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太愛買ETF,竟是美股暴跌熔斷禍首之一?前華爾街交易員分析:美股為何會崩跌這麼慘

太愛買ETF,竟是美股暴跌熔斷禍首之一?前華爾街交易員分析:美股為何會崩跌這麼慘

2020-03-10 10:11

受到國際油價崩盤與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影響,美國標普500指數於昨晚開盤重挫超過7%,恐慌的投資情緒觸發了首層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暫停交易15分鐘。最終暴跌7.6%,下跌225.8點。

美國三大指數均跌幅超過7%,創下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的最糟表現。其中,能源股慘跌20%。

 

什麼是熔斷機制?

 

在市場極度恐慌的時候,投資人是不理性的,往往會不計價的瘋狂拋售換取現金。「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就是為了要讓市場冷靜,避免恐慌情緒蔓延導致市場波動,防止大規模的股價下跌現象。

 

熔斷機制共有三層關卡,第一道關卡於美國股市跌幅達7%時觸發,市場暫停交易15分鐘。若股價跌勢仍持續擴大,跌幅達13%時觸發第二道關卡,將再次暫停交易15分鐘。另外,一旦跌幅達20%,將觸發第三道關卡,暫停交易直到收盤為止

 

熔斷機制最早由美國的紐約股票交易所在1987年提出,以避免發生類似「黑色星期一」的股災,當年美國道瓊指數在短短的三週內下跌39%,並在1987年10月19日週一當天下跌超過22%。

 

30多年來,真正觸發熔斷僅有一次:1997年10月27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暴跌7.18%。

 

1997年8月到10月,美國股市於高點徘徊3個月始終漲不上去,累積起來的賣壓導致市場一次重挫。

 

2020年3月9日21點34分,投資者再次見證歷史。

 

為什麼會如此重挫?

 

▲世界上最大的避險基金橋水聯合(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雷.達里歐(Ray Dalio)(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 (Ray Dalio) 近日於人脈社群網路 Linkin 表示,此次的武漢肺炎可能是 100 年發生一次災難性事件之一,這事件對那些認為災難發生機率極低,故不想避險的人,產生巨大的損失。

 

簡而言之,在股票市場中的各種投機者,或槓桿開過大的交易人,因為長年美股的波動性相對穩定與趨勢性相對強勢,導致疏於作好資金管理的市場參與者,可能在這場災難中,因為現金流問題受到擠壓而被迫動作,導致進一步影響市場的下跌幅度。

 

美國股市在2019年上漲幅度超過30%,今年初又一路攀升,儘管武漢肺炎在亞洲區域爆發,美國股市卻像與自身無關般,在年後還上漲5%。在這種情況下,股市一度再創新高,導致於市場的投機者更疏於防範,某種層面也是造成這次多殺多的原因,來的非常措手不及。

 

 

另一方面,對關注美股的投資人來說,近期彭博資訊社(Bloomberg)就有一篇文章說:「電影《大賣空》主角、知名價值型投資人 Michael Burry 是首批發現次貸風暴即將爆發的投資者,這回他在被動投資中又看到類似的泡沫了!」

 

 Michael Burry指出,指數型基金ETF就像是次級房貸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一樣糟糕,全球數兆美元資產都與這些股票的指數掛勾,就像是越來越擁擠的電影院,但逃生出口卻依舊那樣小,當全球股債市流動性降低的時候,這一切會變得更糟。

 

我個人而言,不同意ETF是糟糕的金融商品,它提供了一般投資人用最簡單且容易的方式參與股市的增長,避免在資本主義的金融遊戲中成為現金貶值被通膨吃去的一方,以出發點而言這是一個很棒的產品。

 

但我同意的是,指數被動投資的這類商品似乎過於擁擠。舉例而言,連標普500這種主流指數中市值較小的公司,都會被世界上各個國家發行的ETF追蹤且買入時,當基本面預期出現變化時,難免會反過來影響到指數,可能會增加指數下跌的波動度。

 

最後,近15年,具備撰寫程式能力的人越來越多,市場上程式交易的比重也逐日攀升,這中間包含了機器人理財的投資再平衡算法交易,對沖基金的程式交易,也包含量化投資的固定模型,這些都導致市場一旦跌破一個關鍵價格就會觸發各種程式丟單的邏輯。

 

 

美股何時才能止跌?

