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葉問」不但締造驚人的票房,更在華人世界掀起一股武術風潮。因飾演葉問一角暴紅的甄子丹,在影壇浮沉二十多年,究竟如何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他成功背後有何不為人知的奮鬥故事?對於成功,他又有著什麼樣的堅持?
對於電影「葉問」裡的甄子丹,那位拳腳勁朗有力的當紅武打明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沒有人會懷疑過去兩年多來,甄子丹因「葉問」票房告捷而暴紅,然而,「葉問」問世之前的二十幾年,那位還不怎麼紅的甄子丹,沉靜而孤獨的一面,或許更值得去認識。
四月底,描述關公「過五關、斬六將」的史詩大片「關雲長」,一上映就廣受注目,受注目的原因之一,就是這部片由功夫巨星甄子丹擔綱演出。
在影壇浮沉二十多年的甄子丹,因為「葉問」而終於嘗到成功的果實,這遲來的掌聲,讓甄子丹更懂得珍惜,也更戰戰兢兢。「葉問」一、二集不僅締造高達近四億人民幣的票房,並掀起一股學習中國武術、詠春拳的熱潮,以及甄子丹熱。但這份遲來的成功,背後卻是長達三十年的堅持與努力。
家學淵源,母親麥寶嬋是美國武術名家
甄子丹遺傳母親麥寶嬋(右)的武術天分,加上後天的努力不懈,終於成為功夫巨星。
三十多年前,在美國波士頓的中國城裡,天未亮,一位年紀才十歲的小男孩,當別的小孩美夢正甜時,他卻早早就抖擻精神,小手小腳,一招一式、嚴肅地比畫著。彷彿是少年方世玉一般,甄子丹武術的啟蒙恩師正是他的母親。「大家都知道甄子丹很能打,但是他們不知道我的母親更能打。」甄子丹幽默地說。
甄子丹十一歲時,全家由香港移民到美國,母親麥寶嬋女士作為新移民,不但在波士頓創辦了中國武術研究所,並在當地開設武館。後來,麥寶嬋甚至奪得世界太極拳錦標賽冠軍,美國最著名的武術雜誌《黑帶》,還將其評選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的武術家之一,她也是唯一入選的女性。
有如此優秀的母親,少年甄子丹也不負她的傳承與教誨,即使每天手掌都有新的血泡、不斷滲著血,年少的他卻不以為苦,樂於沉浸在練武的世界裡。「我很早就知道自己是『練武之才』,我學得很快,看完電影『醉拳』,回到武館,立刻就可以把整套醉拳打出來。」
有趣的是,小時候的甄子丹除了白天練功外,晚上還得跟著音樂家父親練琴。彈鋼琴手指要放鬆,練拳卻恰恰相反。甄子丹回憶當年一邊習武一邊練琴時的情景,「我不把鋼琴練好,我爸爸會拿著棍子敲我;我不練功,我媽媽又拿另一根木棍打我的腿。」
在美國唐人街長大的甄子丹,少年時代簡直就像小一號的李小龍。「我會用掃把自製雙節棍,然後戴上墨鏡,穿上袖尾翻白的黑色唐裝上學。」沉浸在李小龍旋風裡的少年甄子丹,除了天生是練武奇才外,愛作夢的他更是對武術充滿熱情與理想,不滿足於一門一派,他常背著母親,四處拜師學藝。「母親學校裡的課我經常曠課,跑去偷學其他武術學校的課。」不斷學習新的派別,無論跆拳道、拳擊、空手道等,甄子丹都像海綿般迅速吸收,期待有朝一日,成為功夫之王。
抱著對武術的滿腔熱情,十六歲時,甄子丹單槍匹馬,回到武術的故鄉中國,並進入著名的北京什海體育運動學校,希望能找到武術的真諦。當時,中國流行體操化的武術訓練方式,讓甄子丹體悟到,「套路(強調形式的武術)只是表面的東西,武術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反璞歸真,走向真實的搏擊、搏鬥。」
