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複利
由於把每次領到的現金股息都滾入再投資,股數會愈來愈多,總共5筆數據平均,投入100萬元,15年後股票市值會變成318萬7,000元,比領出來花光多了約128萬元,也比單利放著不動多了60萬元。
二、滾動報酬計算說明
滾動報酬(Rolling Return)或稱滾動回報,每個數值都代表同樣長度時間的報酬率,比如15年滾動報酬就是每15年為一個區間,1~15年,2~16年,……依此類推,每個數值都是過去15年的績效,能夠看出不同時間點的報酬,這樣可以平滑掉剛好在低點進場或剛好在高點進場的極端狀況。
說明1:股票代碼0050的台灣50是2003年6月30日開始掛牌交易,假設就從這天投入100萬元以收盤價買進台灣50,「持有」15年都不賣出。
說明2:「每隔半年」投入一次,計算「期初買進100萬元、持有不賣出,滿15年的本利和」,比如「2003年6月底到2018年6月底」,「2003年12月底到2018年12月底」。統計到2020年6月底為止,這樣總共會有5組資料。滿15年的股票市值結果,以當日「收盤價乘以累積股數」計算。
說明3:期初的100萬元以及複利滾存的配息支付日,都以當日收盤價買進,股數取整數,小數點以下無條件捨去。未納入交易手續費及稅負。2017年起,台灣50每年配息兩次。
三、小結
領到股息之後,打算「現在」立即享受的人,你可以選擇把股息花光以犒賞自己。但假如你打算延遲享受,目標放在「未來」,那就可以選擇把股息滾入再投資,足夠整張就買整張,不足整張就買零股,讓自己的「股數」愈來愈多,本金愈來愈大,讓時間與複利滾存創造未來驚人的資產增值效果!
註1: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並不保證將來一定都會如此。
註2:以上純粹舉例,不代表推薦個股!
作者簡介_余家榮
花蓮人,義務役預官52期2梯。銘傳大學保險系畢業,但沒當過保險業務員。任職於證券業15年。喜歡旅行、閱讀、關懷流浪狗。 筆名「效率理財王」,部落格2011年成立,累積近300篇理財文章,亦擔任理財課程講師。專注於三大主題:應備存款、指數化投資、純保險。針對上班族常見的理財問題:存退休金、醫療費、買房、旅遊等,推廣「投入最少的時間、金錢」達成「最有效率」的成果及保障。
效率理財王 部落格、FB粉絲專頁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首發於「雅虎理財專欄」,原文:台灣50配息入帳還沒想好用途?「這動作」讓你資產多60萬!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