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與報酬是銅板的兩面。我們最希望獲得的長期高報酬,一定會在某些時候伴隨著嚴重的虧損。面對金融海嘯後的新環境,投資人要如何了解自己面對的風險?
在我之前的理財書籍中,我耗費心力描述史上最嚴重的市場崩盤來講解風險本質。這些努力現在顯得多餘,在二○○九年,投資人已不再需要關於股票風險的解釋來說服他們。
衡量股票市場波動程度,也可說是風險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計算標普五○○指數單日漲跌超過五%的天數。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標普五○○已是表現最溫和的了。從○八年七月到十二月,美國大型價值股指數與小型價值股指數有二十五個單日漲跌超過五%的交易日,國際大型股指數則有二十三個這樣的交易日。在目前環境中,看來遍布風險。
正如尤金.法瑪所說的,「人生常有肥尾(Fat tail)事件」。其他人則常以「黑天鵝」指稱這樣的事件。對於風險的確切掌握,不僅是以統計方法分析資料,也在於擁有實用的歷史相關知識,特別是關於市場或甚至國家毀滅的歷史。正如我之前說過的,你愈了解歷史,就會愈少見到黑天鵝。
二%至五%間的風險
這些大多其實並不重要,對投資人來說,沒有比在過世之前就已耗光資產更嚴重的風險。要處理這個問題,需要長遠的眼光。不論是在金融、經濟、政治,還是軍事方面,歷史都是變化無常的。想以統計方法進行推算,恐怕有違基本常識。
在考慮過各個面向後,我發現對於不到七十歲的已退休人士的最佳風險分析工具是底下這一段話:以二%的提領比率,你的退休資產將能安然度過幾乎所有狀況,除非遇上災難性的社會結構崩潰與戰爭。在三%的比率之下,你或許仍是安全的。四%的提領比率時,你其實已經承擔相當風險了。假如提領比率達到五%以上,那麼你應該將大部分退休資產進行年金化。
在巨幅波動中,要記得的重點就是:即使是在瘋狂漲跌的日子中,也絕不會有股票的淨買入或是淨賣出。就算在把投資人殺得血流成河的大跌之中,每一股賣出去的股份都有對應的買家。在股價大幅躍進的交易日,所有買進的股份必然是有人賣出的。在市場重挫的日子,電視名嘴們常會提到,「市場上都是賣方」,而當市場上漲時,他們會說,「資金已經進場了」。這也是錯的。離開貨幣基金和支票帳戶進場買股的每一塊錢,必然對應於賣方賣股所得然後離場的一塊錢。
不以歷史報酬看未來
所有這樣胡言亂語的人都應被金融警察拘提到案。再強調一次,有賣方就必然有買方,反之亦然。改變的,只有市場交易成交時的價格。當出現關於某支股票的有利新聞或前景轉好時,急切的買家必須將價格調高到讓股票持有者願意賣出的程度。當出現關於某支股票的不利新聞或前景看淡時,價格必須下降到讓潛在買家認為自己倘若買進將獲得適足的報酬。
換一個說法,不論公司的前景有多麼看好,一定存在一個價位,在這個價位之上買進,買家將無法獲得適切的報酬;不論公司的前景多麼暗淡,一定也有一個價位,在這個價位之下買進,將可獲致誘人的期望報酬,即使實現的機會很低。
投資人應盡可能多了解股票與債券的歷史報酬,其主要目的在於讓投資人得以度量風險。以歷史報酬來預測未來報酬相當不可靠。絕對、永遠不要以過去報酬推斷未來報酬,特別是當最近回顧,發現過去報酬特別高或低的時候。
每當政治與經濟情勢極端動蕩之際,市場看起來會遍布危機。這將會壓低股票與較具風險的債券的價格,但也同時拉高其未來報酬。在這個時刻買進的股票與較具風險的債券,一般將帶來最高的長期報酬。在風平浪靜,樂觀看法充斥之際買進股票與較具風險的債券,一般將得到最低的長期報酬。
(本文摘自第二章,楊卓翰整理)
投資人宣言─教你如何建構一生受用的投資計畫(首圖)
作者︰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J. Bernstein﹚
身兼投資顧問、神經科醫師、經濟歷史學家、暢銷作家,《智慧型資產配置》與《投資金律》的作者。他也是資產配置期刊《效率前緣》的主編,也是效率前緣顧問公司的共同創辦人。《財富的誕生》與《漂亮的交易》是他另兩本關於經濟史的著作。
譯者:綠角(綠角財經部落格格主)
出版:財信出版社(2010年11月)
一生做對一次投資:散戶也能賺大錢
作者︰尼可拉斯.達華斯
譯者︰陳儀
出版:方智
內文簡介︰結合了基本面、技術面的方法,他發展出箱形理論(Box Theory),最後淨賺了200萬美元,《時代》雜誌還將他的致富過程做成專訪。之後他寫成這本書並大賣,迄今仍是亞馬遜網路書店的長銷書。
王俊忠的小股民投資日誌:解讀股性、錢性、人性的第一本攻略書
作者︰王俊忠
出版︰高寶
內文簡介︰本書分為四大部分:觀念與市場現象、人性、心理、風險。最大的特點在於,從庶民散戶角度,細膩地觀察市場的各種面向,告訴投資人可為和不可為的陷阱,令人深刻體會商業與投資的觀念、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