有了「真功夫」的體悟後,甄子丹因緣際會遇上正在尋覓硬底子功夫演員的「醉拳」導演袁和平,兩人一拍即合,開啟了甄子丹的功夫電影生涯。「每一部電影,我都要求要有所突破。」甄子丹對武術的熱愛,展現在功夫電影裡超高標準的武術要求,著名的香港電影影評人魏君子,即形容甄子丹是「武癡」。
早在二十多年前,當時香港的功夫電影仍然相當保守的環境下,甄子丹已經嘗試將許多現代、時尚的元素,加入傳統武打電影之中。如一九八五年上映的「情逢敵手」,甄子丹就將在美國流行的霹靂舞與傳統的武術、雜技融合在一起,創作出全新的動作娛樂效果。
「這樣的前衛與創新,或許跑得太前面了,當時的市場還不太能接受。」甄子丹解釋。
自導自演,電影叫好卻不叫座
一九九○年由袁和平執導的「洗黑錢」,是甄子丹首度掛名武術指導的動作片,他打破了傳統功夫片的套路模式,融合現代格鬥與中國武術招式。魏君子表示,加入袁家班的甄子丹,不像成家班(成龍領導的電影班底)、洪家班(洪金寶領導的電影班底)背後有龐大的財力、人力支撐拍攝大場面,但是他仍嘗試在有限的條件下創新的可能性。
例如一九九二年由徐克執導的「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中,和李連杰對打時,甄子丹設計了非常經典精采的橋段,用布棍(把溼布當成棍子)與竹棍對打,化柔為剛的布匹,在納蘭元述(由甄子丹所飾演)的手中變成無堅不摧的武器,此布棍設計也被認為是動作武打電影的十大經典場面之一,甄子丹也因此入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我從來不會重複自己」,這是甄子丹對自己的要求。為了不斷突破,甄子丹甚至嘗試當起導演,自編自導自演。一九九六年、九八年,他前後拍了兩部前衛、風格強烈的電影「戰狼傳說」與「殺殺人、跳跳舞」,遺憾的是,電影叫好卻不叫座。拍攝第二部時,由於遇上金融風暴,投資人紛紛收手,沒錢的甄子丹卻不放棄,甚至借高利貸,堅持讓戲殺青。
談起那段被高利貸追著跑的日子,甄子丹坦言壓力很大,「我抽菸排遣壓力,菸癮越來越大。」後來有一天,甄子丹的母親到片場探班,突然跟甄子丹說:「我跟你比一比吧!從今天起,我戒掉喝了三十年的茶,你只要戒掉才抽了三年的菸,看誰贏!」果真,麥寶嬋從那天起就不喝茶,甄子丹也從此戒了菸。
從十九歲踏入電影圈,幾乎每年都參與電影或電視演出的甄子丹,有著「實而不華」的硬底子真功夫,卻未得到相應的注視與回應。而未能像成龍、李連杰一樣,一步登天、少年得志,在兩強的光芒籠罩下,甄子丹的身影雖然顯得黯淡,即使付出與回饋不成正比,但他對功夫電影的熱情與理想卻始終不變。
要求完美,一個鏡頭反覆拍攝一整天
甄子丹除了是個「武癡」外,還是個「電影癡」。「他比我還愛電影」,「葉問」導演葉偉信這樣形容甄子丹,「他可以為了一個鏡頭,反反覆覆拍攝一整天,要求做到完美。」葉偉信說,「這應該和他從小練武有關,練武,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做到正確。」
彷彿是老天爺在考驗甄子丹似的,他的熱情,竟然一堅持就長達二十年,直到○八年底的「葉問」上映,甄子丹才真正得到他應有的掌聲。如此漫長的堅持與等待,一般人早就放棄了,尤其對武術演員來說,職業壽命更是深受年紀體力所限制。葉偉信觀察,「練武之人或運動員都有一個特質,必須『永不放棄』,才能入這一行。如果因為很辛苦就放棄,那從一開始就成不了運動員或武者了。」
對於如何做到「永不放棄」的精神,甄子丹笑笑回答,「我每次會告訴自己,如果這一部片不成功,那就等下一部嘍!」
甄子丹堅持完美、不斷創新的同時,卻又堅持反璞歸真。尤其當現在的功夫電影,幾乎部部都仰賴電腦特效,但甄子丹卻始終如一地堅持「實拳實打」。
