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市東區的沒落,引發了課空店稅之議,最近更有擴大為課空屋稅之說,台北市3萬6千戶空屋恐怕都剉列等,但是這空屋稅真的課得下來嗎?特別是在這大選年前夕,最後恐怕還是雷聲大雨點小吧!
若問我空屋稅該不該課?我會說該課,為什麼?因為我只有自住的房子沒有空屋閒置,這是居於小我、狹隘式的解答。若以大我宏觀角度來看也該課,因為這才符合居住正義,有很多人沒有房子住,但是有錢人卻買下很多房子,卻又不使用,既然錢多,就多課點稅吧!有助於貧富懸殊之拉近。
根據內政部最新調查報告,全台灣有空屋86萬4,835戶,空屋率達10.12%,也就是說10戶房子當中就有1戶是空屋,這是很高的空屋率,也是龐大的社會資源浪費。問題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買房子不是自己住,卻放著養蚊子?
台灣10戶房子1戶空置
當然內政部的調查數據有空屋定義、實際準確度等問題,也有一般民眾持有房子與建商手上待售房子等問題,都值得進一步釐清,但這裡對於這些都暫且擱下不談,台灣空屋多已是個長期存在不爭的事實,為什麼會這樣呢?
主要有兩大原因,其一是預期未來會漲價、賺取價差,其二是持有成本很低,這兩個原因相激相盪,就造就了台灣常以來高空屋率的特殊現象。
「一心渴望有鴻鵠將至」這種預期心理,是很多購屋非自住者的最主要心態,這包括你我他,只要有能力有閒錢可能都會有此奢想,加上過去台灣房價漲跌的歷史是漲多跌少、大漲小回,房子握有時間夠久就會有所回報,因此很多人都會「甲好道相報」,很多的建案廣告也用增值獲利等字眼不斷地轟炸,進而逐漸形成一種全民運動。
養進口車子比養房子成本還高
台灣房屋持有成本低恐怕也是個世界紀錄,有人就曾比較在台灣養一部進口車子比養一戶房子還高,這種不成比例的持有成本,讓很多人買房子囤積居奇,讓很多空屋持有者有恃無恐,即使近兩年來各地房屋稅、地價稅都有顯著調高,但從內政部調查數據來看,大家還是無動於衷。
但為何房子買下來不自住又不出租呢?一來是出租瑣事一大堆,二來擔心房子可能被住成凶宅,毀了房子漲價的預期,斷了賺價差的夢想。對於台北市東區店面的房東們,可能還有一擔心,就是萬一便宜租了,還會賠掉了實質的資產價值。
所以不論是從學理或是實務上來看,增加房屋持有成本是個解決空屋問題的強效藥,課空屋稅會是個不錯的選項,如果真能成功課稅,對於逼出空屋轉社會住宅、逼出空屋賣到市場、形成市場賣壓降低房價等等效應就會慢慢顯現出來,又可增加政府稅收,可說是個一舉多得的好政策,只是這麼好的政策,一碰到選舉考量,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一、事涉中央修法難過關
這次空屋稅是由台北市政府所提出,以目前台北市財政局的規劃內容來看似乎是玩真的,但若只是小幅度的調高房屋稅,這部分地方就有權限可調整的,只是這樣恐怕還是難以撼動口袋深的空屋持有人,好像也不是市政府要的。
若是要大幅度的調高房屋稅以空屋稅名義來課稅,勢必得修改房屋稅條例,這就事涉中央財政部修法事宜,更要全國22縣市都有共識,中央有必要賣柯P市長這個帳嗎?其他縣市首長有可能都同意嗎?何況媒體上已經看到財政部釋出對於房屋稅條例修法的保留態度。
二、空屋的認定需要更有說服力
到底是「一年以上沒人使用」,還是「用電未達底度」,來認定空屋呢?會不會誤殺無辜呢?建商手上的空屋又如何來認定處理呢?這種種的問題是在修法通過前,都需要更細緻來解決釐清的。
三、選舉年前夕諸事不宜
明年1月11日就進行總統與立委選舉了,執政者或是尋求大位者這時討好選民都來不及,釋放政策牛肉是必然的,怎麼可能在這時候提出拔選民鵝毛的法案呢?更何況市場上現正熱傳房地產相關交易稅可能因選舉年要調降的消息,這時不管是叫空屋稅、空房稅或是空店稅你就別鬧了!誰理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