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人生中,你買的第一張保單是什麼?在台灣,有不少父母會幫剛出生的寶寶買保險,從醫療險、意外險到重疾癌症險,一應俱全;出社會後,有經濟能力為自己買保險時,一般人首選壽險、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但,法國巴黎保險國際市場首席營運官那赫雪(Jean-Bertrand Laroche)買的第一張保單,卻是在國內滲透率僅有15%的房貸壽險。
在國外連失業都能賠 房貸保險是家庭標配
那赫雪曾任法巴保險亞洲、拉丁美洲、東歐、中南歐區域及新興市場部總經理,保險資歷不但超過二十年,管理經驗更遍及全球市場。在台首度接受媒體專訪的他,談到個人保險規劃時坦言,年輕時為自己買的第一張保單,就是房貸壽險,「我買房子時,必須確保『這個家』的所有權屬於我,為規避一切可能的風險,理所當然的就買了房貸壽險。」他說,在德國、義大利、智利及哥倫比亞,房貸壽險幾乎是每個家庭的基本配備。
簡單講,在台灣,每100位購屋者當中,就有95位必須繳納房屋貸款;房貸可說是一般民眾肩上最沉重的負荷。所謂房貸壽險,即是為了這筆債務所做的保險,當家庭經濟支柱發生重大事故,無法再扛起重擔時,便可透過保險,清償房屋貸款,等於保住房子的同時,也避免日後由家人辛苦的背負房貸。
那赫雪舉例,國外房貸保險的理賠種類相當多元,除了身故、失能外,收入斷炊或失業也可理賠。「如此一來,便可確保房子能安心傳承給家人;再來,公司也為我投保了意外險及壽險,這樣規劃目的,主要都是為了保障家人的生活不受影響。」
保險規劃 老外傾向專款專用 國人看中分配的彈性
國外房貸保險理賠範圍廣,相較下,目前國內銷售的房貸壽險仍以身故、完全殘廢及重大燒燙傷為主;以法巴人壽為例,初次罹患癌症確診,也能依保單契約內容、區分「侵襲性」及「低侵襲性」而獲得不同理賠。例如,原位癌(俗稱零期癌)可給付低侵襲性癌症保險金額千分之五;胃癌為侵襲性癌症,可給付保險金百分之五。
進一步看,老外的保險規劃傾向「專款專用」,在台灣,一般人卻更青睞「分配的彈性」,不會特別規劃房貸壽險,畢竟在保險有效期間、也就是漫長的還房貸過程中,若不幸發生事故,保險金將優先理賠給銀行,償還房貸,剩餘理賠金才會給付指定受益人。換言之,因為理賠金已具備「指定用途」,缺乏應用彈性,與其投保房貸壽險,不如拉高壽險保障金額,將房貸也規劃在其中。
那赫雪認為,台灣人特色之一,在善於累積財富,儲蓄金額在亞洲數一數二,透過銀行通路,將保險商品與財富規劃充分結合,更能將保障效益發揮至極,從傳統人身保險、到家庭財務保險,完整涵蓋各面向。也因為掌握到了台灣人「胃口」,充分理解東、西方保險觀念差異,並以銀行保險商業模式,持續提供對的產品,台灣才能成為法巴人壽最重要的海外據點,貢獻亞洲市場超過一半以上的保費收入,深耕二十年仍屹立不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