周遭環境的相關細節,例如房間裡有幾扇窗戶、天花板有幾盞燈。他們愛死了這個遊戲,也因此學會了隨時注意觀察,以防爺爺突然冒出一堆題目來考他們。
有敏銳的觀察力還不夠,你必須有效地記錄你的觀察,並且讓它發揮效用。藝術家會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保存他們的觀察,包括畫作、照片、舞蹈動作和文字,來表達他們的體驗。單單記錄所見所聞的動作,本身就能加深觀察在腦海中留下的印象。這是為什麼藝術和音樂課程這麼重要。
上藝術課不只是學會畫圖、拍照或雕塑而已,而是學習在觀察世界時,注意到更多細節,將觀察所得消化之後內化,然後選擇適當的媒介,來表現你的觀察心得。
(本文摘自第四章.孫蓉萍整理)
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創業訓練班
作者︰婷娜.希莉格 (Tina Seelig)
1985年獲得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博士,曾任職 Booz Allen Hamilton 諮詢、康柏電腦等公司,也曾創業,現為「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STVP)執行長,致力於高科技創業教育,鼓勵學生(尤其是工程科系)以創新方式解決世界上的任何問題。
譯者:齊若蘭
出版:遠流出版(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