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追逐難度最高、把握性最低的股票市場?其實,換一種投資方法,生活可以簡單得多,收入可以穩定得多──不用再在股海浮沉、不用生怕遺漏任何市場消息、不用緊盯平均線與交易量的變化、不用每天殺進殺出……更重要的是,投資的當下,就幾乎可以完全確定投資時間長短與回報率。
投資的迷思
你是否從認識投資以來,就覺得投資,就等於買股票?是否有聽過、或被很多傳媒稱之為投資專家的人教育過:年輕時,風險承受度較高,就應該買股票,而持有股票比例要超過50%以上等等的言論。
其中最常見的理論,就是持有股票與債券的比例,應用100減去年歲:
25歲時,應該持有75%股票與25%債券。
40歲時,應該持有60%股票與40%債券。
65歲時,應該持有35%股票與65%債券。
但是,你有沒有真的去思考過、想過:為什麼年輕時就應該就可以承受高風險?為什麼一定是這樣的邏輯?為什麼一定是這樣的順序做呢?提出這些理論的專家,有利益衝突嗎?
這些投資理論都是金融體系的人提出的,幾乎所有主張這種理論的投資專家都是從投資銀行、零售銀行或證券商出身,但實際上,他們都是靠投資股票來創造傳奇與累積財富嗎?但我們怎麼有時會聽說真正的富人都在操作債券?
我們也經常聽到別人說:「投資固定收益資產(通常指債券)回報太低,投資股票幾天就能賺20%、30%以上的回報率!」
這是很危險的想法,有沒有想過要在股票上獲取年回報率20%以上的報酬率,負上的風險要多少?
投資需要本金,這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剛入社會的年輕人能有多少資本去學別人炒股或是頻繁進出,才會有可觀的報酬?大部分的結果,幾乎全部都是賠錢收場。更糟糕的是,有些還會因本金太少而被慫恿借貸投資,結果欠下一身債!
有沒有人思考過,25至40歲人生的最有精力、最黃金的時段,是否應該把時間與精力投入在自己的學識、經驗、工作、專業、人際關係的建立上,才能更快地累積本金,才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在被動收入資產的累積上?
有沒有人思考過,剛入社會的年輕人有多高的薪金?他們不用投入工作、累積經驗與人脈嗎?不用花時間戀愛嗎?不用結婚嗎?不用生育、照顧下一代嗎?不用供養照顧父母嗎?他們每天能分出多少時間去研究各類型股票、研讀數以千計的財務報表、追蹤市場走勢、分析經濟數據、跟進市場消息?
更糟的是,就算你做足研究,你投資的任何公司的股票,有哪間公司敢承諾、敢保證在公司經營一定的時間過後,給你確定的回報率?
為什麼一定要追逐難度最高、把握性最低的股票市場?其實,換一種投資方法,生活可以簡單得多,收入可以穩定得多──不用再在股海浮沉、不用生怕遺漏任何市場消息、不用緊盯平均線與交易量的變化、不用每天殺進殺出……更重要的是,投資的當下,就幾乎可以完全確定投資時間長短與回報率。
懶系投資法的由來
自1995年第一次買賣股票開始,筆者一直執意尋找最懶散、機械化、有穩定回報又適合一般人的投資方法,為此試遍各種投資工具,由股票、窩輪(即權證)、牛熊證、期權、期指以至基金皆有涉獵,價值投資、技術指標、圖表分析等等方法也都試遍無誤。其中長達接近2年時間過的是全職投資生活,以短炒股票、即市期指炒賣、指數期權策略、期指動態對沖等來賺取生活費。
但在股市愈久,愈覺得股票易學難精,撇除二三線股票的短炒,就算大藍籌股票,由於太多環境因素、人為因素、政治因素與公司人治因素,即使有深入的研究,也不可能成為穩定回報的投資方法。
一般人都喜歡說:「力不到,不為財」,總是覺得只要自己多做功課,多學多研究,就可以獲得穩定回報。這某程度上是對的,可惜在投資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並不一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太多的不可計算因素互相影響。我們可以藉由研究學習而盡量避開一些局部性風險,系統性風險卻難以避免。如果要求回報與股市長期回報相近甚至超越、而又可避開高波幅,達至穩定回報的目的,難度極大。一般的股票炒賣方法,對將來的回報率與時間性無甚概念、難以預測,更惶論筆者追求的這種懶散、機械化、穩定、門檻低而又平民的懶系投資法?
一段長時期的摸索後,逐漸發現其實筆者是被本地投資環境所困惑了。要達致筆者的目的,一定要跳出本地,放眼世界!每一種投資工具、投資市場,都有自己的特色與門檻,唯有充分利用結合各種投資工具與市場的特色,並揀選可清楚計算回報率與風險的工具,才可以擺脫日日追市、擔驚受怕、飽受市場氣氛摧殘的老鼠圈式投資方法。此時,懶系投資法的基礎終於逐漸成形。
懶系投資法的「懶」字,精要不在於免做功課,而是在實行前,已充分計算了回報率、時間及風險,可以很放心地在實施後,只用最少的時間定時檢驗,其餘時間置之不理,該吃就吃、該睡就睡、該玩就玩,讓投資組合在背後自動為你帶來現金流或自動增值。而且,這種懶懶的、悠閒的投資法,筆者心目中的合理年回報率應該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