 

股市不喜歡不確定性,人性會過度恐慌,這些都是導致市場超跌的原因。

 

舉一個例子,在2015年8月,美股在5個交易日下跌了超過11%。當時我人仍在華爾街工作,市場的氛圍相當看空,期貨的淨空單部位甚至來到金融海嘯新高,交易室沉不住氣的同事砸鍵盤的、怒吼的聲音也此起彼落。

 

時過境遷,當時就是美國股市的最低點。

 

再舉一個例子,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來自於中國武漢,疫情發生後漲最兇的股票市場,也是中國。中國股市在過年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就是最低點,至今上證指數亦有9%的漲幅,整個疫情發生期間股市並沒有跌。

 

股市從來不是多數決,看新聞憑感覺最合乎人性,跟著市場的恐慌情緒走也最容易,但對於投資人來說最危險。

 

▲巴菲特(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近期CNBC對巴菲特進行了一年一度的年度專訪也表示,「我不知道當前除了冠狀病毒的消息以外還有什麼其他特別的因素。即使市場陷入困境,也不要驚慌和拋售。堅持到底,相信您的原始計劃。如果您有長期的投資策略,那麼您的投資組合就有足夠的時間從低谷中恢復過來。

 

如果你購買的是一樁生意而不是今天的股票,這會給你帶來一些不同的角度。

 

比如購買農場、公寓、房屋,購買一樁生意,是擁有未來10年、20年或30年的所有權。那過去幾天是否導致了美國企業未來20年的前景發生了變化?

 

我們持有可口可樂的股票40年,持有的是企業,更不會基於今天的頭條新聞來買賣企業。當然如果有機會以更低的價格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幸運的。」

 

巴菲特說道「我認為我無法通過預測下週或下個月會發生什麼來賺錢......但我確實認為我可以通過預測未來10年的發展情況來賺錢。」

  

總結

 

在利率維持這麼低檔且資金泛濫的今日,鈔票握在手上長期仍會持續貶值。長期來說,美國股市還是非常吸引人。

 

標普500指數過去90年來的年化收益率超過9%,現在買進的成本跟2017年底買進的人的成本差不多,意味著股市這兩年多的累積收益率是0。

 

在市場過於恐慌的當下,或許要拿錢買入股市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參與股市本來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綜觀整個美股歷史,經歷過世界大戰、越南戰爭,更經歷過網路泡沫與次貸危機,其實這次的事件在歷史上看來也只是一個小點而已。

 

投資標普500指數(美國ETF 代號: SPY.US),等於投資美國市值最大的500家企業,從1991至2019年,上漲超過10倍,每年的收益率是台灣加權指數的2倍之多。

 

詳細閱讀:美股指數長期上漲的秘密

                                 

▲美股股市自1800年來的走勢,源自於Stocks for the Long Run,作者Jeremy Siegel整理。  

 

對於股市來說,沒有最好的入場時機,只有相對不錯的價格,以長期來說,在恐慌時入場的決定絕對比貪婪時進場更好,終究會帶給我們該有的回報率。

 

作者簡介_B.D 金融洞見

團隊成員背景來自國立台灣大學、美國財務工程碩士,累積超過20年國際股市投資&交易經驗,曾任美國華爾街工作、大型金融機構交易員與避險基金經理人,並為CFA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

透過「傳統基本面質化分析」與「價格籌碼面的型態分析」以及「大數據的量化分析」的綜合維度,不同角度的視野,跳脫框架思考,提供金融投資各個思維角度的洞見。

臉書專頁「B.D 金融洞見

 

 

※ 本文僅個人投資心得筆記,不構成任何形式之建議及推薦或招攬邀約,請獨立思考進行投資決策 。

 

以下為兩人在達沃斯論壇中的重要觀點整理,以第一人稱呈現。從中,你能體會大師眼中對於一九年的憂心,以及他們未來一年會隨時緊盯的觀察重點。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辦人達里歐:


市場無法承受升息

經濟比「令人失望」更慘

 

經濟正在放緩,不但是美國減速,歐洲、中國及日本也都無法避免,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景氣循環周期的尾聲;在此同時,各國央行能夠出手的空間卻非常有限。這個局面,將定義一九和二○年的全球經濟走勢。

 

對中國、美國以及歐盟等全球三大經濟體來說,未來一年的經濟成長率恐怕會離「及格」的標準非常遙遠。這三大經濟體將會經歷劇烈減速,所謂「巨幅」,指的是比「令人失望」還要更加慘烈的減速。

 

在此同時,各地的政治及社會對立問題也愈來愈嚴重了。當你把這些現象綜合觀察,當前的景況,與一九三○年大蕭條期間其實具有驚人的相似性。

 

二九至三二年間,當時我們有債務危機、利率下探到零的超低水平,而聯準會在當時也曾瘋狂撒錢、用力購買金融資產,大幅度地推升了金融資產的價格。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孕育了社會兩極分化、對立與民粹主義的強勢崛起。另一個驚人相似之處,在於當年同樣出現了新興強權與既有強權的衝突激化。如今,作為一個新興強權的中國,正在從各方面試圖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

