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學歷的林青峰,三十歲前幾乎都在屏東鄉下修冷氣、打零工,然而,憑著從小對動物異於常人的喜愛和投入,如今竟成為節目主持人和動物園的研究助理,真所謂行行出狀元。
六月十二日晚上,我們跟著台視《台灣生態筆記》節目,來到位在基隆暖暖的暖東苗圃自然步道錄影,不過三、四百公尺的路程,卻見到節目主持人林青峰拿著手電筒,光束在黑漆漆的山野間晃呀晃的,每隔幾分鐘,就聽到他又發現了「寶物」的驚呼,讓我們這些城市鄉巴佬,見識到「現代泰山」再現江湖的奇蹟。
對都市人來說,漆黑的山裡走起來總是危機四伏,令人提心弔膽;但對林青峰來說,來到野外就彷彿回到家一般,一副都市人逛大街的模樣,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無一處不是生機。
聽聲辨色──採集大豐收
一晚下來,我們就學會了分辨好幾種常見的青蛙、蟾蜍以及從來沒有見過的角蛛、鞭蠍、台灣大椿象等。一面走著時,在剛下完雨的泥濘小路上,林青峰正狐疑說:「這種濕度與氣候,應該會有竹節蟲的。」話還沒說完,就見他高興地走向小徑旁的枯樹枝中,抓起了兩隻竹節蟲;再往前幾步,在一棵青棡櫪樹上,又像中了頭彩似地驚呼:「這裡有一種台灣罕見的竹節蟲。」
林青峰迫不及待地給竹節蟲專家黃世富打電話,細細地描述了手中這隻竹節蟲特有的特徵,確定這就是「截角華脩」(竹節蟲學名為『脩』)。像黃世富這樣的竹節蟲專家,手上也僅有四隻母蟲的採集紀錄,但我們在這棵樹上就發現了五、六對正在交配的竹節蟲,公蟲比母蟲足足小了一半,算是出人意表的大收穫。
不一會兒,在黑暗中又聽到他呼喚的聲音,「這裡有大赤鼯鼠(飛鼠的一種),我剛剛就聽到牠的叫聲,現在聽到牠降落在樹上的聲音。」果然,手電筒一照過去,二十公尺外的樹上一隻咖啡色的飛鼠棲伏在上面,轉眼間又消失了蹤影。
驚喜一個接著一個,不過與林青峰一起工作相近兩年的節目製作人劉國同卻說,「今天其實不算什麼,林青峰能夠辨認出的動物物種實在太多,有時多到攝影師都受不了,只得常拜託他不要再找了!」
愛動物如癡──書皮翻到破
記憶力好的讀者可能還有印象,二○○一年台北市鄭州路地下街為了吸引人潮,曾經舉辦一個「人蛇共處十日,挑戰獎金百萬」的活動;主辦單位抓來五十隻毒蛇,徵求志願的民眾,只要能夠在一密閉空間內與毒蛇共處十天,就可以拿到獎金百萬元。當時在那密室內的挑戰者就是林青峰,媒體都稱他為「屏東來的玩蛇人」。活動辦了兩天,便被法務部長陳定南以「妨害善良風俗」之由停辦,林青峰的獎金也沒有領到。
這則新聞如曇花一現般消失,當時的林青峰只是個在屏東鄉下打零工的冷氣工人,不過那一年,林青峰卻遇到劉國同,與台北市動物園動物組組長林華慶兩位貴人,人生因此大轉向。
今年三十歲的林青峰,自幼在屏東萬丹鄉下長大,從小對於動物就有一種異於常人的喜愛,他說:「小時候根本沒辦法坐在教室上課,心裡都只想著外面的動物。」小學一年級時,他就到家附近的田裡抓了一條蛇回家養,之後更是鎮日往野外跑,練習辨別聽鳥叫、抓蛇、看蟲子。
國中一年級時,林青峰在屏東的路邊攤看到一本鳥類的書,要賣一百四十元,他存了好久的錢,存夠錢那天,從萬丹騎了一個多小時的腳踏車專程到屏東買書。這是林青峰擁有第一本與動物有關的書。之後,他就每天帶在書包裡翻來覆去地讀,讀到書皮都掉了還捨不得放下。
林青峰的父親當時開西藥房,店裡偶爾有藥廠業務員會來,他就會央求業務員替他從別處買些書;原本,這些業務員只是隨口敷衍,後來他每次看到業務員都再三拜託,幾個月後,這名業務員還真的帶了一本蛇類的圖鑑來,讓他欣喜若狂,為了和書上的圖片對照,他甚至跑到夜市賣蛇的籠子前翻來覆去地看,就是為了搞懂那些蛇長什麼樣,有什麼特徵。
