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甲午年,金融市場上的貨幣大戰卻是方興未艾,今年市場波動更大,所以理財目標更要扎穩馬步,跟著基金達人的腳步一起擬定投資計畫書!
金融研訓院講師何文賢:減碼高收債 新興亞洲持續關注
二○一五年全球金融市場的資金呈現M型化,波動度相對提高很多,風險性高的市場不要碰,把積極資金轉往機會比較大的亞洲市場。」關於羊年的基金布局,過去曾經擔任基金經理人,現職金融研訓院講師的何文賢是這麼建議的。
所謂「資金M型化」是來自何文賢的觀察,現階段國際金融市場受到各國貨幣政策不同調的影響,避險情緒高漲,刺激保守資金大幅流入公債、黃金等避險資產;另一方面,因為受惠油價下跌,造成消費力提升及生產成本下降,積極型的資金就在股市中嗅出機會。
如此兩極化的現象,在過去不常發生,因此資產配置的布局重點,就要特別考量各國家的經濟因素。「基本上我算是積極型的投資人,所以固定收益的債券就不考慮了。」他表示,過去他所持有的高收益債,近兩年表現趨於疲軟,加上最近因為國際油價跌深,違約率的風險更是大幅提高,估計這樣的現象還會在一五年蔓延,因此「除非有長期持有的打算,否則我會等下一次低檔再進場。」
政策作多 長期看好印度
何文賢認為,成熟市場中,美國的表現還是最穩健的,儘管經濟變數少,依舊能維持穩定報酬,不過在步入多頭的第七年,基期也相對拉高,不能再預期有太高的漲幅空間。以產業來看,半導體在新產業不斷擴大的強勁需求之下,仍然看好;至於已經漲了「好一段時日」的生技類股則需要相對謹慎,應該慢慢轉向高股息的股票做配置,「價值型股票在波動中相對抗跌,在這種『可以樂觀預期、卻又不能積極操作』的行情中,算是最佳選擇。」
成熟市場的操作上不能有太多獲利預期,「可是全球的投資亮點出現在亞洲,尤其是印度。」何文賢說,印度除了受惠國際油價下跌,更因地理位置的優勢,成為美國與中國極欲拉攏的經濟勢力,再加上新政府大刀闊斧革新,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不過去年印度股市的漲幅高居全球前三名,難道沒有過熱疑慮?何文賢說:「改革中的印度持續強勢是可以被預期的,若未來改革力道持續,經濟表現甚至會追過成長趨緩的中國。」
何文賢認為,儘管羊年金融市場波動度大,操作不宜太積極,但還是維持股優於債的操作策略,並且將資金移往亞洲市場,以長線投資的思惟布局。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邱亮士:用年終獎金 轉換多重資產基金
有些人認為,投資的必勝關鍵就是要掌握趨勢,但是對於摩根投信執行董事邱亮士而言,「長期鎖定一個方向、長久投入資金,趨勢自然就跟著你!」雖然聽起來像玩笑話,但這事實上就是所有理財書籍告訴你的「長線投資思惟」。
「有些人遇到波動,無法承受之下(定期定額)就停扣了,那就是一錯再錯。」邱亮士指出,所謂長線投資的思惟,就是選定一個具有成長性的市場來投資,投資期間不停扣、不調整部位,甚至拉回的時候加碼;相反地,若是小有獲利,或是因為無法忍受波動就贖回,則容易錯失機會。
在資產管理業任職將近十五年,邱亮士的投資策略十分簡單,除了手上現金僅留三個月生活費,其餘資金全數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入基金投資,每當手上有閒置資金時,例如年終獎金,就會以單筆投資方式,買進多重資產基金,一有獲利就贖回,當需要用錢或者轉換標的時,也以多重資產的部位做轉換。
「市場總在樂觀的時候過於樂觀,悲觀的時候又過度悲觀,投資人往往亂了方寸。」所以邱亮士並不會刻意檢視自己的基金績效,大約每年依照自己對市場的理解「微調」。
以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他分析,近五年來,有八成資金流向債券市場,其中又有九成流入高收益債。