 

政治的變數總是與經濟局勢高度連結的,此時此刻,全球經濟正處於一趟短債週期的尾聲。然而我們卻正以過快的速度在緊縮貨幣政策,這是一種錯誤,一種資本市場已經無法承受的錯誤。

 

停止升息,經濟才有機會恢復均衡

 

以公司債為例,我們(指美國)下調了公司所得稅,同時又讓利率低到讓許多企業願意透過大規模發債以購買金融資產,特別是對那些發行公司債融資以進行併購的企業。然而,(隨著利率的上調)公司債的成長趨勢已不可持續。當前美債殖利率顯示,聯準會應該暫停升息,如果債券殖利率上升得更快,我們將會有其他問題,而停止升息,才有機會讓經濟恢復均衡,讓其以較慢的方式成長,且能暫時免於一場典型的衰退當劇烈的經濟減速發生後,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或許都會開始趨向寬鬆,但從利率的角度看,要讓市場對降息的幅度有感,聯準會現階段還沒有這樣的籌碼與空間。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


聯準會成「助殺」力量

美股走入熊市已不遠

 

我對自己的預測能力沒有太多信心,不過,我認為一九年的確存在市場「轉熊」的風險。股市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迎來收縮,畢竟,牛市已經持續太久,而我們已經開始看到了一些衰退跡象,卻又還沒有迎來真正的市場收縮。

 

至於是什麼樣的風險會導致熊市降臨呢?在我自己的分類裡,這可以被歸類為「敘事風險」。一種來自於市場集體出現負面情緒、導致熊市「自我實現」的風險。

 

回顧過去幾場重大經濟危機,無論是一九二○到二一年的經濟衰退、一九三○年的經濟蕭條,乃至二○○七到○九年的金融海嘯,我們會發現一些共通的「敘事」。然而不巧的是,這些造就災難的「敘事」,從去年初以來就不斷地在我眼前上演。

 

敘事起於一八年一月初,當時一、二月股市歷經了大約一○%的修正,然後在同年的九月及十二月的聖誕夜時,我們又看到了一波巨跌。若從高點計算,標普五百指數從前一波的高點下跌約達十九.八%,這幾乎已符合典型熊市的定義(編按:熊市定義為跌幅達到二○%。)

 

牛市已久,加上巨幅修正的股市動盪不時出現,這些跡象自然開始撩撥市場情緒,但要讓「敘事風險」全面爆發,還是需要一些導火線。其一,來自於聯準會。

 

一般認為,聯準會是由一群力求穩定市場的人組成,在過去葉倫(Janet Yellen)擔任主席期間,聯準會的政策立場亦是相對溫和且可預測的。但走到現在,聯準會已是驅動此次股市下調的一股主要力量。

 

席勒
(圖片/WEF提供)

聯準會升息、中美衝突   股市關鍵指標

 

除此之外,關於當前的美國政府停擺,這多少令人憂慮,也反映了美國政壇的兩極分化現象,儘管此事對市場的走向並未造成太嚴重的影響,但我認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焦慮情緒,導致市場更容易波動。至於長期因素,會顯著衝擊全球成長前景的,是來自於(以中美為首的)科技產業的發展衝突。

 

整體來說,聯準會的升息、中美衝突,就是二○一九年股市信心是否全線崩潰的兩大關鍵指標了。

 

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釀股災!該買?該賣?股神巴菲特給了這4個建議
武漢肺炎釀股災!該買?該賣?股神巴菲特給了這4個建議

2020-02-26

一個舞蹈家用9萬元,18個月在股市淨賺6千萬:普通散戶如何用「箱型理論」賺大錢
一個舞蹈家用9萬元,18個月在股市淨賺6千萬:普通散戶如何用「箱型理論」賺大錢

2020-02-17

傳奇投資人橋水基金達里歐:「武漢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初步分析
傳奇投資人橋水基金達里歐:「武漢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初步分析

2020-02-03

散戶必看:為什麼我選擇投資美股而非台股?從「美國3大指數」成分股找標的
散戶必看:為什麼我選擇投資美股而非台股?從「美國3大指數」成分股找標的

2019-12-16

26歲賺到上億,卻死在這波暴跌!少年股神懺悔:開最大槓桿賭反彈,帳戶每天斷頭...短短幾天,九位數歸零
26歲賺到上億,卻死在這波暴跌!少年股神懺悔:開最大槓桿賭反彈,帳戶每天斷頭...短短幾天,九位數歸零

2025-04-15