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怕等待解套,然而,定時定額投資基金的成功關鍵,就是得熬過低檔繼續扣款的煎熬。為了減少等待時間,蔡淵輝專門挑選波動度偏高的基金標的,短時間內,就要賺到一趟多空週期。
前幾天,一位套牢慘重的股市投資人,在鴻海集團總部門口燒炭自殺。看到這則新聞,蔡淵輝有感而發地說:「投資,就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啊!」
快樂來自於投資獲利的想像,但是在股市下跌階段,獲利想像的空間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漫漫無期等待解套,原是一趟快樂的投資過程,反而變得令人痛苦。
曾在銀行操盤小組及投信業界工作的蔡淵輝,現任致理技術學院財金系助理教授,雖然具有專業背景,但在某些方面,他也和一般投資人一樣。「我也等不了長期大波段,像黃金,前面走了十九年空頭,接下來才有四年大多頭,這種投資,我等不了。」
壓縮多空循環週期的時間
等待是基金投資的成功要件,但等待卻也是最難克服的心理障礙;於是,蔡淵輝發展了一套獨有的基金操盤術,讓自己的定時定額投資部位,可以更安心而快樂的等待獲利。
「我的方法,首先就是挑選快漲快跌的投資標的。」蔡淵輝簡單解釋基金篩選原則,從循環週期較短的市場下手,再挑選波動率較高的基金。
他表示,一趟定時定額的基金投資,必須經過多空循環連續扣款才能創造最大效果;而選擇波動性較大的基金,就是要把這趟多空循環的時間壓縮,可以減少低檔等待時間,降低內心的痛苦煎熬,而能在更短時間內達到定時定額的獲利目標。「這樣想來,你會等得更有把握,也就更有勇氣繼續扣款。」
由於出身投資業界,熟悉市場週期的循環特性,蔡淵輝在十五年前首次投資基金時,就已確定了這套操作原則。
蔡淵輝表示,除非是急於用錢,否則每一趟的定時定額投資,一定都會等到績效轉正才獲利出場。「至少有九成以上的基金投資,是等到賺錢才贖回的。」
他指出,雖然經常轉換定時定額的投資標的,但基本上是以儲蓄的心態來進行投資,「我給自己設定的儲蓄率是薪水四成,絕大多數,這些錢都用來買基金。」以最近三年的狀況概算,每月扣款大約五萬元,三年投入了一八○萬元,「至於報酬率,至少有兩成;也就是說,三年下來,大約累積了二一六萬元。」
在細部作法上,蔡淵輝指出,他會先選擇股市週期在二、三年完成一趟多空循環的市場,「以這個標準來看,台股市場是最適合的,所以我多數的基金標的都是鎖定台股基金。」此外,蔡淵輝也會特別留意高波動的單一產業型基金投資機會。
接下來,他會把各檔基金分成兩個組別。以代表波動度的年化標準差為指標,設定二五%為標準,分為波動度較高與較低的兩個族群。
視波動度分別設定停利點
其中,波動度較高的,漲跌幅度相對較大,用定時定額累積報酬率的空間也較可觀,對於這類基金,他會設定以二○%以上為投資停利點;至於波動度較低的基金,低檔多買與高檔獲利的空間都相對小了一些,停利點則以一五%為基本標準。
布局之後,就是堅持停利不停損的操作原則了。「定時定額不必停損,但一定要執行停利。」他表示,很多人在股市衝高之後,捨不得停利出場,害怕賣掉之後基金淨值繼續向上。
「但,這種心態卻有可能讓自己的投資像在逛花園一樣,白白開心一場,手上什麼也沒拿到。」蔡淵輝提醒,別忘了這趟投資的標的是高波動基金,漲得快,跌下來的速度卻也不慢。
「或者,可以換個角度想想停利這件事。」蔡淵輝覺得,「停利」這兩個字不太恰當;在國外,一般說法是「實現獲利(Take Profit)」,「把帳上的獲利拿到手上,這才是最讓人快樂的事啊!這麼想來,應該就能更果決地執行停利了。」
說到底,蔡淵輝成功投資的根本要素,還是在於他很堅持快樂原則。
蔡淵輝
現職:致理技術學院財金系助理教授
學歷: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
經歷:台北銀行操盤小組、友邦投顧經理、元大投信協理
除非是急於用錢,否則每一趟的定時定額投資,一定都要等到績效轉正才獲利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