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通常會注意周邊環境,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在可複選的情況下,47%民眾希望房屋能鄰近捷運、公車、台鐵等交通運輸處,其次是鄰近公園,占38%;當然,交通便捷與綠地附近的房子,價格通常比較貴。
至於離「工作地點」近,也是許多民眾的偏好;此外,「文教區」、「明星學區」、「市中心」、「美食區域」、「清幽郊區」、「低密度住宅區」、「運動中心」等,也是民眾比較喜愛的地區。換言之,人口稠密、商業區、交通不便、吵雜、高密度住宅區等,是國人比較排斥的地方。
環境好與環教較差的房屋,房價有差,即使房貸的利率可能也有所不同,因此,消費者在擇定房屋後,務必要審視居家附近的環境,如果環境較差卻買到高價、或是貸款利率也很高,此時要聰明地與銀行商量,爭取降低利率的機會,才能幫自己與家人省錢。
事實上,不論是自住還是投資,「地點」是最重要的,因為一般人很少第一次購屋就不再搬家,因此環境就相當重要,好的環境增值速度快、脫手容易,反之亦然。至於環境,可分為大環境與小環境,本文就從這兩個面向,來介紹其重要性,可以讓你節省時間看房與評估條件的時間。
大環境:
交通運輸路網
購屋時要優先考慮的條件,就是交通方便,有公車、捷運、火車、高鐵等完善的大眾運 輸系統,能夠讓你通勤或通學時非常方便。再者,聯外道路也相當重要,住家若方便接上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堤外道路、高架道路等,將會相當便利。也許有人平 常多以機車為交通工具,但無論如何,在天候不佳時,有大眾運輸系統的優勢,仍是相當好的選擇。
地段區域條件
注意房屋方圓數公里以內的環境,例如是否有垃圾掩埋場、大型公墓、或是高壓電塔、發電廠、砂石場等,還是距離聲色場所、八大行業太近等。總之,這些比較不利於居住品質的場所,最好能遠離你的住家。
房屋的使用分區
使用分區很重要,如果是住宅區會是相對單純;若是商業區,即使現在周邊看起來沒有 太多商業建築,但以後就很難說;若是工業區,除非要開工廠或小型家庭代工,否則對於居住品質一定有影響,比如噪音、空氣等。此外,若你購屋是要做商業用 途,就要買在商業區,才能做商業用途,因此不可不慎。
公共建設與生活機能
公共建設與生活機能
從生活、消費或是未來增值等面向考量,任何房子所處的地方,公共設施或公共建設若是完備,都是有利的條件。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像是學校、公園、醫院、運動中心、圖書館、超市等,愈完善的設施與井然有序的街道巷弄,裁示購屋的好選擇。
小環境
左鄰右舍
房子的屋齡,決定了你的鄰居可能的年齡層,房屋愈老舊,住戶的平均年齡可能愈大, 出入的人口也愈多,租屋者以及換屋的頻率也愈高,如此很難預測你在家的時候,是否會聽到誦經聲、敲打聲,或是奇奇怪怪的活動。而且鄰居愈複雜,有生意人、 或是老人、小孩多,都有可能影響你的生活作息與心情,環境整齊清潔可能也無法太期待。
公共設施
你選擇的房屋,公寓還是大樓,有什麼公共設施?公設比和坪數分攤是否合理?這些都 要列入評估。會經常使用的,以及不會常用到的,像是游泳池、健身房、視聽室,你可能使用機率不會太高,而且還要登記排隊。如果有花園、交誼廳之類的,可以 在其間散步,朋友來也可以招待至交誼廳,會比較便利。
停車空間
都會區面臨一位難求的狀況,若你是有車階級,特別是汽車,就一定選擇甚至自購停車位,如果有機車,也最好有社區自有的停車位,可以避免風吹雨淋及遭竊的機會。如果要租用,要談好月租費、是否共用等?一旦這些條件都許可,才能比較安心的選擇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