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差力,指的是不需要破壞式創新,只要能在既有商品上專注用心,利用細微的差別作創新,就能達到提高銷售的效果。這相當困難,因為要從95分到98分的難度,遠比從60分到90分更高;然而,善用微差力是最有機會成功的,因為市場早已存在,毋需重新在新戰場打天下。
兩條原本只有差距一度的直線,當拉長到一公里後,那將會是不容忽視的差距;這個幾何數學道理人人都懂,但卻鮮少有人把它發揮在人生職場之上。日本著名的商業作家齋藤一人,就將這種日本人擅長在生活各層面創造新商機的關鍵,定義為:微差力。
曾連續十二年名列日本十大納稅人排行榜的齋藤一人強調,日本人大到整個都市計畫,小至季節限定商品,總能在每個細節上製造引人入勝的趣味,就是微差力的發揮。他特別指出:「微差等於大差」,意即微小差別,其實會造成極大的差距。
差異化 有優越性才能形成競爭門檻
微差力,這與行銷界過去一向主張的「破壞式創新」明顯不同,它指的是不需要大破大立,而是強調要能在既有商品上專注用心,利用細微的差別作創新,就能達到提高銷售的效果。
集團營收已直逼五十億元的王品董事長戴勝益即指出,所有創意都不是憑空大翻轉,而是在別人現有基礎上增加一點點,創意是依循前人步伐,在細節中求進步,只要多一點點努力,就會有所不同。
但這才是最難的,「因為要從九十五分到九十八分的難度,遠比從六十分到九十分更高。」三商家購總經理邱光隆指出,而這其實也是多數人會想破頭尋找破壞式創新的原因,但利用微差力,反而最有機會成功,因為市場早已存在,毋需重新在新戰場打天下。
微差力為何如此重要?來自台灣,在早稻田大學專攻感性工學的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蒼井夏樹即指出,「世界是平的」時代來臨,導致各行業的競爭更白熱化,唯有持續不斷做出差異化,才有勝出的機會。
不過,差異化絕非天馬行空的創意,戴勝益認為,差異化的優越性才能形成競爭門檻。他指出,刻意製造差異化對企業或個人也可能是種傷害,「你可以標新立異,但不見得會被認同。」因此,差異化必須建築在「你發現了你創新的和原有的中間的關聯性。」差異化的優越性,才會形成微差力。
小改良 日本人是微差力最佳實踐者
日本人正是微差力的最佳實踐者,就連每年初固定出版的工作日誌,日本人都有本事不斷帶給消費者驚喜。舉例來說,某一年的最大改變在於,設計了「周日開始」與「周一開始」兩種版本,以分別因應習慣以周日與周一為一星期第一天的使用者。
再如工作日誌中都有虛線交錯形成的方格,但在過去的設計上,交叉點不見得剛好在虛線上,而是不規則的落在虛線的空隙之間,設計師參考使用者的意見,讓交叉點一律都能準確無誤地落在虛線正中央,呈現出確實的正十字交叉點。而方格的大小,也逐步從四公釐先調整為三.四五公釐,再放寬到三.七公釐。
有意思的是,日本就有專門的工作日誌設計師,他們每一年進行設計時,都還是會仔細閱讀使用者意見調查表後做微調。蒼井夏樹即指出,因為他們認為持續不斷的改良,是很重要的工作。
「○.二五公釐的改良」、「正十字虛線交叉點」,這些微小到肉眼根本分辨不出來的改變,卻成了這家日本出版社從六成市占率,在五年內擴大到近八成的關鍵。
在台灣,自行車工業則堪稱微差力的代表。自行車手把調低五度,能讓登山車騎士爬坡時降低阻力,自行車價格也立刻從三千元拉高到一萬元;自行車支架重量從九百公克降到七百公克,原本一萬元的自行車,就能賣到五萬元。國內碳纖維車架龍頭業者之一的瑩信工業總經理李世鵬即指出,一輛自行車有一百多個零件,在台灣就有一百多家工廠專司生產,分工之所以這麼細,就因為些微的設計差異,就足以讓自行車價格翻倍上漲。
微差力,不只在商品設計上見得到,若在服務上用心,也能形成微差力。在日本,連端茶都有規範,必須將杯子的正面對向客人,何謂杯子的正面?就是杯子上有漂亮圖案的那一面,但如果是沒有正反面的咖啡杯呢?則杯耳應該要朝左 。
太古福斯汽車的銷售業務紀伯岳(左)不只為車主服務他賣出去的車子,連車主家人的其他廠牌汽車,也全數代勞。(攝影/陳永錚)
延伸性 從服務上用心創造好業績
或許你會不解,通常多數人習慣使用右手,因此咖啡杯的杯耳理應朝右才對。但日本規範朝左的原因在於,通常喝咖啡的人,不管加不加糖或奶精,還是會習慣性的使用右手拿起小湯匙輕輕攪動咖啡,如此一來,杯耳自然應該朝左,以便左手可以固定咖啡杯,也方便右手直接拿起湯匙攪拌。如此簡單的小動作,卻可能是讓一家咖啡店生意更上層樓的關鍵。
