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1930年代的大蕭條不會再現,我們卻落入了蕭條經濟。先進大國從未想過自己一直無力創造足夠的支出,以維持勞工就業和工廠運轉。全球經濟已經陷入難以想像的窘境。
世界怎麼會變得這麼危險?蕭條經濟(depression economics)回來了是什麼意思?基本上,這表示兩個世代以來,經濟的需求面失敗,首次明顯限制世界許多地方的榮景。需求面失敗,是指民間支出不足而無法利用可用的產能。
我們還沒有準備接受這套說辭。「供給面經濟學」的那套蠢觀念,是種怪異的教條,要是沒有投合媒體編輯群及有錢人的偏見,根本不會有什麼影響力。但是數十年來,經濟思想的重心,逐漸從經濟的需求面轉移到供給面。
現實世界中,面對衰退時,價格不會迅速下跌,但經濟學家沒辦法就背後的原因取得一致的看法。結果激發了一連串苦澀的學術論戰,使得衰退以及如何發生的整個主題,變成專業地雷區,愈來愈少經濟學家敢涉足其上。民眾自然做成結論說,經濟學家不懂衰退,或者需求面的藥方已經信用掃地。事實上,面對目前的困境,老牌優良的需求面總體經濟學能夠提供很多東西,但它的擁護者缺乏自信,批評者卻火力強大。
創造足夠的需求
世界現在需要的是救援行動,而且在我寫這段文字時,全球性的經濟衰退愈演愈烈。首先,我們需要處理眼前再明顯不過的危險,世界各國決策官員需要做兩件事:促使信用再度流動,以及增進支出。
信用緊縮背後的原因,是人們對金融機構的信心減低,以及金融機構本身的資本耗蝕。人們和機構(包括金融機構)不想和任何人往來,除非對方有很多資金,能夠履行承諾。可是這次危機,已經全面耗蝕資金。
解決之道顯然是注入更多的資金,其實這正是歷次金融危機的標準反應。一九三三年,羅斯福政府透過復興金融公司購買特別股,讓銀行增資。銀行經營如有獲利,必須優先分配給特別股,再分配給普通股。
促使信用市場解凍
一九九○年代初,瑞典發生金融危機時,政府介入,提供相當於該國GDP四%的額外資金給銀行,交換持有部分股份。瑞典GDP的四%,相當於今天美國的六千億美元左右。九八年,日本的銀行紓困行動,買了超過五千億美元的特別股,相對於日本GDP的比率,約合美國注入兩兆美元的資金。這些例子中,提供資金都有助於恢復銀行的放款能力,促使信用市場解凍。
美國和其他先進經濟體,現在也展開類似的金融紓困行動,只是部分由於布希政府的意識形態作祟,太晚才動作。雷曼兄弟倒閉之後,財政部起初準備向銀行和其他的金融機構買進七千億美元的問題資產。可是大家都不清楚,這對眼前的情勢能幫上什麼忙。慌亂了三個星期之後,最先是英國,接著是歐陸國家,美國跟在其後,把計畫改成增資案。
但是這筆錢是不是足夠轉危為安,似乎不無疑問,理由至少有三點。第一,即使全部七千億美元都用於增資(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小部分投入),和日本的銀行紓困行動相比,相對於GDP的比率還是太小。第二,現在還不清楚會有多少紓困金額流入影子銀行系統,這是問題的核心。第三,我們不清楚銀行是否願意把錢放貸出去,而不是抱著不放。
(本文摘自第十章)
■面對失靈的年代
作者︰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現任職普林斯頓大學,
教授經濟學與國際事務,也是《紐約時報》專欄主筆。
1994年克魯曼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時,
準確預言亞洲經濟繁榮僅是假象,隨後因亞洲金融危機發生而聲名大譟。
此外,他率先將不完全競爭與規模經濟等概念,引進國際貿易理論,
並在24歲時構築出匯率危機的初步模型,成為該領域的開宗祖師。
譯者:羅耀宗
出版:時報(2009年4月)
■減稅圖利了誰
作者︰保羅.克魯曼
譯者︰周翠如
出版:時報
內文簡介︰
作者表示:「減稅像注射嗎啡」,減稅必須通過層層的審核、立法,
很難立即解決短期內景氣的問題。以布希減稅政策為例,
雖然試圖降低所得稅,但綜合稅卻不變,
說穿了,減稅案是對富人有利,而非造福中產階級。
■衝擊波×2:次貸風暴與全球化造就的世界經濟大崩壞!
作者︰辜朝明
譯者︰戴文彪
出版:財信
內文簡介︰作者以日本因應經濟泡沫破滅的經驗為核心,
針對兩大衝擊波提出因應之道。
他提出「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新思惟:
不景氣不純然是景氣循環,而是民間競相減債所引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