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希望找有思考力的人才,已是職場新趨勢。如何訓練你的思考力?
以個案討論訓練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聞名的政大企管系教授司徒達賢,為我們拆解他上課的方式,告訴你,思考力是如何被建構、深化的。
升學競爭使得許多人在學生時期,就養成死背題目和答案的習慣,一旦遇到沒見過的問題,往往束手無策。尤其在工作場域上,各式各樣的問題每天都會出現在眼前,解決問題,除了憑藉已經具備的知識之外,更需要靠「思考力」。
日本趨勢學家大前研一不只一次地提到,思考力將取代專業力與執行力,成為企業擇才的第一要務。
大腦的能力可以透過訓練強化
從微軟等一些外商公司的徵才考題上,可以略窺趨勢的走向,「如何移動富士山?」「全美有多少加油站?」看起來很無厘頭的問題,也猜不出標準答案是什麼,但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考應徵者的思考力。
企業不希望找到一名只會死背答案的員工,公司真正要看的是應徵者的思考方式,答案是其次,想法才是關鍵。
那麼,「想法」、「思考力」可以經由訓練強化嗎?
科學家的研究發現,腦是可以透過學習、訓練來強化其功能,而大腦皮質層中,相當於思考決策中心的「前額葉」神經細胞,也可以透過練習來強化。
《今周刊》這次分別拆解了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愛爾達科技執行長陳怡君,以及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四位不同領域的專家與大師的大腦學習策略,發現他們對於前額葉的訓練也不少,擁有很強的思考力,是他們能有效解決任何問題,成就地位的關鍵。
就像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從小就刻意訓練自己唱反調,強迫大腦去思考、找到一個不一樣答案,結果造就了一個看得更廣、想得更遠的趨勢專家。
訓練思考是有方法的,大前研一還為了思考力的訓練寫了一本《思考的技術》,重點在於確實思考問題、建立思考習慣。
在台灣,政治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系教授司徒達賢以個案討論的方式,訓練出無數企業家;如高盛亞太區副董事長宋學仁、世界銀行副總裁林毅夫、裕隆集團副執行長徐善可、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等,都是他從前博士班的學生。
不少CEO經過司徒達賢訓練後,大腦的潛力整個被提升,過去曾運用過的邏輯思惟,甚至所有解決問題的經驗、學理基礎,統統從記憶的深處活化起來。
企業老闆們的思考力受到啟發後,深感這一套訓練的好處,甚至有人把它帶回企業,運用在員工的會議。
訓練推理能力 提升思考力
個案討論到底是怎麼被進行,而有助於思考力的提升?
「它是一種推理能力的訓練。」司徒達賢說,個案討論時,沒有標準答案,每一個人對問題都會有很多想法;這些想法的背後都有很多推論的過程,每個人想到的因果關係、前提假設不一定一樣,推論過程一定有其不完整的地方,也有其獨到之處,可能五個人得出五種不一樣的結論。
於是在課堂上,透過開放的討論方式,去追究每個人獲致結論的過程;究竟是對問題的詮釋不一樣、強調的目標不一樣,還是對因果關係的認知不一樣?哪個地方不一樣,造成自己和別人的結論不一樣?別人比自己多考慮了什麼?自己又比對方多考慮了什麼?
