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許多人叨念著:「我退休後想如何如何」時,潘啟生、羅婉君對退休已有清晰的輪廓。為了想過山林農樵的生活,他們不顧親友反對,先從台北移居新竹,花了十年時間,在上大福山買到心中寶地,並預計再花上十年,經營這片七百坪的夢土。
打造退休夢要趁早,大華技術學院講師潘啟生便是堅定的逐夢者,距離退休還有十年之遙,他卻早從民國九十二年起,就全心打造自己心中嚮往的退休夢土,在往新竹五峰大霸尖山方向,海拔六百公尺高的上大福山買下一塊山坡地。
時過四年,這塊原本野草叢生的山林地,已經被他整理得綠林扶疏。早春的二月,他一早就開車上山,剛剛親手種下三、四十株才半個人高、纖細的肖楠樹苗,未來十年,這片肖楠樹將一寸一寸拔高長大,肖楠樹每拔高一寸,離潘啟生的退休山居夢就愈近一尺。
潘啟生跟太太羅婉君從大學時代就是班對,潘啟生穩重內斂,羅婉君則活潑外向,兩人背景更是南轅北轍。潘啟生是高雄縣燕巢人,父親是出色的果農,家裡的芭樂園每年可生產五、六萬斤的芭樂,對潘啟生而言,對田園植物的熱愛早就是根生柢固;而羅婉君則是從小台北長大的都市小孩,對農家生活原是一竅不通,儘管如此,羅婉君很早就被潘啟生感染,也愛往鄉野山上跑。
第一步:立定夢想 移居新竹
民國八十年間,潘啟生還在《民生報》當編輯,羅婉君則在玩具公會擔任產業刊物總編輯。羅婉君形容,當時兩人各忙各的,過著你睡我醒,你回來我出門的生活,處在這種晨昏顛倒忙碌的狀態,潘啟生對於匆忙的城市節奏漸感不耐,八十年後他跟太太羅婉君商量,啟動退休工程的第一步,移居新竹。
羅婉君回憶,當時她懷了第一胎,兩人先後辭了原來的工作,在新竹過了一年租屋而居的生活,隔年八十一年就決定把台北木柵三十六、三十七坪大的房子賣掉,這個決定遭到台北親友一致的反對,即使過了十幾年後,這幾年台北房價飛漲,親友們還會說:「早勸你們不要賣。」不過,賣掉台北房子像是向心中的退休大夢宣誓一般,第二年,潘啟生就在新竹購屋,搬進現居的社區,然而之後的十年,山間買地的念頭時時刻刻召喚著他,他開始帶著太太一起到處找地看地,看遍竹苗一帶的山坡地。
直到九十二年有一天,兩人開車上了上大福山,正好有建商打算在山上推案,雖然連案名都還沒定好、占地六十公頃的山坡地都還是一片野草野林,潘啟生一眼就看到偎在山坡邊,帶有三百坪平台的土地,心裡想著:「這就是我要的退休夢土。」此時羅婉君也正抬頭張望,三、四隻台灣藍鵲拖著美麗的尾巴就打眼前飛過來,又自在地飛過去,「還有小黑文、大冠鷲呢。」
第二步:生活從簡 購地築夢
兩人一起看了這麼久的地,第一次這麼有共識,再加上地處的理性條件:「將來老了要上醫院,到竹東醫院只要十分鐘、到市區不到三十分鐘,山上人家種著有機蔬菜、山泉水、山泉井也不虞匱乏。」於是,兩人買下這塊退休夢土,這時距離移居新竹,已經整整十年過去。
這個山上的社區後來規畫了六十戶人家,社區名為鹿鳴山莊還是潘啟生取的,借的是《詩經》小雅篇「呦呦鹿鳴,食野之苹」。看著鹿鳴山莊這片綠地,十坪不到的木屋小巧地矗立在坡邊平台上,羅婉君指著正蹲在金棗樹旁除雜草的潘啟生說:「再十年吧,退了就住這裡了。」
兩人所買下的六百七十坪的山坡地中有三百坪屬建地,另三百七十坪左右則是山坡地,可建地的價格較貴,每坪約一·五萬到兩萬元,而山坡地行情則約兩千元左右,算一算,買下這片山坡地潘家約投入四、五百萬元,當年賣掉台北房子的資金,在新竹落腳購屋後還有餘裕,加上羅婉君在當了六年全職媽媽後,八十六年起也復出職場,雙薪收入在支付日常生活所需外,還可累積小孩所需的教育金以及儲蓄。
能夠提早進行退休夢土計畫,跟兩人簡樸的生活不無關聯,潘啟生跟羅婉君平日吃穿從簡,潘啟生指著身上的藍色車棉外套說:「這是我大學時代在景美夜市買的。」穿了數十年,每年冬天禦寒都是這一百零一件,羅婉君也半開玩笑地抱怨說,自己不知道多久沒進過百貨公司了。潘啟生則說:「我一個人只要饅頭飯團就可以果腹了。」若是全家一起上山,太太帶著一包米,用山上的電鍋煮飯,再摘山上野生或自種的蔬菜,煮一鍋蔬菜湯,米飯配菜湯就是人間美味。飯飽後,潘啟生捲起袖子、蹬著膠皮雨鞋展開他的「勞動」體驗,四年多來,只要不上課,潘啟生就開著車子上山,把握每個閒餘,一鋤一鏟,勤勉不懈地開墾他的退休夢田。
羅婉君說,每個家庭對資產配置的優先順序不同,像我們倆連個證券戶頭都沒有,心思沒放在理財,只全心放在理這塊地。潘啟生倒是補充說,家人還是每人都有基本的保險,並非全然的零理財。
第三步:一鋤一鏟 改造荒地
再十年,今年四十五歲的潘啟生就能退休,但是早在離退休還有十五年的時候,他就開始安排通往心目中的退休夢園的路徑,當許多人步入中年開始慢慢意識到退休二字,才開始在嘴上叨叨念著:「我退休後想如何如何」時,潘啟生對十年後的退休已經存著清晰的輪廓,且把嚮往化為實際行動力,為了退休後想過著山林農樵的生活,一步一步地展開行動,先從台北移居新竹,花了十年時間,才在新竹山上買到心中寶地,他又預計再花上十年,慢慢經營這近七百坪的夢土。
熱愛林園的他,指著十七株五葉松惋惜地說,死了五株了,而大油桐、白櫸木、山櫻花、半百老梅樹、楓樹、李樹、馬纓丹、俗稱野莓的懸鉤子依著山坡石徑而種,在早春的暖陽下顯得十分精神,幾乎不必等到十年後,就能想像這塊土地的主人潘啟生,未來將如何地享受這片山林宜人的退休景致。
潘羅夫婦也許沒有清楚意識到,他們打造退休夢土的工程正好可以分成三階段,簡樸的生活模式下,連理財也單純得可以,兩人「一簞食、一瓢飲」安然度日,再把半生積蓄轉換成「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山居夢想。
然而,「簡單就是力量」,等到退休的那天,潘啟生十年勤墾的山林小窩已是林木蓊鬱、繁花似錦;而潘啟生還想往海拔更高的山區再買一塊地,退休,肯定是他再度築夢的開始。
潘啟生&羅婉君
年齡:44歲,育有2子
現職:中華技術學院講師
退休資歷:10年
退休生活:移居新竹上大福山,享受近700坪山林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