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貶值,歐系精品相對跌價,以前覺得這些歐洲品牌高不可攀的你,是否也開始有些心動?挑起你對高檔精品的購物欲,是歐元貶值的必然效果,也是精品基金過去半年來績效亮麗的重要原因。
一開始以為只是受到低油價的帶動,但的確已有愈來愈多的跡象顯示,油價走低引發市場對全球消費力躍升的想像,這是今年以來,精品基金漲勢亮眼的原因之一。
追蹤全球重要奢侈精品業者股價表現的全球奢侈品指數,今年年初至四月中旬拉出一波高達一八%的上漲幅度;若從去年十月間的低點算起,過去半年,指數漲幅更已達到四成。雖然在四月中旬過後,指數開始出現漲多之後的回檔走勢,但愈來愈多的投資機構,已對這個在二○一四年令人頗感失望的產業,重新給予正面評價。
簡單地說,正面評價大致來自兩方面:首先,新的需求出現;其次,原本各界認定恐將快速消失的一大群消費者,原來依然存在著超強的購買力。
「變相降價」帶來新客群
新的需求哪裡來?來自於歐元匯率急貶之後的「搶便宜」需求。法國與義大利,這兩個奢侈品牌重鎮都屬歐元國家,歐元匯率下跌,直接帶動兩地奢侈精品業者對於海外消費者的「價格競爭力」。對於精品業者來說,這個意外的價格競爭力無疑是份大禮。
由於鎖定消費力較高的金字塔頂端族群,奢侈品產業長期以來的既定產業特色之一,就是「從來不需要降價促銷,也不能隨便降價促銷」。
就算遇到景氣低迷時期,既有的消費族群仍然樂於買單,這是「不需要降價」的原因;另一方面,由於奢侈品的品牌價值相當程度來自於「貴氣逼人」,如果業者任意降價,也會承擔「品牌光環褪色」的巨大風險,這是精品「不能降價」的原因。
「現在,歐系精品在當地的售價不跌反漲,但對海外消費者來說,卻因為歐元跌價而『變相降價』,你會感覺,不是這些品牌變便宜,而是你更有能力擁有它們了。」一位鍾愛歐系精品的資產管理業者如此表示,她所屬的基金公司並沒有發行精品基金,但她自己卻忍不住在今年三月大舉買進,「全世界像我一樣想法的消費者一定很多。」她篤定地說。
的確,由於是「變相降價」,歐系奢侈品的既有客群不會認為「品牌褪色」而減少購買欲,但卻能引來消費能力稍低的消費者成為新客群,對業者來說,如同打開了新的需求市場。根據百達投顧在今年第一季對歐洲消費品牌企業的調查結果,歐元匯率每跌一成,珠寶、皮包及鐘錶等精品業者的獲利,可望出現五%至九%的額外成長。
中國貴婦轉往境外購買
歐元走貶為精品業者帶來了新的消費族群,但在一四年,各界最擔心的就是精品大買家「中國消費者」的退位。會買精品的高端消費者,的確不會因為景氣波動而明顯縮手,但是在政策主導的中國市場,一道禁奢令,終究是讓這個占有全球近三成消費額的精品市場,在過去一年出現了成長停滯的狀態。
好消息是,隨著去年各種統計數字慢慢結算完成,各界驚覺,原來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的消費力並未衰退,只不過,從以往的境內購買,轉到了「天高皇帝遠」的境外購買。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研究機構「中國投資參考」(China Confidential)在四月底發表的報告,一四年中國遊客在出境期間的總支出逼近五千億美元,達到四九八○億美元。在此之前,專研中國奢侈品市場的「財富品質研究院」也曾發表報告,指出「二○一四年中國人的奢侈品消費進一步轉向海外」。
報告指出,這一年中國人在美國購買奢侈品的金額,占整體金額的比重達到二一%,較前一年增加七個百分點,在歐洲達到二二%,也較一三年增長六個百分點;至於在中國本地消費的奢侈品,占比則較前一年度減少二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中國消費者的境外消費力不但可觀,且在過去一年更把消費實力反映在「境外購買奢侈品」的行為上。換言之,禁奢令對於歐美奢侈品的殺傷力,其實不如想像嚴重。
單一產業不宜重金押寶
歐元走貶為精品業者帶來了新的消費市場,中國貴婦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消費行為,則淡化了精品業者的心頭大患,兩項因素加總,大致就是各界開始對精品產業恢復信心的主因。
在過去,精品基金被認為是「相對具有景氣防禦效果的單一產業基金」,在資產配置的定位中,適合保守型投資者作為「試圖提高報酬率」的「衛星配置」一環;以今年的情況來看,防禦的效果仍然存在,但報酬率預期可望比以往更加拉高一些。
當然,它仍然是單一產業基金,不宜作為重金押寶的核心部位,但若希望提高自己對「歐元貶值帶動歐洲景氣」題材的布局,精品基金的確會是值得考慮的加碼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