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拉保險不用高學歷,只要懂交際手腕就能業績長紅,但事實上是這樣嗎?
自從前天(3日)一名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主任詹昭能在臉書上撰寫一篇名為「台大電機研究所與師範大學機械研究所碩士畢業選擇從事壽險業務員,意外嗎?」後,引發媒體關注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
從以下新聞便可得知,台灣的教育機制與許多父母對於「保險業」,內心仍停留在「拉保險」的層次;文中的這位家長雖然不是質疑保險業務員的工作價值,而是「台灣的高等教育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文中更提及「一個高中職畢業生就能做的很好了,又何必那麼累,讀到台大,師大碩士畢業才去做呢?」言下之意,似乎單單認為 ,當一位保險業務員,學經歷都不用太高,只要懂交際手腕就能做得很好。
文中指的這名家長,由於兩個孩子,一個是台大電機碩士,另一個是台師大機械碩士,但兩人畢業後都覺得之前做的工作像「黑手」一樣,薪水不高又要輪班工作,比起做保險業務員,不但能天天跟美女聊天、喝咖啡,還能賺大錢,所以才選擇投入。
不但如此,有立委看到這篇新聞後,隔天隨即在立院質詢我們的科技部長陳良基,他對此更大嘆,高階人才未能發揮所學所長,「真的很可惜。」
保險業豈是高教人才不得不的職涯選擇嗎?
大家可能要知道,保險從業人員不是只有「銷售人員」。保險業有前線、中及後勤部門,保險業務員就是保險公司的Agent,代表某保險公司並只可銷售其產品,但還有保險經紀 (Broker),可以代表客戶並根據他們的要求尋找市場上合適的產品。此外,保險業有不少後勤,如核保、理賠、精算、風險管理、審計、法規遵循、財務、分銷、市場推廣、人力資源等。
而民眾常見的誤解就是「保險業不需要特別學歷要求,重點是優秀的銷售能力」,但即便是保險業務員,不僅得依法考取合格證照,才能代表公司銷售保險商品,甚至需要擁有一定程度的實務磨練,如理賠及核保,這其中一定要熟悉國內相關法規,否則遇到理賠問題時,無法替客戶爭取權益。
試問,這些需不需要專業知識?
甚至,保險業務員也要涉及「稅務及財務規劃」的領域,才能針對客戶的需求,找到適合的理財工具,就銷售健康險來說,保險業務員更需要了解醫療與風險的相關知識,才能站穩一名保險業務員的馬步。而這些都還沒有論及客戶服務的層面,更遑論保險後勤中的核保、理賠、精算、風險管理、審計、法規遵循、契約、投資管理、外匯管理、不動產管理等…這些都是一門專精的領域。
如此,金融業領域比起電機或機械等理工科系畢業後的就業發展來說,還來得廣泛。未來,更不用說金融+科技的應用有多可觀。
以中國平安集團來說,它是大陸第一家股份制的保險公司,也是大陸金融執照最齊全、業務範圍最廣泛的個人金融服務集團之一。但你知道,當初在1994年創立平安人壽保險公司後,馬明哲董事長便重金禮聘當時台灣國華人壽黃宜庚協理等重要台灣幹部多人,接下來數年又發動了一波接一波的龍騰計劃,聘用了數以千計的台灣保險業務主管遠赴大陸,協助平安發展業務組織、紮根訓練…
黃宜庚先生日後也成為平安人壽保險公司的總經理,現在的平安集團早已透過金融科技,打造出保險業的五大核心技術——生物識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與雲平台,未來更有望成為科技型個人金融百貨公司。
所以,看到這,保險業其實才是高教人才不得不的職涯選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