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了大半年的台股,即使延續到9月,還是有不少公司營收表現再創新高。
《今周刊》從營收相關數據,篩選出第三季表現優異的公司,提供投資人參考。
雙十國慶連假過後,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告9月營收,在第三季營收全部亮相後,可以看出今年台股第二季開始的產業趨勢:從防疫概念股轉為科技電子股的主導盤勢,延續至今。
美中貿易戰引發的轉單效應,以及防疫所帶來的遠端辦公需求,更讓以科技電子業為主的台灣產業受惠不少,是今年台股在全球股市表現,排名前段班的主要原因。
不過,現在的台股指數基期相對高,持續在1萬2千點以上區間盤整,相較今年第一季末,指數從萬點以下的低基期開始往上噴發,截然不同。
基期愈高,選股就愈要小心。買到業績不如預期的股票,股價一下子從創新高跌到季線以下的情形,也不少見。
IC設計重回盤面主流
比較特別的是,近年來台股容易從同一個族群開始起漲,個股單獨表現的機會不大。由於資金匯聚於同一個族群,族群內的個股表現時常同進同退,而這些企業從股價到營收表現,成長幾乎不間斷。例如疫情一開始的防疫股,到第二季的遠距辦公、IC設計,再到9月底的綠電、航運等,在基本面有題材的情形下,資金才有理由在這些族群之間持續輪轉。
尤其是IC設計,雖然第三季的股價表現不如第二季那麼突出,不過從第三季營收來看,IC設計族群的表現,仍然相當不錯。尤其是近期在中芯受到美國制裁後,相關IC設計廠商又有轉單效應,在題材和業績的加持下,IC設計相關族群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本業長期虧損的音效晶片供應商驊訊(6237),在遠端辦公趨勢之下,USB耳機相關晶片終於迎來春燕,帶動第二季開始轉虧為盈,第三季營收2.79億元,年增超過2倍,第三季單季營收更已經超越今年上半年。
受惠遠距商機,圓剛第3季營收超越去年一整年。(攝影/吳東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