債券和股票都有循環週期,在獲利走軟以及當今市場波動拉大的背景下,可考慮以多重資產的配置為核心布局,化零為整,買進具有多重資產配置概念的基金商品。
換句話說,一五年他調整資產配置的第一步,首先是減碼債券的持有,接著轉換為多重資產基金。
除此之外,在成熟市場中,雖然美國市場依舊維持看好,不過卻少了「驚喜」,往亞洲地區或者新興市場,特別是受惠政策作多的中國,比較容易找到投資的機會,建議適時地加碼。
留意公司治理問題
邱亮士認為,一五年全球市場中還是隱藏了幾隻黑天鵝,公司治理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他以巴西最大國營企業爆出帳務疑雲為例,指出這樣看似單一事件的醜聞層出不窮,若是將來引發連鎖效應,將大幅衝擊市場投資信心。
「待在這個行業越久,就會越尊敬市場。」邱亮士說,他口中尊敬市場的方式,就是不以預測市場作為投資布局的考量。面對高波動的年代,只要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就能從市場的紛擾和恐懼中,理出頭緒。
基金教母蕭碧燕:居高要思危 報酬創新高就要減碼
素來有「基金教母」稱號的蕭碧燕,一直致力於推廣基金投資觀念,她認為,一五年全球資金在各類資產輪轉快速、市場波動加大下,如何在波動中獲得穩定報酬,是羊年投資的重點。
個性務實保守的蕭碧燕,在進行投資前會徹底了解投資商品,並且擬定投資計畫:股、債比重如何分配,目的是什麼?定期定額的額度是多少?然後依照計畫調節加、減碼的配置。
既然現在市場波動劇烈,該用什麼指標判斷加碼或減碼的標的?「讓你不斷獲利的就要減碼;跌到讓你心痛的則可以考慮加碼。」她說。
蕭碧燕每一次都在基金贖回的時候調整配置,當然,贖回的時間點因各市場而異。
以歐洲及日本為例,她的作法是每月定期定額三千元,並且設定達到一○%報酬率即獲利出場。「這兩個市場可塑性不高,不適合投入太多資金,一方面又不想放棄,」她指出,「不過一旦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成效不佳,市場再度出現通縮危機,就會完全剔除在組合之外。」
至於這幾年獨強的美國市場,她則設定獲利一五%到二○%贖回後,判斷是否減碼,「如果減碼後還是有獲利空間,就再減碼,等到報酬率降至負二○%,才會慢慢加碼。」對她來說,報酬率不斷創新高就是減碼的指標。
那麼市場上一致看好,而且指數不斷創新高的印度,是不是也面臨減碼的顧慮呢?
搞懂目的 投資無往不利
「印度的改革故事還沒結束,還需要一些時間發酵,」她建議,政策作多的印度市場用兩年的時間評估,「股市是先行指標,可以密切留意。」
攤開蕭碧燕的基金配置表,她沒有買進全球股票型基金,理由是「成熟市場一定得和新興市場切割,兩者的同質性差太多,拉扯太大了。」那為什麼反而買進全球債券型基金呢?「買債券的目的是為了配息,而不是資本利得,所以不必在意淨值的波動。」看出端倪了嗎?目的不同,配置上的思惟就要有所不同。
對蕭碧燕來說,沒有什麼是「最好的基金」,只有「最符合需求的基金」。簡而言之,如果想賺資本利得,就要嚴格執行停利,避免出現虧損;如果要領固定配息,那麼就要長期持有。
靠著仔細的資金配置計畫,謹慎評估加減碼的標的,並且時時認清自己的投資目的,蕭碧燕基金投資的績效幾乎無往不利,也安然度過金融海嘯。因此,儘管有人擔憂黑天鵝擾亂市場秩序,對蕭碧燕來說這只是投資的過程而已,不需要過度解讀。
從無數次的演講,以及與網友互動的過程中,她在在強調,許多投資人的盲點,就是搞不清楚自己投資的目的,「投資絕對不是一味追求高報酬,而是找到一個最容易成功的方法,獲得穩定報酬。」搞清楚這點,就不會盲目投資,距離成功也就更進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