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定期定額投資的路上,許多人總在獲利的時候持續扣款;大跌時,卻耐不住內心煎熬,反而縮手停扣,因而錯過撿便宜的好時機。在大仁科技大學擔任行政人員的劉俊德,透過筆記將歷史漲跌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堅忍續扣,每一次出場皆有穩定的正報酬。
翻開劉俊德的每本基金投資筆記,工整而清晰的字跡,詳細記錄著十一年來,投資每檔基金的資料。藍色字多半寫的是每月淨值、報酬率的變化,以及他對大盤指數的觀察;紅色字則寫下投資過程中,市場發生的重大事件,再加上自己的評論和感想。
每一次出場皆為正報酬
劉俊德的筆記裡,並沒有太多基金達人的投資心法,他寫的大多是自己的「心得感想」。然而,就是透過回顧筆記上的「心得感想」,讓劉俊德在經歷每一次的空頭時,更能用「平常心」看待慘不忍睹的負報酬,不隨市場追高殺低,讓十一年來的定期定額投資成果,每一次出場都是正報酬,且年化報酬率皆有八%以上的穩定水準。從剛開始只投資五千元,到現在每月至少扣三萬元,穩紮穩打的模式,讓他和太太約每兩年就能存下近百萬元。
「剛開始投資基金時,我只是把投資的心得,記在投信公司寄來的交易確認書上而已。」二○○○年,劉俊德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台股基金,隔年就不幸遇上美國九一一事件,他的基金報酬率一路慘跌到負四一%。莫可奈何的他,在當時的筆記上寫下自己的心情:「完蛋了,沒救了!」雖然心情亂糟糟,但不甘心的他還是抱著放手一搏的心態,繼續每月扣款五千元。最後,在次年二月以一六.七一%的報酬率獲利贖回。
劉俊德回憶:「當時我就想,如果有幸再遇到負四○%的報酬率,我不只要續扣,一定還要加碼扣款!」後來,在○八年金融海嘯時,這個機會來了。雖然當時市場風聲鶴唳,他也不禁開始猶豫著是否要先贖回或停扣,「但是,持之以恆的信心來自於經驗!」
讓他下定決心從五千元加碼扣款到一萬元的關鍵,就在於他翻出過去交易確認書上的筆記,其中一頁就提醒著自己:「低點來時,一定要把握機會加碼,未來的自己一定會感謝現在自己的決定。」果然,到了○九年底,該檔基金獲利二成出場。「投資一定會遇到低潮的時刻,但是回顧過去的經驗可以加強自己的信心,明白有當初的堅持才能從虧損轉為獲利,現在的自己就不會那麼恐慌。」
劉俊德認為,筆記的功能,就是讓自己在猶豫徬徨時,發揮「提醒與檢討」的關鍵作用。「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記取教訓、一錯再錯!」而他筆記的重點,除了寫下每個月扣款日的淨值,以及當天台股收盤指數和月KD值之外,若有重大事件發生,也一定會詳細記錄該事件帶來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剛開始投資一檔基金時,就寫下預定的報酬率,作為投資的紀律。」劉俊德建議投資人在剛起步時,不妨先設定一個較容易達成的目標,嚴格遵守停利不停損的紀律,才能避免在波動中被震出場。
一次專注投資一檔基金
進一步觀察劉俊德的投資內容,他並不像一般人滿手基金,無論定期定額資金多寡,他一次只專注投資一檔基金;也因為曾做過營業員,對台股非常熟悉,因此只鎖定台股基金。挑選基金時,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篩選條件。
首先,該檔基金成立時間須五年以上,且該基金經理人操盤該檔基金也持續五年,「因為五年的時間,差不多剛好經過一次多空循環的考驗。」其次,才是按照五年、三年、一年的報酬率,依次篩選出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基金。
此外,他也從筆記中歸納發現,每一次從買進到贖回的循環大約是三十六個月,並且都有二成以上的穩定獲利。所以在每一次贖回後,他都會將資金再分成三十六等分,繼續參與扣款。
在最近的筆記中,劉俊德則是寫下了「忍耐」和「等待」來提醒自己,儘管市場雜音不斷,劉俊德仍然抱持著他的投資原則:「如果大盤的月KD來到二十以下,基金的報酬率又在負三成以上,我一定會啟動定期不定額加碼機制。」
他說,透過多年的筆記歷程,讓他了解景氣循環本就有起有落,別妄想去預測指數漲跌,只要能克服人性軟弱、把握時機出手,自然能輕鬆在「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的境界中穩定獲利。
劉俊德
出生:1972年
現職:大仁科技大學行政人員
經歷:證券營業員、百貨樓管
學歷:大仁技術學院工業安全衛生系
投資經歷: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