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為什麼全世界那麼多人靠房地產致富?地產建商點出關鍵:10元生意,8元是借來的

為什麼全世界那麼多人靠房地產致富?地產建商點出關鍵:10元生意,8元是借來的

胡偉良

房地產掃瞄

shutterstock

2020-04-16 17:00

街邊小店的利潤率經常是破百的,甚至更高。即一元成本可以賣到幾倍價格。而房地產的利潤率有個20%到30%就己經很不錯了。但在富豪排行榜中房地產老闆卻佔了大多數。而從未曾出現過一位小吃店家的老闆能登上富人榜,為什麼?

 

巴菲特說:企業的價值是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

 

他只說現金流,沒有說到利潤,這句話的表達非常精準。

 

沒有接觸過財務會計的普通人,對於做生意的概念,多半只會停留在製造業的基礎上。生意模式是努力生產產品,然後賣出產品。

 

企業的營業額即是現金流總量,增大現金流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利潤,所以我們自然十分關注利潤的增長。

 

上市企業也對財務報表上利潤有很大的興趣,因為利潤關係到企業股價的漲跌。

 

浮存金(float)的概念

 

簡單來說浮存金(float) 就是融資, 也就是像銀行利用你的存款去借貸給他人,只不過銀行只是用來賺取手續費,巴菲特利用他來投資股票併購公司。

 

巴菲特用保險公司的浮存金概念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企業真正概念是在於現金流量的大小,而不一定是利潤的大小。

 

舉個例子,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近來己經升上全球財富排行榜第3位。亞馬遜在財務報表上呈現的是虧損了幾十年,為什麼股票還是漲個不停呢?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也稱讚亞馬遜是偉大的生意。

 

再舉個生活上的例子。

 

在財富排行榜中房地產老闆佔了大多數,而從未曾出現過一位賣小吃的老闆能登上《富比士》。街邊小吃的利潤率往往是高達2、300%,甚至更高,即一元成本的東西可以賣到幾倍價格,而房地產的利潤率有個20%到30%己經很不錯了,由此可見,利潤率不是重點。

 

現金流量要大

 

重點是生意的規模要大,專業點講就是現金流量要大。

 

利潤要高是普通人的理解,我只看過巴菲特說過關注現金流,未看過他說要關注報表利潤,甚至於他叫人不要關注別人告訴你的利潤。

 

為什麼會不關注利潤呢?因為2點:

 

第一點,3張財務報表(資産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量表為最可靠,損益表為最不可靠。

第二點,企業的終極目標為取得現金,而不一定是利潤。現金花起來就是爽,無論花自己的,還是別人的都一樣爽。

 

現金流量表最可靠

 

從會計師對企業審計的過程中可以知道,會計師會向銀行或金融機構發出信函,查證企業的現金流水帳。

 

正常情況下,銀行不大可能被收買,幫企業做假帳,應該也做不出來,因為銀行的帳目也會跟著混亂。

 

說一個謊言,要更多的謊言來掩蓋,特別是大型企業,現金流量這麼大,更加不可能做出來。

 

所以說,3大報表中,只有現金流量表是在企業外部審計出來的。不是你想寫多少就多少。

 

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基本上是在企業內部審計,只要不太離譜,會計師通常會簽無保留意見。

 

損益表最不可靠,就算不做假,會計準則也會使利潤與實際偏離,有時還會偏離非常大。

 

再舉個例子,巴菲特不賣可口可樂股票,利潤就不會入帳,儘管這檔股票已經價值天文數字了。持有可口可樂的那部分增長是實實在在的增長。日積月累,差距就不算少了。

 

還有,財務常識告訴我們。企業報告有多少利潤,不等於有多少現金入帳。產品賣了出去,錢能不能收到是問題,產品會不會退貨也是問題。支票會跳票,客戶會賴帳,等等都是問題。

 

現金一天未到,利潤只是浮雲

 

 

所以財務老師會提醒我們關注應收帳款,現金一天未到,利潤只是浮雲。

 

所以,現金流比利潤更真實。這點在人壽保險業中尤其明顯,因為理賠的產生有時可能是幾十年後,利潤報表則是幾十年前。這保單是虧損還是賺錢,真的只是初估約經驗概率而已。

 

所以巴菲特關注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因為現金流更可靠。

 

巴菲特告訴我們千萬不要過於關注稅後利潤,因為稅後利潤經常被管理層蓄意操縱。他在1990年致股東的信中說:利潤(earnings)這個名詞總是有一個精確的數值。當利潤資料伴隨著會計師的無保留意見時,那些天真的投資人可能就會以為利潤資料像圓周率一樣精確無誤,可以精確到好幾十個小數點。

 

可是,事實上,如果是一個騙子領導一家公司出具財務報告時,利潤可以像油畫一樣地想要什麼樣子就可以是什麼樣子。儘管最後真相一定會大白,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大筆財富已經轉手。

 

那麼為什麼房地產出富豪,街頭小店却難出富豪?

