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參與今年的除權息嗎?
單純從市值增減的變化來看,除息只不過是右手換到左手的差別,例如一檔100元的股票,除息5元,雖然投資人可獲得現金股利,以及看似5%的現金殖利率,但由於除完息之後,股價就會從100元下降至95元,因此除非未來股價能回升到100元,否則都只是自己配給自己的過程。
(圖片來源: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
由於除權息的過程,完全不影響市值的變化,因此當投資人在思考是否要參與除權息?最大考量,就是要避免讓自己陷入「賺了股利,賠了價差」的困境。
以曾經是台灣之光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宏達電(2498)為例,2011年股價從1300元下墜至478元時,董事會宣布將發放每股40元的現金股利,若以當時的股價計算,現金殖利率高達8.36%,然而若貪圖看似「優渥」的現金殖利率,其最後的結果,在假設完全不執行停損下,2019年5/30股價已跌至36.25元,換言之,賺了40元的股利,卻整整賠了超過400元的價差。
宏達電的經典案例,相信會讓投資人更加明白,是否要參與一檔股票的除權息?除了要考慮現金殖利率的高低之外,是否是好公司?股價是否處在好價格?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量。
(圖片來源: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
投資人要如何避免參與除權息的股票,最後可能掉入「賺了股利、卻賠了價差」的陷阱,高現金殖利率搭配年線,或許是一個簡單、且容易學習的判斷標準。
換言之,在檢視一檔股票具有高現金殖利率的優勢時,目前股價若能站在年線之上,參與除權息的誘因,將可大幅提升,反之,一家公司即使有高現金殖利率的條件,但目前股價跌落至年線之下,除非投資人有明確的把握,認為這是一家好公司,股價也出現超跌的狀況,否則不參與除息,將會是一個比較妥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