在其主演的「殺破狼」裡,他就堅持完全不套招,不依靠道具、攝影借位、電腦特效,每一拳、每一腳都是真的往對手身上使勁。「所有東西都可以假,情不能假,武功不能假。要真功夫、真感情,才可以打動觀眾。」甄子丹始終如此相信。
因為堅持實戰實打,甄子丹全身上下都是傷。「拍片時,有時會覺得,再這樣下去命都快沒了。」不過俗語云:「好了傷疤忘了疼」,傷勢一復元,甄子丹的衝勁又回來了。「我真的沒有那麼老,我的速度、動作還不錯,我還可以繼續打下去!」
大器晚成,葉問的成功終於證明實力
遲來的成功,讓甄子丹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重視家庭的甄子丹,儼然成為新好男人的代表。
甄子丹的拚勁與不放棄,讓捧紅張國榮、周星馳的著名香港監製黃百鳴也深感佩服,「子丹很多電影,都打得很精采、夠勁。但是,問起在哪部戲裡他演的角色叫什麼?觀眾卻不記得。他需要的是一部宗師等級的劇本。」因此,「葉問」一片就是黃百鳴特地為甄子丹量身打造的作品。
與其說是「葉問」給甄子丹帶來了成功,還不如說甄子丹終於通過「葉問」,證明了他堅持與永不放棄的成功精神。也因為大器晚成,讓甄子丹比起少年得志者,更多了一份成熟與智慧,對於這份遲來的成功,他更懂得珍惜,「我明白作為一個演員,不能陶醉於一時的成功,需要永遠保持進步。」
「葉問」一片也讓甄子丹體會到電影的社會影響力,「我碰到好多移民海外的父母告訴我,他們的小孩看完『葉問』後,竟然主動要求要學習中國歷史。」甄子丹赫然發現,「功夫電影影響我一生,自己拍的電影也可能對年輕人產生影響。」戲如人生,人生如戲,葉問與甄子丹,超越時空、二位一體,因而讓世人同時認識了功夫巨星甄子丹與一代宗師葉問的成熟與大器。
甄子丹
出生:1963年
出生地:廣東
學歷: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武術隊中學
最喜歡的武器:雙節棍
個人座右銘:勇者無懼
偶像:李小龍
演戲、導演、武術指導皆表現傑出
1982年 贏得美國武術冠軍,曾被《Inside Kung-Fu》雜誌列為最年輕的殿堂級武術家之一
1993年 「男兒當自強」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1994年 「洪熙官」提名香港金龍獎「最佳男主角」
1998年 「殺殺人、跳跳舞」獲日本「Yubari電影節」最佳年輕導演獎,以及第五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導演提名獎
2003、2004年 「千機變」獲得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2006年 「殺破狼」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2007、2008年 「導火線」獲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2009年 「葉問」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堅持自我,始終如一
1.堅持真功夫,實拳實打
完全不套招,不依靠道具、攝影借位、電腦特效,每一拳、每一腳
都是真槍實彈地對打。
2.堅持創新
為傳統中國武術加入現代元素,將霹靂舞、酷跑與傳統的武術、雜技融合在一起,勇於突破。
3.堅持超越自我
在電影中融入人文精神,柔中帶剛,由武轉文,不再只強調武勇,而有更多詮釋內心戲細膩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