司徒達賢強調,即使是發現別人沒有考慮到什麼,也是一種成長與進步。就是在這種不同推理過程的不斷比對之中,深化了每個人的思考。
在課堂上,司徒達賢很熟練地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並且要確保每一位學生都知道上一分鐘大家在講什麼。
司徒達賢說,「當我發現有學生講話不是很清楚,會被別人誤解,我就找其他同學來問;結果發現才講完不到兩分鐘,每位聽者的詮釋即有七、八種,就表示講的人沒講清楚。如果一件事大家都聽懂你沒聽懂,那表示你聽力有問題。」
因此,所有人在上課的過程必須非常專心,盡全力去聽、去想、去分析、分辨,很快地去造句,因為下一個被抽籤上來講話的人可能就是你。這一種上課方式,給學生很大的壓力,但收穫也很多。
擔任過多家企業諮詢顧問的白崇亮,曾經在接受《今周刊》訪問時,提到上司徒達賢教授個案討論課所受的訓練,對他後來的工作有很大幫助。
「五分鐘」練習抓重點的能力
「當顧問的人不見得比客戶多懂什麼,但要有本事在很複雜的問題討論過程中,先一步看到可能性在哪,並引導客戶。」事隔將近三十年,當年課堂上討論、思辯的熱烈氣氛,白崇亮依然印象深刻。
其實,一堂司徒達賢的課,訓練的不只是推理能力,透過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也有機會去展現口頭的表達能力並同時練習聽力。同學對一個問題的陳述如何講得清楚,旁邊的人如何能聽得很仔細;這就是同時在訓練表達和聆聽的能力,當然在上課之前,得先熟讀個案抓到重點,才能在課堂發表意見。
這是一門集閱讀、表達、聆聽、整合、批判、構思創意等思考力,加上提出不同意見勇氣,和接受批評胸襟的訓練。
腦神經發展訓練師、《全腦與學習》作者王秀園表示,沒有一個人的學習是只用到一部分的腦功能;當一個人能學習用到最多腦部位來解決問題,腦的運作就會更順暢,腦神經網路地圖也會愈建愈密。
至於司徒達賢開放式討論的鍛鍊,對企業管理者有什麼用處?
「把自己的意思講得很清楚,同時也能對別人講不清楚的意思有所體會,很快地抓到重點,這都是管理者必須有的基本能力。」司徒達賢說,「摘要五分鐘」是很重要的能力,如果摘不出來,就是對事情沒有理解透徹,有些人話講很多,但沒有重點,就需要這種訓練。
當然除了有像司徒達賢這樣的良師帶領,思考力的練習,其實是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要進行的。
大前研一在接受日本《東洋經濟周刊》的採訪時指出,想訓練思考力就需要多做思考,而不是急著得到答案。例如下班和同事吃飯,如果上網搜尋、或翻雜誌找人氣餐廳,其實都不會用到腦。要動腦,最好是問對方「你昨天吃什麼?」然後再找一家所有同伴昨天都沒吃過的餐廳。
掌握腦的活躍運作時間思考
會不會用腦,對一個人的工作成績造成極大影響;同樣地,上班族如何掌握腦的運作時間,也很重要。
日本醫學研究指出,腦內的思考和決策中心前額葉,容易受壓力或疲勞影響,因此早上睡飽之後、中午之前的十點至十一點左右,最適合做重要決策或需要邏輯思考的工作。
吃過中飯後小睡十五分鐘,也有同樣的效果。不過,不建議午睡超過三十分鐘,因為腦部會進入正式開始休息模式,會造成反效果。
此外,位於延腦上的A十神經,又稱為快感神經,這裡的細胞受到刺激會使我們產生快感,而且它形成回饋神經迴路,一旦得到回饋就會活絡起來。因此如果有升官發財等誘因,就會有興奮感。
或許升官發財不易操之在我,但也可以透過工作目標的設定,像是不用太花時間的小目標,當努力之後達到目標,快感神經就會得到刺激而更活躍;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累積,自然就完成了大目標,職場上無往不利,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睡眠好腦筋更清楚
人在睡覺的時候,腦內會製造人體和腦神經需要的蛋白質,以及讓腦平衡運作的化學傳導物質,因此睡眠非常重要。
但睡得久不如睡得熟,睡眠分成REM(眼球急速跳動)和非REM兩類。REM也就是淺睡,可以活化腦部,非REM則是深睡,可以讓大腦休息。淺睡加上深睡形成一個週期,持續約1.5小時。
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池谷裕二指出,睡眠時間最好是1.5小時的倍數,而且最好是6小時,因為這樣淺睡就會出現三次以上。改善睡眠品質就能讓腦力發揮到極致,其實只要做好簡單的幾個動作,就能睡好覺,讓腦力加分。
首先是睡前先「營造氣氛」,不工作、不看刺激的影像、不做激烈運動、不大吃大喝,最好換上睡衣,洗個熱水澡,入睡前15分鐘把臥室內的燈光調暗,在床上做些簡單的伸展運動,然後就發呆,不再想白天的事,告訴自己「今天已經打烊了,剩下的事明天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