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 台灣累積的經濟成長率已達四倍、台灣 GNP 已逼近一萬五千美元。但這半年來,卻有三成以上的成年人為生命藍圖的崩壞而輾轉反側,美麗之島幾乎已成為不快樂之島。這絕非台灣第一次不景氣,也不是最嚴重的一次,何以卻是人們感覺最苦悶與最無望的一次?
近二十年來, 台灣累積的經濟成長率已達百分之四百、 台灣國民所得年平均(GNP )已逼近一萬五千美元,連現在實力強大的中國大陸都要花五十年才能達到,但這半年來,台灣卻有三成以上的成年人為失業與舉債、為生命藍圖的崩壞而輾轉反側,美麗之島幾乎已成為不快樂之島。
唯利是圖、金錢主導成主流漠視了生活多樣的可能性
台灣人毋寧是追求勇氣、欽羨生命力的,因此,無論是美國當紅的《我要活下去》( Survivor )、長紅的國家地理雜誌頻道,在台灣都有不錯的收視率。只是勇氣十足的台灣人被經濟衰退的陰影罩頂,印證了英國沃威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 )經濟學家安德魯奧斯沃( Andrew Oswald )的研究:處於經濟衰退中的人容易意志消沉。只是,這絕非台灣第一次不景氣,也不是最嚴重的一次,何以卻是人們感覺最苦悶與最無望的一次?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薛承泰、奧美集團董事長莊淑芬有共同的看法:多年來唯利是圖、金錢主導的主流價值,漠視了生活多樣的可能性;富有與自滿,蒙蔽了人們,既看不見別人的變化,也看不見自己的脆弱。當不景氣來襲,蕞爾小島的民眾幾無招架之力。
「還好台灣有過去所建立的經濟基礎,才能在這兩年不景氣中,沒發生像中南美部分國家的動亂。」薛承泰說,但若不景氣再持續,對未來仍沒有願景,「恐怕撐不了兩年,社會不安的程度與規模就會發酵。」
莊淑芬則發現,台灣創造經濟奇蹟二十年,一路往上爬,大家只有「愈來愈有錢」的經驗。在台灣正陶醉自滿之中,卻不曾發覺市場移動、競爭激化、顧客質變等狀況正在發酵著,過去成功的模式不再有效。一直以來,台灣人除了追求立即的成功,已找不到其他的價值觀,而成功了又害怕改變,於是,默許複製、模仿,缺乏創新精神、理想與宏觀性格。
如今,幡然回首,在經濟衰退及受到裁員和失業的困擾下,人們駭然驚覺自己失去了很多,開始在物質之外,學習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在台灣,一股自省、想改變的力量蠢蠢欲動。」莊淑芬說,這次從社會底層延伸到菁英階層的全面性不景氣,反而是一次正向的機會。
遇到環境造成的生活劫難要讓心趕緊復原
「當人處於逆境和低潮時,正也是面對自己、重新反省與出發的最佳時刻。」曹啟泰,今年以自己的經驗和人生觀寫了本《一堂一億六千萬的課》暢銷書,他就有個有趣的論調:「大家都受過外傷,可能也住過院,那個時候都會想著要復原、要出院,怎麼在遇到環境造成的生活劫難時,卻不急著讓心趕快復原?我做生意,花了一筆錢,享受了一次挫敗,接下來就要復原。」
其實,我們的社會已經在自我復原。一九九七年,香港在亞洲金融風暴受到重擊後,一本記錄市井小民堅強迎戰橫逆的《總有路可走》,引起回響。在台灣除了《在不景氣中為你開路》、《不景氣時代的致富祕訣》等實用且訴求明確的應景書陸續出爐,而類似《總有路可走》的《破局而出》、《心靈雞湯》、《放下,人生更豐富》等勵志作品則在讀者需求下攻進銷售排行前二十名。曹啟泰打趣道:「因為失業,所以有許多人開始閱讀。」透過閱讀,人們試著找尋答案,讓自己鎮定以對。
去年初,在網路崩盤後的美國,加油打氣的演講與文章開始大受歡迎,例如藝名為馬啦奇( Joe Malarkey )的坎貝爾( George Campbell ), 只是說說笑話、調侃自己失敗的人生經歷,每場四十五分鐘的演說價碼高達七千五百美元(約新台幣二十五萬元),一年邀約高達八十餘次。而麥可赫曼( Michael J.Herman )在網路上發行的「一分鐘勵志」專欄, 竟有二十三家企業每個月各付四百美元訂閱給員工閱讀。
亞特蘭大的心理學家柏格( Deanna Berg )指出, 聽眾未必喜歡聽偉大的人物演講,和他們相近者說的話反而較為受用。難怪,曹啟泰的失敗經驗能成為大賣十萬本的暢銷書。
雖然,台灣還沒有出現像馬啦奇如此身價的勵志講說家,但一○四教育網企畫經理朱聖哲發現到,十五年前由黑幼龍引進的卡內基訓練、五年前曾經大為風行的心靈成長、潛能開發等課程又開始盛行,「過去不景氣,職能訓練或考試類課程會大增。但這半年,在教育網登錄招生的這類課程比往常增加了一倍。」
