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來自火星,因為他們錯過了飛往金星的航班。什麼時候該出發到機場?我和妻子總是對這個問題抱持全然不同的態度。我的看法是:晚一點出門,拿捏那個剛好讓你有點刺激的時間。妻子的看法則是:盡早出發,即使交通堵塞、爆胎也不怕,而且可以悠閒地在機場購物,起飛之前還可以吃個大餐。
多年以來,我搭飛機從來沒有預留緩衝的時間,卻也從來沒錯過任何班機。大約一年半以前,我搬到瑪莎葡萄園島(Martha's Vineyard),這個地方很容易估算前往機場的開車時間,因為只要錯開交通尖峰時段,就能避開車潮,而且這裡的機場很小,就像以前的電視劇《插翅欲飛》(Wings )裡的那個,但還要更小一點。(這是我剛開始寫這本書時的情況,後來這裡啟用了新機場)。
有一天早上,我和妻子喬安(Jo Ann )正準備要搭飛機到波士頓,當時我們剛搬到瑪莎葡萄園島幾個月。我過於自信,以為可以精確估計前往機場所需要的時間。我估計的車程是大約20分鐘,而我們在飛機起飛前的35分鐘出門。結果,開車時間多花了幾分鐘,因為我在禁止超車的單線車道上,剛好跟在一輛慢吞吞的卡車後面;我知道我應該超車,因為我拿捏的時間似乎有點太緊湊了。
「我們還是可以趕上飛機的,」我向妻子保證,「但時間恐怕有點緊湊。」她看起來有些懷疑;我心想,這擔心是多餘的。飛機起飛前的10分鐘,我們到了機場入口。雖然停車場距離航空站只有幾十公尺,我還是先讓喬安在機場入口下車,告訴她:「讓他們知道我們已經到了。」
過了大概1分鐘,我回到機場入口,卻發現喬安站在外面等我,顯然不太高興。我有點想不通,於是問她:「怎麼回事?」
「飛機飛走了,」她的聲音顯露失望,還夾雜著「我早就告訴你了」的意味。
「你說什麼?飛機飛走了?」我邊問邊看手錶,雖然我完全知道當時的時間。「還有8分鐘才10點。」
我走進航空站,非常氣憤,飛機怎麼可以不等我們,在預定時間之前就起飛。我向航空公司的櫃臺小姐抱怨。她的態度非常親切。
「我們的飛機在所有的乘客都登機之後,就會起飛。我們沒有接到你的通知,你沒有說可能會遲到,所以我們以為你不來了。你如果先打電話過來,我們就會等你。」這就是瑪莎葡萄園島的作業方式。而且,你也知道,如果先打電話,他們真的會等你。聽了這番解釋,除了怪自己之外,還能抱怨什麼呢?
快轉到6個月之後,我即將展開一個曲折的旅程,在4天之內跨越4個州,進行6段採訪。這段行程排得很緊湊,絕對不允許錯過任何航班。
我已經受過教訓,於是提早從家裡出發,預留更充裕的時間。喬安和我一起開車到機場,她發現我穿的藍色外套上沾著一些棉絮,提醒我到了機場的時候向櫃臺服務人員要一些膠帶,清除衣服上的棉絮。我們提早30分鐘到達機場。把車子靠邊停好後,我向喬安說再見。報到之後,我發現自己還有時間可以處理外套上的棉絮。於是,我向航空公司的櫃臺人員索取了膠帶。
當時,小小的候機室裡大概坐著10幾個人。不久,我聽到我那一個航班的廣播:「座號1號到8號的第一梯次乘客請登機。」我抽出大約信封大小的塑膠材質紅色登機證,看到上面的號碼是11。我心想:「這麼小的飛機,竟然還要分兩個梯次登機,實在有點好笑。」我繼續坐著,清除外套上的棉絮。
我心不在焉地坐著,繼續清除棉絮。然後,我突然之間清醒過來。我意識到,第一梯次登機廣播至少已經過了5或10分鐘。我環顧周遭,嚇壞了,因為候機室裡已經幾乎沒人。我跳了起來,急忙衝向登機門,看到一架小飛機的螺旋槳已經啟動。「等等!」我瘋狂地揮舞著手臂大喊,並且一路衝向飛機,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我周詳策劃的旅程—4天之內跨越4個州進行6個採訪的旅程—即將分崩離析。
航空公司的服務人員攔住我。我抽出紅色登機證讓他看。他態度明確地對我說:「你不能過去。」我以為他的意思是說:我已經太遲,錯過了班機。可是,他隨後向我解釋:「你的登機梯次還要等5分鐘。」後來我才知道,瑪莎葡萄園島機場的所謂「梯次」,是指不同的航班!
我坐回到椅子上。隨著恐慌情緒慢慢平息,理智逐漸恢復,我也終於意識到前一刻的自己有多麼愚蠢。我前一次做出這麼尷尬的事情,大概就是詢問某個不常見面的親戚「預產期」是什麼時候,後來才知道她在2個月前已經生產,只是產後肥的情況顯然還沒恢復。老天!
「好啦,好啦,」你或許會說,「這還蠻好笑的,可是,跟投資或交易有什麼關係呢?」很簡單:如果你太過專心清除外套上的棉絮,就可能錯過航班。換言之,不要因小失大。在金融市場,目光淺短帶來種種傷害,以下舉出一些例子:
交易者做了詳盡的研究,試圖尋找最具投資潛能的新科技事業,卻忽略了該類股在最近6個月已經上漲了70%,「嚴重超買」意味著不尋常的高風險投資環境。
交易者深入分析某家公司的財務報表和報告,卻沒有注意到該公司大幅成長的收益,完全來自某種單一產品的銷售,但這種產品顯然即將面臨同業的劇烈競爭。
交易者全神貫注於尋找某支股票的最佳進場點,卻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問題,譬如:部位什麼時候出脫?如何出脫?如何有效控制風險?
這些例子基本上傳遞了同一個訊息:保持全景的視角,兼顧所有層面。專注於整體市場和類股,而不侷限於個別股票。留意定性因素,不該只著眼於數字。擬定一個涵蓋交易所有層面的交易計畫,而不該單純專注於進場策略。
作者簡介_傑克 · 史瓦格 (Jack D. Schwager)
FundSeeder平台的共同創辦人,擁有布魯克林學院經濟學學士、布朗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倫敦對沖基金顧問公司Fortune Group的合夥人,以及在華爾街某些主要期貨研究機構擔任董事,時間長達22年。史瓦格在期貨與對沖基金領域裡是一位備受肯定的專家,同時也是資深的金融交易者及財金作家。有關投資著作方面,史瓦格以投資訪談為主軸的《金融怪傑》系列最為聞名,累積了三十年來對全球數十名頂尖交易者的專訪內容,也成為投資界難以仿效的珍貴經典。
本文摘自寰宇 《股市金融怪傑:全美頂尖投資高手對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