 

儘管街邊小店的利潤率如此之高,而現金流入也快但金額卻不夠大。

 

而房地產有個20%至30%利潤率算高了,而且現金流量很慢。發展個建案,沒有3、5年,有時甚至十年八載,否則根本不成事。

 

但房地產的現金流大啊!從買地開始,興建房子,賣房子就是一系列的銀行貸款。做10元生意,8元是借來的。

 

重點是發展個建案,例如營業額100億,只賺了10%,就有10億利潤了,賺個1%,就有1億利潤了。

 

所以賣小吃的可以比較嗎?

 

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

 

房地產企業的產品就是土地和房子,是抵押貸款的絕佳標的。銀行十分認可這種抵押品。如果你用10萬雙襪子存貨想向銀行抵押,貸個款就會十分困難。所以不奇怪為什麼房地產容易出大亨了!

 

因為房地產容易取得大量現金,現金流巨大。賣小吃的現金量增大只能靠利潤。

 

所以凡是可以取得巨大現金流的企業都可以成為好企業。

 

以巴菲特的保險業為例。利用保單與理賠的時間差!

 

凡是先給錢後提供服務的生意都是好生意!凡是先給產品後結帳的生意都有風險性!

 

可以取得浮存金的生意還有超市類和網路商店,沃爾瑪、好事多、阿里巴巴、亞馬遜等等。它們都是先壓住供貨商的貨款錢,利用時間差形成浮存金資金池。

 

因為超市是先進貨,然後年終結帳或季度結帳的。別人的錢先借用。沃爾瑪不斷開分店,極速擴張, 網路商店不斷快速擴張,就算亞馬遜是虧損的,也是有價值的,得到巨大現金流。虧損就當作利息吧!

 

因此,凡是自帶浮存金模式的企業無不成長成參天大樹。

 

無論中外都一樣。能得到現金者稱王也。

 

企業的終極目標是得到現金,而不是報告利潤。

 

錢這東西,能借別人錢強壯自己才是王道。

 

總結一句,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

 

作者簡介_胡偉良

台大土木系畢業後通過國家高考取得技師執照,由公務員轉入民間部門後,先後涉足過建材、營造及投資興建領域。台大畢業後陸續取得營建管理、商學、法學等三個博士學位,目前為品嘉建設董事長,工作之餘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媒體。

 

※本文授權自胡偉良觀點,原文:為什麼房地產業盡出富豪,但街頭小店却難出富豪?

延伸閱讀
昏暗機車行老闆爆肝工作30天,一個月只賺1萬2?Costco財務講師:做生意失敗,因為「不懂欠錢」
昏暗機車行老闆爆肝工作30天,一個月只賺1萬2?Costco財務講師:做生意失敗,因為「不懂欠錢」

2020-04-15

雷曼風暴時,投報率依舊超過50%...一個避險基金經理人:市場恐慌時,這一種人後來都致富了
雷曼風暴時,投報率依舊超過50%...一個避險基金經理人:市場恐慌時,這一種人後來都致富了

2020-04-13

不畏疫情,最近買房的人更多了,莫非房市真的跌不了?專家5個理由告訴你:已經在溫水煮青蛙
不畏疫情,最近買房的人更多了,莫非房市真的跌不了?專家5個理由告訴你:已經在溫水煮青蛙

2020-04-10

別傻了!努力工作、省吃儉用並不會讓你成為有錢人...想致富,你必須懂得3件事
別傻了!努力工作、省吃儉用並不會讓你成為有錢人...想致富,你必須懂得3件事

2020-03-23

別再存夠錢才買房,很傻啊!專家:買錯房後悔一輩子,5種愚蠢想法千萬別有
別再存夠錢才買房,很傻啊!專家:買錯房後悔一輩子,5種愚蠢想法千萬別有

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