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A股行情墊高後,表現相對溫吞的H股現在順勢接棒大漲,投資人對於輪番漲勢拿不定主意,究竟該不該解除手上A股轉進港股呢?專家告訴你:「港股漲完,陸股還會繼續表態!」
從二○一四下半年起,中國股市受惠滬港通,以及中國央行降息等政策作多,讓上證A股就像狂牛暴衝。然而,經過幾個月的大漲,就在市場關注A股的熱度是否降溫之際,政策暖風終於也吹往相對溫吞的H股,延續陸股多頭行情的牛蹄,看來也往香港奔去。
清明假期過後,港股表現亮眼,不僅交易量創新紀錄,恆生指數更創下七年來新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證監會允許公募基金不必再透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機制,就可以直接參與投資香港股票,造成「北水南湧」的熱潮。而「港股通」每日額度人民幣一○五億元,自去年十一月開放滬港通以來,更首度出現限額用盡的情況,顯示有大量陸資湧進港股。
積極型》布局港股基金
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經理人盧正穎表示,這些南下資金主要購買在港上市的中國企業(H股),「H股現在上演補漲行情了。」可是,為什麼北水南湧會特別聚焦在H股呢?「原因很簡單,就是H股比A股便宜許多。」
去年A股狂飆,大幅走升後,估值已比H股高出一、兩倍,從恆生AH股溢價指數觀察A股和H股的價格差異,現在指數約在一二○,也就是說同一企業的股票,在陸股買,比起在港股買貴二○%,「A股和H股的價格差距要拉近,不是A股下跌,就是H股漲上去,以中國積極作多的角度看來,H股向上的機會比較大。」盧正穎解釋。
現在的H股補漲行情,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認為,「今年上證、深圳、港股三地輪番表態,讓單一市場不至於過熱,多頭行情也能因此走得比較久。」
現在中港資金靈活流竄,而上證行情在墊高之後,由港股順勢接棒,現階段港股與H股本益比大約落在十倍,相較全球估值偏低;再加上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以及下半年還要開放深港通,港股有機會吸引更多資金。以中長期投資策略來看,後勢值得期待。
不論行情怎麼走,基金投資人最關切的,還是如何透過相關基金抓到這波中、港股市大漲的獲利機會。如果你是積極型投資人,可考慮布局純港股基金,或是港股比重高的基金,畢竟,正在上演的戲碼,是中國散戶資金湧向港股,是「H股向A股看齊」;而從A股與H股間的溢價水準仍達兩成以上來看,預料市場資金仍有可能持續力拱H股。
▲點擊圖片放大
穩健型》考慮大中華基金
雖然市場上對於H股的補漲空間高度樂觀,港交所主席李小加日前已公開呼籲股民必須留意風險;鄭慧文也提醒投資人,指數來到高點,難免會有震盪,她表示,港股漲勢的發動主要來自陸股,港股漲多後,陸股必須接續表態。
對於穩健型投資人來說,既然陸股與港股都有輪番漲勢,那麼「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何不以大中華基金為布局重點呢?
大中華基金的優點是,它屬於區域型基金,投資範圍包括中、港、台三地,當港股表現一枝獨秀的現在,績效比起純香港基金,可能會有一些落差;但,一方面相對較能分散風險。另方面,在陸股表態後,大中華基金也能掌握一定程度的獲利機會,「無論如何,陸股依舊是主戰場。」鄭慧文再次強調。
既然陸股還會是主戰場,那麼,手上已經有A股成分較高的中國基金投資人,也就不必心急了。儘管陸股已經漲了一波,本益比相對港股要來得貴,但是中國的改革才剛起步,無論從牛市格局的趨勢或政府作多的心態來看,都有充足的理由續抱中國基金。
整體而言,面對這一波中、港股市牛氣沖天的行情,短期之內港股的爆發力應該仍有餘威,積極型投資人藉由港股基金搶賺補漲空間仍有機會。而就中長期而言,A股預料才是領頭羊,若投資心態並非鎖定短期機會,那麼,中國基金與大中華基金,應該都還有榮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