另外,一些號稱引進國外系統的成長課程也受到注意,其以體驗、劇場、互動等方式的訓練方式,小則三、五十人,大則一百人,爆滿現象經常可見,可是費用不貲,三、五天就要上萬元,甚至一堂強調可提升自我心靈、人際關係與找出個人致富關鍵的課程,八小時就要一萬二千元。
不景氣改變了勞資關係 職場生態也出現變化
心理治療師黃龍杰表示,一般公共心理衛生上分三級預防疾病,其中一級是沒有到生病程度,自己有應變技巧和能力來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所謂心靈成長課程的用意大概就在這一層。雖然開設課程的企管顧問公司都強調從國外引進,並且結合直效式的業務手法,但許多講師並沒有受過心理專業訓練,訴求目標模糊,不過,因為具有娛樂性,也有點寄託效果,基本上無傷大雅。
另外,不景氣也改變了勞資關係,職場生態也出現變化。網路上有則傳閱率頗高的黑色笑話:「現在辦公室只剩下兩種臉色,一種是被迫提早退休的蒼白臉色,另一種就是提弔膽隨時要被裁員的鐵青色。企業原本有筆預算是做為退休準備金,現則變成裁員準備金了。」
今年十二月初,一○四人力銀行公布一項針對上班族因應不景氣的調查報告:現在國人為求一份工作,有三二%的人願意忍受比期望低的薪資,而有六八%的工作者願以減薪方式與企業共體時艱,遠超過去年同期的三五‧九%。
中華民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祕書長邱煥濤也表示,由於不景氣,同一份工作,應徵工作的人變多,企業就會比較精挑細選。而還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工作態度就比較收斂、不會輕率地辭職,工作配合度比景氣好時提高許多,所以作業人員比較好找、待得也久,要求加班也多願意。
在一○四人力銀行的調查中也發現,目前上班族最大的痛苦是看不到三年後的發展及成長機會,其次是工作內容重複、無法提升個人價值,以及公司目標不清、工作沒有方向感。雖然如此,邱煥濤認為,人們的工作價值能從以前重視薪水福利,轉變為重視發展和學習空間,這其實是比較正確的觀念。
「其實大家會改變工作態度,是因為心改變了。」曹啟泰說,有一天他坐計程車,和司機聊了起來,司機說:「景氣差,排班排很久,閒著閒著就開始把家裡的帳理一理。」曹啟泰說:「這不也好,很久沒做這事了吧。」
每天要留些時間給自己生出明天的生命利息
《放下,人生更豐富》的作者、政大教授游乾桂認為,生活應該是一種「平衡」的生命形態,是真實有味地活著;生活裡的所有麻煩全都來自「不平衡」。一天工作十小時以上、每天忙得錯過一次又一次的家人生日。在景氣很好的那段時間,這很正常。但游乾桂卻著手改變他的工作形態,回到休作並濟的古老法則,信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信條,不再汲汲營營,把人當狗而已。他不反對工作,但反對不清醒地工作,不反對有錢,但反對要錢不要命。「每天要留一些時間休養自己,生出明天的生命利息。」
今年初,《今日美國》的一篇報導指出,隨著經濟衰退,美國社會與文化基礎受到嚴重衝擊,結果一些傳統的核心價值又開始流行起來,例如回歸家庭、簡單過生活。 莫吉( Christopher Mogil )在麻薩諸塞阿靈頓創立了「不只是金錢」,這間非營利機構主要在協助人們解決由奢入簡時所遭遇到的難題。
在矽谷中心的帕羅阿圖市也出現了一個新景象,有間媽媽俱樂部,每周固定聚會,讓媽媽們交換心得,也讓小朋友在公園互相玩樂。在美國其他城市,俱樂部大多是由二十五到三十歲的傳統家庭主婦們組成,但在帕羅阿圖市的俱樂部成員卻多為三十五至四十五歲的高齡媽媽們。這些「前上班族」媽媽,原本多為擁有碩士、博士學位的高科技新貴,在產業退潮而失業後,她們選擇了回家生小孩。
除了家庭,朋友也變得重要起來。在歌手陳昇受傷後,為了讓陳昇不對自己失去信心,肯定「我還有用」,曹啟泰便與陳昇合寫了一本《生命轉彎時,讓我牽著你的手》。
人會長大、變老,會成功、失敗,會創業、退休,一定會變,就要在這過程中找到和諧;而景氣也猶如人生一般,長期地往上攀爬多時後,總有下滑修正的時刻,重要的是如何面對這起起落落,而不患得患失。關鍵就在於快樂加信心,若將快樂的事無限放大,就沒時間悲觀。經濟景氣好時,靠競爭、鬥爭出頭;景氣不好時,很多人被淘汰,自己若站好、挺住就出頭。猶如樂觀主義教主的曹啟泰認為,「所以現在要學快樂、學自信。有人說沒心情學,但只要七十歲還能為下一盤棋生氣,就有力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