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觀念中,學生不安分念書,將來在社會恐難出頭天。不過,對於身兼聯聚建設、台聯製造、永聚紙品的總經理江韋侖來說,國中、高中各念四年,甚至高中念了七所才畢業的放蕩學生生涯,不過是其選擇另一種學習生活的一小段,走出校園後更加倍的努力,證明了所謂問題學生依舊可出頭天。
打麻將輸光學費
自台中市大同國小畢業後,江韋侖升上了光明國中,並不因將來得高中聯考而改變貪玩的個性,國二某次與同學嬉戲時,手中的竹竿不小心滑了出去,並不偏不倚地砸中正從樓下路過的管理組長。就當年而言,國中的管理組長是何等人物豈是學生說砸就砸的,也因這麼一砸,這個在師長心目中不愛念書的學生,當然得另謀出路,於是,闖了禍的江韋侖,只得從市中心的光明國中,轉到了市郊的大德國中。
由於當時江韋侖的堂哥在大德國中當訓導主任,因此,學校同仁相當熱心地為訓導主任的堂弟編進了最好的一班。不過,轉學後的江韋侖在上第一堂英語課時,卻不幸地被老師點中念課文,這麼一點,問題全跑了出來,當時的江韋侖不僅程度落後班上同學許多,甚至連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也背不完,在這種情況下,江韋侖的國二新生活過沒兩天,就被降級至國一開始念起,於是,江韋侖足足比同學多過了一年的國中生涯。
升上高中的江韋侖,依舊玩性不改。在私立宜寧中學念了兩年後,還是因定不下心來念書,於是丟下一句「學校內沒有我想學的東西」後,就開始其後續念兩年的「遊學」之旅。
離開宜寧後,江韋侖學校一所換過一所,期間,在某一個新學期的開始前,也一度考慮定下心來好好念書。但「天不從人願」,在註冊前的「方城之戰」中,江韋侖手氣背到極點地將幾千元的學費都輸光了,沒錢註冊的他,決定「從哪裡跌倒再從哪兒站起來」,牌桌上繼續奮戰三天後,終於把學費給贏了回來。只不過當時學校已完成註冊,江韋侖只得自個兒拿著錢找學校,轉到另一所願收留他學校。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讀書法,江韋侖的高中生涯不僅長達四年,且一路由宜寧中學、青年中學、開明中學、萊園中學、宜寧補校、補習班,到立人高中,江韋侖一轉再轉,前前後後念了七所學校才辛苦地拿到了畢業證書。
一本財經雜誌改變一生
高中混畢業後,江韋侖當送貨員送了一年的酵母後,即入伍當兵,而這段軍戎生涯,特別是退伍前十個月待在金門時,成了江韋侖這一生一個相當重要的轉捩點。江韋侖表示,當時他在金門當參三文書,平日業務可謂相當單純,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發現了圖書館有冷氣可吹,於是,基於吹冷氣避暑及打發閒散時間的理由,江韋侖開始到求學生涯中瞧都不瞧一眼的圖書館報到。
可是畢竟這個摸魚的地方是在圖書館內,雖然沁心的涼風吹來教人不睏也難,但江韋侖卻不好意思大剌剌地就在圖書館內呼呼大睡,好歹也得拿本書裝個樣子。於是,江韋侖便信手拈了本書欲做偽裝,不過,不經意地瞧了這本有關管理知識的雜誌,但不知是冷氣讓人心靜,還是雜誌內容引入入勝,這麼不經意的一瞧,卻讓江韋侖著了迷,不喜念書的他,竟能破天荒地將書看完。
也因這麼一個機緣,江韋侖意外發現看書原來也可以是這麼一件令人滿足的事。於是,在接下來近十個月的時間,江韋侖成了圖書館的常客,館內有關企業經營、管理的書籍,幾乎都被江韋侖給讀遍了。
退伍後的他無一技之長,正苦惱何去何從時,再次回頭找原先當兵前的雇主。這時候原來的老闆何澄松已不做酵母生意,而改做鞋盒生產。不過,所謂隔行如隔山,何澄松的專長畢竟是在酵母的製造而非鞋盒,加上鞋盒製造投資成本頗大,因此,當江韋侖進入這家公司當現場作業員時,公司每個月做四、五百萬元的生意,卻得賠上二百萬元,且負債額度更高達八千萬元。
二十四歲當上總經理
現場作業員做一陣子後,何老闆把江韋侖調去當採購,這時,江韋侖遂將軍中念書學得的談判技巧融合自己的經驗加以充分運用,結果馬上使得公司的採購成本降了三成,深獲老闆賞識與器重。
不過,單靠節省三成的原料採購費用,畢竟還是救不了公司。某一天江韋侖從採購回公司,就看到何老闆愁眉不展地在發呆,一問之下,才知道公司業務衰,幾乎接不到訂單了。江韋侖一聽公司沒生意做,於是自動請纓跑業務,結果第一個月下來,江韋侖一個人就跑了二八○萬元的生意,暫時解決公司斷炊的窘境。由於業務上的傑出表現,讓公司得以存續下去,江韋侖的努力,益受老闆的嘉許與重用,二十四歲那年,江韋侖升任公司經理,兼負業務及廠務管理的工作。
江韋侖回憶起那段跑業務兼整頓製造部門的日子表示,當時他一天幾乎都當成好幾天用,跑業務南北奔波,盥洗用具隨身擺在車上後行李廂,車子開累了就在高速休息站盥洗、小憩一番後便再上路,有時南北一路趕下來,回到公司已是清晨,索性就躺在工廠廢紙堆中睡覺。在那段期間,能平靜地坐在休息站內吃著排骨便當,直是一天中最甘甜、閒適的享受。
用和平石打造社區住宅
也由於江韋侖追星趕月般的努力,加上書中學到的管理知識得以不斷應用,公司不僅轉虧為盈,每個月公司的營運也由四、五百萬元成長至近二千萬元。二十歲,江韋侖由經理升任副總經理,二十八歲再被拔擢升任副總經理。也由於公司的成長迅速,江韋侖受到同業的注目。七十九年,台中名人朱篤明有意到大陸投資鞋盒,遂力邀江韋侖任總經理,在老闆何澄松的同意並投資下,當年五月二十日江韋侖到大陸東莞成立台聯(鞋盒)製造廠,並空前地以三個月的時間完成建廠、投產的作業,同年九月,台聯即配合台灣製鞋廠外移的腳步,在東莞生產第一只鞋盒。
經過十年來的發展,江韋侖一手創建的台聯與永聚,不僅成功地在大陸生根立足,其生產規模與技術更是稱霸亞洲的第一廠,每年二億套的鞋盒,伴隨著大陸生產的鞋子外銷到世界各地。而隨著市場的不斷開拓,江韋侖更發下宏願,在不久的將來要讓台聯成為全球最大的鞋盒廠。
雖然在鞋盒製造闖蕩出一番天地,鞋盒幾乎是用過就丟,在江韋侖的心中總有著無比的遺憾。因此,在製造事業有成之後,江韋侖回到台中,以雕琢藝術精品般的精神,興建了聯聚和平大廈,也希望這幢以天安門人民廣場一樣石材為外飾的建築,能像上海和平飯店般成為不朽的百年建築。
由師長眼中的問題學生,到如今多家公司的經營者,江韋侖以過來人的經驗表示,讀書的目的,應是教導人尊重別人、明辨是非,雖然過去他不是愛讀書的「好孩子」,但現在也不是社會的負擔,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他認為讓孩子人格健全發展,應比會不會念書來得更重要,父母親應給子女更寬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