太古福斯汽車的銷售業務紀伯岳,五年賣出一千五百輛車,被封為「太古車神」,靠的也是服務的微差力。賣車服務有哪些微差力?紀伯岳把原來的銷售服務延伸為汽車顧問服務,他解釋說:「車主會遇到的問題,我全部負責解決。」
意思是,紀伯岳的服務對象並非他所銷售出去的車子,而是車主,這聽來似乎和其他汽車業務沒啥不同,但延伸出去的是,紀伯岳不僅處理自己銷售出去的車,就算不是他銷售的案子,他也義不容辭地代勞。
甚至,客戶想買其他廠牌的車子,紀伯岳也願意攬在身上。在紀伯岳的背後,有一張花了二十年建立的人脈網絡,這其中包括其他廠牌的業務、二手車商,紀伯岳說:「客戶要買其他廠牌汽車,我會介紹可信任的業務給他,也因此,同樣的,其他業務也會把客戶轉給我。」二手車商也因為紀伯岳的客戶量大,願意給他更好的收購價以及代為尋找符合客戶要求的二手車。
既然微差力如此重要,那該如何養成呢?戴勝益認為,微差力是先天的敏感度加上後天的同理心,也就是說,這與個人的先天性格是有關的,但別氣餒,戴勝益也同時指出,透過訓練,後天培養的重要性更高。
首先要認清的是,問題是微差力的基礎,每個微差力的起點,都是從找問題開始著手,因此,讓找問題成為一種本能,是養成微差力的第一步。但這其實是困難的,因為一直以來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在訓練要接受測驗,而非構想測驗,我們被訓練要避免問題,而不是主動搜尋問題。
要如何找出問題?觀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多數成功的設計師尤其重視「現場體驗」,親自了解使用場域,觀察使用過程中有沒有需要改善等,再從使用者需求的研究洞察,對產品至微細節精準掌握,發掘被忽略的設計原點。
此外,有個簡單的動作能幫助你找問題,就是一直問「為什麼?」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李仁芳即指出,大多數的人都安於舒適圈,都認為生活就是一成不變,甚至鄉愿的覺得「本來就該如此。」但許多有創意的發明,都是從生活找點子,去解決一般人可忍受的不便利,而這些就來自於創意者肯對現狀提出「為什麼?」
找問題 從生活找點子解決不便利
找出問題後,第二步就可從有類似問題的地方找想法。舉例來說,如果你正設計的科技產品有「定向」問題,不妨試著問自己,還有誰有定向問題,你會回答:水手、飛行員、探險家,或者困在迷宮裡的老鼠……。兩年取得六十一項專利的遠東科技大學機械所研究生莊庭杰,拿下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銅牌獎的濾油盤子,就因聯想起砂石車利用車斗(註:砂石車用來卸砂、擋砂的控制板)控制傾倒砂石的畫面而有此創意。
到此為此,你的微差力養成其實已完成了一大半,接著,你必須將構想組合並形成解決方案,再進一步評估其優、缺點。這時,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你必須開始接受所有的惡評。「如果你的想法包含了你的自尊心,那你麻煩大了。」同時擔任文化大學想像力實驗室主任的蒼井夏樹如此指出。
戴勝益也表示,在王品集團任何一個新品牌的誕生,都必須經歷由二十多位主管組成的高層會議的嚴格洗禮。他表示,所有王品人都清楚,任何評斷都不為否決構想,而是要讓構想更精煉。
此外,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能幫助提增微差力的辦法,邱光隆即指出,不要讓自己太過忙碌,每天一定要留給自己獨處的時間。李仁芳也認為,跨界思考往往是微差力的最佳途徑,因此盡可能與不同領域的人對話,嘗試閱讀與工作領域無關的書籍,都能幫助增加微差力。
一度、一公分,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變,卻可能帶起驚人的力量。在「世界是平的」這個時代中,微差力將會是最重要的一項競爭力。
▲點選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