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最愛的高收益債今年以來報酬率已經跌掉14%,今(9)日在財委會上有立委幫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試算,他恐怕因此賠掉13萬。高收益債後續還有油價一去不回、資金竄逃,以及預期違約率逼近歷史新高的三重壓力,投資人該如何應對?又有哪些碰不得的地雷呢?
台灣人有多愛高收益債?根據大拇哥(TAROBO)投顧資料,台灣投資人在2019年年底債券型基金存量佔比約52.09%,其中在所有的債券券種裡,以高收益債基金存量佔比達22.13%為最高,與全球投資人只把7.22%的基金存量佔比放在高收益債上相比,偏好程度可見一斑。
資料來源:大拇哥(TAROBO)投顧。
在全球遭遇股災之時,連多數債市的防禦功能都失靈,僅高債信評級的美元抵押債及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勉強收紅,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今年以來則都有14%~16%的跌幅。
更麻煩的是,目前歐美地區仍受COVID-19(武漢肺炎)所苦,為全球經濟活動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全球與美國高收益債的隱含違約率已經衝上11%,逼近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的13%~15%。而在去年底因為看到債市亮眼表現而搶進的資金,也在今年首季因市場震盪嚇得落荒而逃,以美國高收益債的資產管理規模來說,已經跌掉近27%。
疫情若延續 投資人應避開新興市場高收益債
多重利空夾擊,偏好高收益債的投資人應該如何應對?野村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謝芝朕表示,後續最重要的觀察重點仍是歐美疫情是否獲得控制?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謝芝朕建議:「投資人應避開新興市場高收益債。」
謝芝朕分析,近幾周已經看到許多新興國家,如:厄瓜多、黎巴嫩、阿根廷宣布違約或是止付票面利率,「這些國家在疫情發生前就已經出現狀況,若疫情惡化麻煩肯定更大」,因此他認為,除了投資人熟知受到疫情重擊的能源產業、旅遊產業外,部分新興國家或當地企業發行的高收益債,投資人要特別當心。
不過,謝芝朕認為投資人不需要過度恐慌,因為高收益債市場幾乎已經走到利空出盡的態勢,價格也來到相對吸引人的位置,若歐美疫情控制得當,投資人可優先考慮加碼美國高收益債與亞洲高收益債。
聯準會成最大買家 美國高評級債價位有撐
而對於高收益債執念沒有那麼深、希望以控制下檔風險為主的投資人,則可以考慮高評級債。謝芝朕解釋:「先前聯準會已經放話,會無上限購買高評級債,買到市場穩定為止」,也就是說,有聯準會這樣一個超級大買主在,高評級債價格相對有撐。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也認為,投資人現階段操作上應抱持較高的風險意識,以高評級的政府債為防禦首選,避開體質較脆弱的信用債市,看好「有美國政府債信力挺」與「聯準會無限量買進」兩大優勢的美國政府債券型基金(GNMA)。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政府基金經理人保羅維克進一步分析,GNMA債有美國政府的信用擔保,又提供比公債高的殖利率水準,投資人無須擔心像一般的企業債或金融資產擔保債會有違約或倒帳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還有聯準會買盤護持,籌碼面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