辨鳥聲──查緝保育鳥類
高工畢業退伍後,他開始一段打零工的歲月,也過了將近十年認真跑野外的生活。他經常身上只帶著幾千元,騎著機車跑遍南台灣的山裡,摸熟了山裡的各式物種習性與生態;錢花完了,再回到叔叔開的水電行打幾天工,然後又回到山裡去。
他雖是家中長子,下面還有三個弟弟,但是鄉下人對孩子沒有太大期望,只要不學壞就好,而且他對動物的喜愛與生俱來,父親沒有強加太多限制在他身上。
最早,林青峰的興趣是研究鳥類,到現在,他可以從鳥叫聲分辨出一百四十種的鳥類,連保育動物查緝小組都要借重他的專長。他的工作就是站在私藏保育類動物的山產店門外,「聽」裡面有幾種保育類的鳥叫聲,他就會知道裡面應該有「五隻鳳頭蒼鷹亞成鳥」,查緝小組一衝進去,果然他說的都是真的。現在,若林青峰沒時間,查緝小組還會錄好音,直接請他聽錄音帶分辨。
幾年下來,他的「特異功能」漸漸在生態研究圈傳開,偶爾會邀請他幫忙採集物種。朋友見他如此神奇,偶爾也會要他抓些奇怪的動物,寫一段無傷大雅的唬人故事,如「這是隻前世會說話的神龜,可以向牠許願保平安」之類的江湖術數,在鄉下的夜市擺攤賺些小錢。
能力驚人──來賓變主持人
已有十年生態報導經驗的劉國同,之前就聽過這一號人物,前年三月,《台灣生態筆記》要到墾丁拍片,劉國同便打了電話找林青峰一起來,看看他是否如圈內同好描述的那般厲害。那天晚上,他們在屏東小灣海邊,短短的一個小時內,林青峰找出了十幾種昆蟲、一種住在岩洞的言鳥、青竹絲等一大堆動物。
劉國同說:「我拍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見過有人有這種能力,他不僅能夠叫出這些動物、昆蟲的名字,而且還可以跟牠們這麼親近。當時,我就知道這個人是塊『寶』!」原本節目只計畫拍攝一集,因為物種太豐富而多拍了兩集,林青峰也從來賓變成節目主持人。
那年四月初,劉國同帶林青峰去蘭嶼拍片,也找了台北市動物園的林華慶同行。隔天早上一行人要出發拍片時,卻找不到林青峰,原來他整晚沒睡在島上四處逛,回來時,已經把蘭嶼島上所有的特有種生物都各帶了一隻回來,讓大家都嚇了一跳,因為很多特有種生物是連動物學界的專家都抓不到的,但他卻在一個晚上幾乎找齊了。
林青峰說:「蘭嶼因為地理環境的關係,物種生態與台灣完全不同,我從小就很想到蘭嶼,但一直沒有錢,這些動物只在書裡看過。」
這趟蘭嶼之旅讓林華慶見識到林青峰的功力,林華慶當時就表示,這樣的人才應該到動物園來,他會想辦法替林青峰找個位子。林青峰初聽之下不以為意,覺得這只是台北人隨口講講而已,不久後就接了「人蛇共處」那場秀,後來錢雖沒賺到,但林華慶卻真的打電話來,希望林青峰不要再跑江湖了,專心到動物園來上班。林華慶替林青峰安排當眼鏡蛇等兩個研究計畫的助理,再加上主持節目的收入,一個月收入有五、六萬元。
不識高官名──生活知足常樂
就如原始人類需要狩獵而擁有動物般敏銳能力,在林青峰身上,罕見地保有許多都市人早已退化的直覺。長年在山裡跑,訓練出他有如雷達一般敏銳的感官能力,他的眼力、聽力都優於常人好幾倍,而且他不只是自然觀察者,劉國同就說,林青峰的腦袋中其實有一套很清楚的資料庫,很有系統地建立各種物種的特徵。
不過長年與自然相處,劉國同也觀察到林青峰對都市生活的不適應,「到現在他還不知道行政院長是誰,也沒有興趣關心,也不懂得報稅,甚至第一次領到演講費時,他還很驚訝地說:『原來講話也可以賺錢!』」
到台北生活兩年,林青峰還是有空就往山裡跑,沒有逛過百貨公司、沒有到過東區,不過他現在開始存錢,最大的心願是能夠買一幢房子,把母親與八歲女兒接到台北來住。林青峰說:「這是我這一輩子過得最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