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東區的逐漸沒落已不是新聞了!檢討的聲音,解救的藥方也都有人開出,但是仍然阻擋不了知名店家一家一家撤出的頹勢,最近又傳出知名潮牌極度乾燥(Superdry)東區店面關燈歇業,加上全球首家24小時書店也確定將熄燈走人,一幅人走茶涼的景象,令人不勝唏噓,孰令致之?
樹倒猢猻散,這大概就是這段時間來台北東區的風景吧!繼葡吉小廚、SASA美妝店、韓國服飾SPAO、日藥本舖、Swatch錶店、永福樓等紛紛從東區消失之後,最近又傳出東區知名國際品牌「Superdry」悄悄收攤了,看來東區這波的「倒店潮」短期內是不會結束,特別是在東區陪伴大家20年的誠品書店也因都更將熄燈打烊,更是令人感慨萬千。
當然這一連串實體店家的撤退潮並不是東區「獨有獨享」,很多知名的傳統商圈也都碰到了屬於「時代眼淚」的關鍵轉折點,因此市場上對於商圈沒落、實體店面式微等等背後緣由,展開追根究柢的動作,但是在這些聰明睿智的探究之後,卻又發現了諸多的互相矛盾之處,看來這類的商圈起落並非全然像你想的那樣,就舉其中牢牢大者來看吧!
一、房東無良,高租金壓垮駱駝
東區很多知名店家撤店,都同時傳出被每個月幾十萬、甚至是幾百萬元的租金給壓垮的,因此媒體這時就喜歡以商家要賣幾百碗麵、幾千杯手搖飲才能打平來做對比,彷彿手上擁店自重的房東們各個都是吸血鬼一樣,極盡抹黑、妖魔化之能事。
商人重利輕別離,自古而然,將本求利更是司空見慣,房東有自己的盤算,承租商家也必然有自己一套獲利的算計,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的遺憾,在人世間本來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演,怪罪房東無良,怨憎房東黑心,大可不必。何況東區的店租金就一定比別的商圈高嗎?那為何現在南西商圈、西門町商圈仍然活跳跳,而自己卻將死翹翹呢?
而且就在大家手指黑心房東之際,四根手指頭正指向自己,想想看有多久沒去東區逛逛了,有多少年沒走進這家書局、那家餐廳了呢,與其怪房東無義,消費大眾是不是更加無情呢!
二、弱肉強食,強勢商圈崛起
達爾文早就說過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當然不只適用於物種間的競爭,顯然的也適用於商圈之間的彼此客源爭奪,特別是一旦有強勢商圈崛起,弱勢商圈就可能被前者給吞沒掉。
這也是有識之士在觀察東區沒落所提出的原因之一,特別是近幾年來信義商圈強勢崛起,一家家大型百貨賣場紛紛開出,第一個受災殃的就是線形、街邊店的東區商圈,這是潮流趨勢使然,大羅神仙也莫可奈何。只是回頭再看看同屬東區商圈內的兩家SOGO百貨,依然屹立不搖,照理不是更會被同性質的強勢百貨業者給拉走客源嗎?一種難以言語的知識控或許是答案。
三、虛實易位,宅經濟無可擋
近些年來虛擬通路與實體通路之爭,高下立判、強弱分明,毋庸多言,相信很多人很多日常用品都是在彈指之間就完成交易,現在不僅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更是「宅男不出門,能購天下物」的時代,實體店面將亡的言語更是甚囂塵上,聽之成理,但是剛剛才說是強勢崛起,將吞噬東區的信義商圈不是實體通路嗎?西門町不也是靠一間間的實體店家強力吸引近悅遠來嗎?
再看電子商務巨鱷阿里巴巴、亞馬遜Amazon紛紛以購併方式跨足實體通路,「線上線下整合的商業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又讓人看到實體店面的一線生機,更不要說一杯濃郁的咖啡、一碗令人垂涎的牛肉麵,若是從快遞員手上送來,恐怕只徒留色香味當中的色罷了,無香又無味也。
事實上,東區或是一些已經出現租售一條街景象的傳統商圈,之所以會走到目前的尷尬處境,絕對不會是上述單一的原因,也絕對不只是表面上所看的這些,因此不要急著開藥方,空店稅或是求來三年之艾,恐都難救商圈七年之病,搞不好病兆是在更深層的地方,可能是民眾的消費意願、國民所得,甚至更高層次的國家經濟成長力道,最怕見樹不見林,更怕診錯病開錯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